这里有一个在任何家庭中都可能发生的简单的冲突案例。
丈夫在办公室里受了一整天的气,下班后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妻子一整天都在家里盼着丈夫归来,等到晚上他就可以陪她一起去朋友家坐坐了。可丈夫拒绝了,他太累了。妻子忍不住抱怨:“我就知道,我想出去的时候你总是太累了。这次你一定要跟我一起去。”争吵开始了。妻子可能会哭闹,也可能会赌气,丈夫可能最终会屈服,穿戴整齐地陪妻子一起出门。但是,无论他俩是一起出了门还是一起待在家里,问题都没有真正地解决。如果是丈夫屈服了,他会觉得满心憋屈,心里堵着的那口怨气会令他很难享受朋友聚会的乐趣。可若反过来,丈夫坚决不从,他们则可能会整晚都在争吵,也许会彻夜难眠,直到第二天早上还会继续开战。
我们可以从这个小故事中识别出典型冲突的所有要素。夫妻间的合作肯定遭到了破坏,但是,不论责怪丈夫还是责怪妻子,都是不对的。将冲突归咎于他俩的愿望相互冲突也没有道理。如果夫妻关系融洽,两人都不会产生对方不理解自己、不关心自己的感觉。从逻辑上讲,两个人的要求都是合理的。但是,问题不在于谁对谁错。如果他俩彼此关爱,就很容易根据各自愿望的重要程度达成共识。假如说出门是为了一件相当特殊的事情,丈夫也许愿意克服自己的疲倦,说不定还可以借机好好放松一下。假如丈夫非常疲惫和沮丧,那么体贴的妻子可能更愿意在家里安慰丈夫,而不是去朋友家聊天。假如出门拜访的重要性和丈夫的心力交瘁都非同小可,那么当然很难做决定,但为此争吵,当然并不利于解决双方的冲突。若双方都愿意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那肯定比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更容易达成共识。
然而,这个案例可能还涉及更深层次的心理层面的诉求,即当丈夫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妻子则无法让自己白天独自的时光过得更愉快、更有价值。或者妻子可能惯于苛求,不但希望丈夫能养家糊口,挣钱供自己的各种花销,还希望丈夫把工作以外的所有关注和时间也都给自己。这样,上述场景只是积累的怨恨爆发的诱因。
每当冲突发生时,夫妻双方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当然是潜意识的决定——既有可能是趁着这次机会进行斗争,也有可能是想认认真真地解决问题。如果是前者,那么在双方的任何一人按下刹车闸之前,不可能找到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我们看到了阻碍婚姻幸福的最大的绊脚石:人们普遍相信,通过斗争就能争取到一些东西。于是,两人相互怪罪、责骂、情绪激动,并为下一次战争做好准备。对他们来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才是“正确”的。
不论战争中谁输谁赢,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是社会感,也就是寻求归属的愿望。唯有社会感,才会使每一次冲突都变成需要两人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不是他或者她各自想要什么。社会感让单独的他和单独的她变成了“我们”。于是,两人的冲突变成了一次共同努力维护和睦的机会,创造双方都能享受其中的和谐氛围。就上述的场景而言,不论是留在家里,还是一起出去,都可以是两人的美好时光。对彼此的信心会激发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的意愿。如果丈夫把自己的诉求交给妻子定夺,妻子更有可能考虑丈夫的愿望而不是她自己的愿望。如果家长肯询问孩子应该怎么做,那么刚才还执拗反抗的孩子很快就会转变态度,愿意考虑一下别人的需求。不仅仅孩子如此,成年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