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和艺术家们盛情歌颂和赞美的理想母亲形象,与精神病学家和教育家观察到的真实母亲形象,具有天壤之别。通过触目惊心的调研数据,我们发现,母亲往往是孩子心理失衡和痛苦的根源。在当前的社会文化下,母爱似乎成了一项唯有超人才能完成的任务。母爱在今天远不如古代诗歌中描绘的那般美好,有时甚至成为恶毒的武器。在母爱的名义和伪装下,一个明明满心气馁、叛逆、沮丧和敌意的女性,哪怕她的行为实际上是自私、恐惧和霸道的,却也要求得到赞美。
然而,责怪我们的母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她们自己也是受害者。今天的女性正在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奋力挣扎。她们害怕继续沦为卑贱的劣等性别,她们因为婚姻经历而对自己与男性之间的关系深感失望。毕竟,在今天的社会文化中,女性尚未赢得与她们的才干和能力相匹配的一席之地。有人说,与男性相比,女性不够“成熟”,情绪不够稳定,在精神或道德上也更幼稚或更低劣,这样的看法与事实并不相符。有人说,与男人相比,女性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说法实际上表达了对这种能力的偏见。还有人说,女人对“被需要”有一种特殊的直觉,这其实是她们一代又一代地生活在男人的压制之下、为男人提供服务所形成的,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后果。因此,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就一般性而言),更容易认清真实的价值,不太容易被虚假浮华的表面所蒙骗,反而一些最具优秀头脑的男性往往会被迷惑。那么,跟上几代人的情况相比,为什么今天有如此多的女性无法胜任母亲的角色呢?
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恶化,其实也反映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恶化。今天的人类几乎都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合作了。我们也就无须惊讶地发现,为母亲这一角色做好准备的女性越来越少了,因为要承担好这一角色,一个女性必须培养出充足的社会兴趣。
一个对自己比对孩子更感兴趣的母亲不会是一个好母亲。这样的母亲给予孩子的深切爱意,与其说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健康,不如说是为了满足她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孩子可以为两个人的婚姻赋予新的意义,但绝不应该成为某个人生活的全部意义。然而,一些对生活感到失望、与丈夫产生距离的女性,却偏偏把自己生活的意义全部寄托到孩子的身上。她们希望孩子完全属于自己,并成为自己生活的全部意义。这样的态度是对孩子的爱吗?根本不是。这是利用孩子对自己的空虚生活的一种补偿,只是为了满足她们自己的需求。
这样的女人往往在社会群体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她可能认为自己只是为了孩子而活着,实际上却是她的孩子被迫履行母亲本应履行的所有其他义务。这种特别的“爱”,使社交、工作和异性全都变得毫无意义。有多少女人认为孩子为自己增添了荣耀——孩子为她们提高声望搭建了阶梯!有些人试图用孩子来吸引别人的关注。更糟糕的是,有的孩子还会成为母亲支配的对象。他必须符合她的期望,而且往往真的长成与母亲的生活方式相契合的人。在他的眼中,这世界充满危险,只有母亲的爱才能保护他。母亲打着所谓的“爱”的幌子,用宠溺和纵容控制着他,向他灌输恐惧意识,让他彻底地依赖她。由于母亲自己的不安全感和对世人的不信任感,她便要让自己成为被孩子唯一信赖的人。
在一段时间内,孩子可能会觉得母亲的过度保护是可以接受的,但迟早两人会因此发生冲突。比如说,第二个孩子出生时,母亲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生儿身上,矛盾便可能由此产生。第一个孩子会觉得母亲以前对自己的关注统统被人抢走了。即便这个阶段没有出现亲子冲突,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必须跟他的同龄人相处时,亲子冲突也会无可避免地产生。幸运的是,我们当今的学校系统为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提供了很多帮助,能让他们学会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培养勇气、独立性和社会归属感。只不过,这样的帮助并不能消除孩子与母亲的冲突。要么母亲成功地牢牢掌控孩子,让孩子永远无法适应社会群体;要么孩子赢得了独立,而母亲的恐惧感和支配欲就会以公开敌对的方式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