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第十章 幸福只是一低头的距离

第十章幸福只是一低头的距离

幸福是对自己和周围的一份喜悦。这份喜悦来自自己,也来自他人;来自物质,也来自精神;来自家人,也来自朋友。所有这些,都可以让人幸福。因此,我们不妨把幸福的含义变得更宽泛些,不以单一的物质和财富来衡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它没有不可到达的距离,也不是需要历经辛苦才能体会到的。把幸福想得简单一些,我们的幸福就会更多一些,把幸福想得近一点,我们跟幸福的距离就会更近一点。

珍惜拥有,便是幸福

幸福是什么?是一栋房子吗?如果房子里没有家,“幸福”只会是一个水泥屋;幸福是成功吗?如果成功没人分享,“幸福”只是一个人的孤独。幸福不是名利的满足,不是无节制的索取,它来自我们内心的愉悦,对自己的满足。

虽然幸福并不复杂,但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却各不相同,而且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幸福。有的人认为幸福是天空中那道亮丽的彩虹,遥不可及;有的人认为幸福是沙漠中那片盈盈的绿洲,难以寻求。其实,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更多的人觉得,幸福是享受生活中自然的那份恬淡,幸福是萃取点滴快乐之后的满足,而且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去感悟,去寻求,就能一路播种幸福,一路收获幸福。

人们都渴望幸福,但要想得到幸福,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弃今天的忧虑。人多少都会有忧虑。例如,有的人忧虑自己没有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要知道家庭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它,无论贫富。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家庭环境,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这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幸福就在这一念之间,接受不能改变的,做好可以改变的。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所有的公平都是相对的,幸福也是如此。一味慨叹命运的不公,只能加重自己的创伤。我们不妨把正遭受的厄运与坎坷,当做是生活对我们的考验,成功的必经阶段。学会正视它,克服它。或许,努力了未必能改变什么,但不努力肯定改变不了什么。要告别过去,勇于尝试,这样的人生才会幸福快乐。

幸福与我们的心灵有关,只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便能拥有幸福,用心才能知道幸福很简单。

在很久以前,一个城堡里住着一位王子。王子过得不快乐,所以出发去寻找幸福。

智者告诉他,幸福是一只青色的鸟,有着世界上最美妙、清脆的歌喉,找到了之后得马上把它关进黄金做成的笼子里,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幸福。

王子带了一个黄金笼子上路,他抓过不少青色的鸟,但是总在放进黄金鸟笼后,鸟便不知为何死去。他知道,那不是他所要寻找的幸福。

后来,黄金笼子有些旧了,王子也不再年轻。忆起远方的双亲,王子回到自己的王国,才发现人事全非。国王和王后早在他离去后没多久就因为过度的悲伤及思念而相继过世。

王子落寞地走在荒凉的街头,忽然有人拉住他的衣角,那是一个发鬓斑白的老人。

“智者!”王子认出了他。

“王子,我对不起你,当初不应该鼓励你去找寻青鸟。”老人哽咽地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件物品,“这是国王及王后临终前要我交给你的东西,希望你好好珍藏。”

王子一看,原来那是国王为幼时的自己雕的一只黄莺。王子把木鸟紧紧抱在胸前,十分懊悔。突然,怀里的木鸟动了动,叫出了声音,王子一呆,一不注意,就让黄莺给飞走了。那是幸福的青鸟,而他却来不及将它放进黄金笼子。

哲人说幸福就是走得动,吃得下,睡得香。有人说,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幸福很简单,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偏要像那位王子一样,放弃身边的幸福,去寻找一个不存在的假象。其实,幸福就像一只青鸟,它会轻轻地停落在每个人的肩膀上,只是有些人没有看到它,甚至吓跑了它。幸福其实不在远处,它就在你的身边、你的手上,只要你有一颗细腻温柔、易感动且善于发现的心,就能发现它。

生活处处有幸福,幸福的领域是无限的辽阔,无论在何处我们都可以享受幸福。幸福是需要我们用眼去发现,用手去接受,用心去感受,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很简单,简单得当它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根本无从察觉。在寻找幸福的大军里,我们缺少的是标榜“真正幸福含义”的旗帜。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了,便是拥有。珍惜全部的拥有,就是最幸福的人。

幸福不是来自金钱物质,而是来自我们内心对生活真善美的收藏,这种幸福感是人间最美的财富。幸福不需要用繁杂的公式计算,幸福原来是可以很简单的。幸福并不是稍纵即逝的,它可以永远陪伴着我们。幸福又犹如一缕阳光,每天都照耀着我们。

幸福表面看来是好事带来的结果,实际上是由外界情况引发的一种内心感受。保持幸福的最好办法就是心态平和,这样我们就能自动地选择幸福。

做到以下几点可以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更多的幸福感。

第一,遇到问题时不要光想问题,而是要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总是看好的一面。别让心思总是纠缠在消极或者困难的事情上。

第二,给自己一些简单愉快的放松方式,例如听一些放松而又激励人心的音乐,常看令你捧腹大笑的喜剧、小品或者相声,或者每天腾出一点儿时间读几页令人鼓舞的图书或者文章。

第三,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绪,一旦想起了不好的事情,赶快停下,并多想些高兴的事情。

第四,每天至少做一件让别人高兴的事情。一句温暖人心的话,一个充满关怀的眼神和动作,送给心爱的人一个礼物,等等,既可以让别人快乐,也让自己快乐。

第五,幸福是可以传染的。不要嫉妒那些幸福的人,相反,应该为别人的幸福而感到幸福。与幸福的人交往,向他们学习,使自己幸福。

第六,当事情没能按照自己的预期进行时,要超脱一些,超脱会使人冷静,控制好情绪。宝马香车、富贵荣华不一定是幸福。竹篱茅舍、小几清茶、短笛长箫,和你的最爱相视一笑,谁又能说这些不是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呢?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了,便是拥有。珍惜拥有,便是幸福。

保持平常心是减少烦恼的最佳良药

人的精神生活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它们是互相制约的,失去制约就失去了平衡,失去平衡就容易走极端。这一点不只是佛家弟子明白,就是一个受过基础教育的普通人,也会明白这个道理。佛家讲,逆境助佛缘,我想,魔道也会助佛道,只不过,要用佛的心去制约魔,让自己保持平常心。

平常心不是要求人没有贪、嗔、痴,而是调节自己的心,去制约贪、嗔、痴,以此得到平常心。平常心主要是指两方面,一是不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有准确的预测;二是既积极主动,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平常心虽是简单的三个字,但在生活中,却是人人都难超越的一道坎,因为我们并不懂得何为真正的平常心,也不懂得怎样来保持自己的平常心,更不懂得怎样来利用平常心。

平常心首先要的是一种心境,不仅是对待周围的环境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要对周围的人事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有一份平静和谐。

平常心也是一种境界,慧能大师曾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他的这种超脱物外、超越自我的境界正是平常心最好的解释。这不是“看破红尘”,更不是消极遁世,相反,它所要表现的却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无时不乐也无时无忧。其实真正的平常心就是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和简单,只要能把心态放平稳,不要被外界的动乱干扰,就是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

平常心在适当的时候所产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一般来讲,保持一颗平常心可以有以下几种好处:拥有一颗平常心的人往往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对待别人的错误或者误解都是淡然一笑,不予理睬,他们并不是看轻对方,而是一种无声的谅解,他们在无形中对自己形象的维护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因此这类人的形象魅力也在这种无声的淡然一笑中散播开去。能对对方的赞扬采取一种平和的心态,不是断然拒绝这种恭维,更不是欣然接受这种赞扬,他们仅仅想表现的只是自己这颗温和的心,因此这类人的人格魅力在对方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没有平常心的人往往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每天为了张扬自己而说各种冠冕堂皇的话,做各种各样违心的举动,久而久之就给周围人留下一种不诚实的印象,特别是在名和利的诱惑下,他们更是把持不住自己,不顾信誉做一些鸡鸣狗盗之事。而拥有平常心的人则完全相反,他们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荡荡,既不虚假也不掩饰,也不会在名利面前乱了手脚,去做一些有损名誉的事情,因此这类人往往会给对方留下诚信的印象。

生活中并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开心,也有失落。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么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不会坦然,永远都没有欢笑。比如说驰骋生意场上,有时亏损,有时赚钱,甚至会遭逢逆境,这可能是环境的缘故,也可能是运气的原因,更有可能仅仅是经营方法上出了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用平常心去对待这种局面,相信肯定会失去阳光。

不要总往坏处想,拥有平常心,可以让我们正确地对待失去的东西。失去的终究是失去了,不管如何为它们哭泣都不会再回来。有了平常心我们根本就不会哭泣,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上不管什么东西都不是永恒的,即便我们对它们有多么的留恋,也不能制止它们的逝去。因此,平常心在这个时候往往扮演的是一种协调剂的作用,能让我们很快地从失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去追求下一个目标。

拥有平常心,可以让我们减少忧虑。现代人的疾病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疾病,更严重的还是心理上的疾病,而心理上的疾病大多数由忧虑所引起。有些医生指出,医院里一半以上病人的病情都是由于忧虑引起的,或者因忧虑而加重了病情。而过后我们会发现,先前我们所忧虑的事情简直是小题大做,甚至是荒谬可笑的,只是因为当时缺乏这种平常心的调节而导致心不平气不和。比如说有人会为几乎不可能得的病、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变故、几千次交易中才可能发生一次的问题感到忧虑。事后会发现其实是在杞人忧天。

一个少年喜欢弹琴,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另一个少年爱好绘画,想成为一名美术家。然而,他们都突然经历了一场灾难。结果,想当音乐家的少年,再也无法听见任何声音;想当美术家的少年,再也无法看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两个少年非常伤心,痛哭涕零,埋怨命运的不公。

这时,一位老人知道了他们的遭遇和怨恨。老人对耳聋的少年用手语比画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你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然后,他又对眼瞎的少年说:“你的眼睛虽然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你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两个少年听了,心里一亮。

他们从此不再埋怨命运的不公,开始了新的追求。改学绘画的少年发现耳聋了可以使自己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少年慢慢地发现失明反而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集中。后来,耳聋的少年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少年成了音乐家,饮誉天下。

他们相约去拜见并感谢那位老人。老人笑着说:“不用谢我,该感谢你们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会留下另一条道路!”

说到底,平常心不过是“无为、无争、不贪、知足”观念的汇合而已。作为一种处世态度,亦可进一步解释为:淡薄之心、忍辱之心和仁爱之心。其中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无争也不是不同恶势力抗争,而是一种心境,一种境界。

另外还有四种平常心:为善不执是平常心;老死不惧是平常心;吃亏不计是平常心;逆境不烦是平常心。不管什么样的平常心,都是一种生活的馈赠,你拥有了,生活就会平静,而如果你失去了,那么道路就会坎坷,人生也从此不再平静。具备这四种平常心,相信再加上你的努力,你就会心想事成的。持平常心去处世,你将立于不败之地。顺其自然,即可宁静而致远。平常心的世界里没有烦恼,只有快乐。

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自己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一样的人。人跟人有不同,也就难免会有人喜欢一个东西,有人不喜欢一个东西。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也不可能会被所有人喜欢。

无论是因为个人性格还是其他的原因,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人人都喜欢你。每个人都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人,别人不喜欢你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你也有不喜欢的人一样。知道这一点,碰到类似事情时,我们就能及时地摆脱伤心难过。

儿子灰头土脸地回到家里,不用说,又跟同学闹别扭了。

爸爸问:“怎么了?”

儿子说:“班上有一个同学不喜欢我。”

爸爸问:“是所有的同学不喜欢你吗?”

儿子说:“不是,就一个同学不喜欢。”

爸爸顿了顿,然后耐心地说:“今天爸爸去上课了,在课堂上听教授说,不要指望你身边所有的人都喜欢你、欣赏你、接受你、理解你,爸爸觉得很有道理。”

“爸爸,这是什么意思?”儿子困惑地问。

爸爸顿了一下说:“我们每个人的性情、性格肯定是不一样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所以,在我们周围,有人不能喜欢你,或者欣赏你,或者理解你,或者接受你,这真是太正常不过了。你说,是这么个情况吗?”

“嗯,是的,爸爸。”儿子思考了一下,干脆地回答。

“儿子,希望身边所有的人都喜欢你,欣赏你,接受你,理解你,这太不可能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太过理想化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苛求。虽然这样可能会推动自己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但是,这样太容易让自己苦恼,甚至痛苦,对吗?”爸爸说。

不让自己苦恼就要学会允许有人不喜欢,不理解,不欣赏,不接受。儿子端起饭碗大口吃饭。

即使是一个完美的人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我们需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这一点就是要学会接受和爱自己。

当我们知道别人不喜欢自己时,要么去说服别人,要么让自己陷入痛苦之中。其实,这都是在控制他人,束缚自己。当我们学会爱自己,我们就会发现不去控制而接受他人,是可能的事。接受我们不完美的事实,理解他人可能的误会,明白彼此都会犯错,这些都能让我们更好地接受自己。

如果为了得到他人的喜欢,而拼命地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表现出不符合自身的本性,我们的生活就是在表演给别人看,总觉得有人在重视你,肯定你。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简单点儿,不要想这么多。人就是要做真实的自己,不要做给他人看,不要在乎他人的看法或想法。增强自信心是做回你自己的最重要的条件。自信能克服自卑感,要敢于表现你自己。

自己喜欢自己,就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全面地看待他人和自己。这样自己就不会感觉自己那么差。

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因为人与人的性格差异很大,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学会扬长避短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自信心。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自己。所以人就特别需要充满自信来完成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事业,这样你就能成为强者。

首先,你要有自信心,认为自己干什么事情都能行,要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达到目标。从心灵上确认自己能行,自己给自己鼓劲儿。只要有心理准备,你就不会为一点儿困难而退缩,就能充满信心完成任务。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也要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人的发展目标也在时时发生变化。只要你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做自己幸福的缔造者。你只要有了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的自信心,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你,你的学业或者事业就会成功,你就是一个最有出息的年轻人。

当你拥有了自信,你还要学会广交朋友,朋友们推心置腹的话语能给你一种安慰,一个大胆说话的机会,一种锻炼你的场合,让你不怕任何人,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朋友能让你远离孤独,才能融入社会而获得快乐。

一个当红歌星回到家乡,遇上一位出租车司机。那个司机没有像歌星的疯狂歌迷那样对其有任何崇拜的表现,甚至没有为一个公众人物的到来表现出一点儿不寻常。

歌星以为他不认识自己。下车时,因为钱找不开,歌星问司机,你不认识我吧,要不我送两张签名的专辑抵车费。

司机回答说,认识,你是唱歌的吧。不好意思,我不喜欢听歌,平时我净听梆子。要不车费就算了。

司机冷冷地拒绝了兴许是众多的歌迷渴求而不可得的签名专辑。

别指望所有人都能懂你,有几个不喜欢你的人,那很正常。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做了萝卜,就做不成青菜。反之亦然。

别指望别人成为你,再好的友谊,也要保持距离,走得太近,难免发现瑕疵。给别人空间和自由,也是给你自己留有余地。

别把你的喜好强加给他人,你喜欢吃梨子,别人未必喜欢。而别人喜欢吃樱桃,也未必合你的口味。

想法决定活法,但是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不要一比高下。最明智的做法是——尊重,尊重他人,尊重你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不是完美的,别人可能不会喜欢自己,这些都不值得我们妄自菲薄,痛苦不已。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喜欢自己,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痛苦有时更多的是因我们自己而起的,而幸福也可以由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当别人投来阴雨时,我们也要在内心里保留阳光。

带着希望出发,可以抵挡一切灰暗

心怀希望其实也是一种责任。即使社会灰暗,也必须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儿光亮的东西,心怀希望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儿。

心理学认为,希望是所有内心最佳状态的先驱。它可以使人们在危难之时维系下来。若没有它,恐惧、忧虑、丧气就会趁机来占上风。希望是人的一种最深沉快乐的基础,这种快乐是从人们期望一项尚未实现的计划或目的中得来的。希望,从本质上说,是浪漫与现实的结合,今天的生活是人们在一步一步地走过现实,而浪漫是人们对明天生活的想象。在希望中生活让人们轻松而快乐,感到生活的安宁与幸福。

带着希望出发,就会永远有动力,有目标。在追求的道路上,不只是有鲜花和掌声,还有的是挫折与泪水。不管何时,我们只要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那成功就将属于你!

带着希望出发,这是一种信念,是对人生最好的保障。希望是人们心中一种不变的信念,是克服前进道路中艰难险阻的利剑,有希望的陪伴,有这样坚定的信念支撑,必定会到达人生的成功顶点。

带着希望出发,这是一种态度,是对人生的尊重与爱护。希望是人们心中永不熄灭的一盏灯,时刻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让人们更加明白自己的处境,也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创造人生的辉煌。

一路辛劳的人生旅途,最重要的不是财产,也不是地位,而是存在我们心底的意念,也就是希望。一个不计较得失,只为了希望而生活的人,肯定会产生无比的勇气,困难越多,他的生命也就越能发光。无论什么时候,都别忘了带着希望出发,这样,你的人生肯定会精彩纷呈!

有一个女孩子没有考上大学,被介绍去一所小学教书,她把一道数学题讲错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被轰下讲台。

回家了,她对自己说,满肚子的学问,有人倒得出来,有人倒不出来,没有必要为这个伤心,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等着你去做。

随着本村的一些小姐妹,她就外出去打工了。因为剪裁衣服,手脚太慢,质量也过不了关,别人留下了,她却被老板赶出了工厂。

回到家,她就想,手脚总有快有慢,别人干了很多年了,你一直在念书,怎么能跟人家比呢?不要紧,总有一份工作会适合你。

她干过市场管理员,当过会计,做过文员,可是无一例外,都不称职。每次都沮丧地回家,可她从来没有绝望过。

到了30岁时,她凭着语言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后来,她又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又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士用品连锁店。现在,她已经是一个拥有几千万资产的大老板了。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她在面向公众演讲时,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那就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那就种油菜吧;油菜不长,就种瓜果吧;瓜果也不行,那就撒上一些荞麦、高粱,或者别的什么,一定会有能生长、开花的。只要是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啊!无论何时都不能失去希望,让这块地荒废了。

说到这里,她落泪了。希望可以带来奇迹,可以让我们抵御生活中的黑暗。成功就是希望的这颗种子而生长出来的奇迹。

在当下的生活中,希望不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人们生活的脚步是匆忙,甚至是急促的,来不及审视生活中是否有自己的希望所在,更来不及规划自己心中具体和长远的希望。在遭遇悲伤、困境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认为这一刻没有希望,生活就没有了希望,于是,生活在自我的不幸中,没有了生活的乐趣。这个时候,人们忘记了生活中除了有让人为之奋斗的现实生活,还有希望存在,希望是对明天的展望,人们看不到明天,就不会对明天的生活抱有希望。

当下的人们往往看不到眼下的希望,而希望恰恰就在当下。人们在对现实功利的追逐中,表面上是在过着一种生活,一种自己感觉不到希望的生活,其实,人们经常忽视当下的生活就是明天的希望所在,没有真实的、踏实的当下生活,人们明天的希望又从哪里谈起。当下是为明天而生活的,当下的生活没有希望可言,今天就没有希望存在,明天就更没有希望值得人们去向往。

如果说现实的人是在低头赶路,那么浪漫的人就是在昂首阔步。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能将这两种状态融合在一起,在低头走路的时候,不忘抬头看看远方的理想。

不要总往坏处想,要有希望,有了希望,人们对所有事物都会有开放的内心,会更加容忍生活中的种种磨难,不会为生活中的不幸而意志消沉。开放的心态是生活的高级心态之一,但它仅仅为在任何时间、对所有事物都保持开放态度的人来表现。而且,只有那些保持开放心态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生活着的人。我们的心灵始终是开阔的,无论外面的风雨多大,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们的内心总有许多的梦想与希望,并渴望通过努力能够一个个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做一个充满希望的人,做一个幸福的人。

伸开五指,你将拥有整个世界

人生在世,难免会与他人磕磕碰碰发生矛盾和冲突;也可能会受些委屈,甚至是伤害。然而,其中有些矛盾并非大是大非,有些伤害也非他人有意而为。对此,如果心存嫉恨,耿耿于怀,以牙还牙,睚眦必报,就难免加深隔阂,加剧冲突,种下“怨恨”,影响社会的安定。

嫉恨伤害的不只是别人,还有我们自己。朋友会因此而远离你,善良的品性也会因此而消失。过多的嫉恨,只会把我们变得面目全非。人生路上的工作、生活,都需要远离嫉恨这种心态。

小赵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公司跑业务,两年下来工作业绩很不错,顶头上司室主任对他颇有好感,觉得小赵是块可塑之才。

小赵取得的这些成绩,主要是依赖他吃苦一路打拼出来的,但小赵也明白,这与主任时不时给予的引导也分不开。自己的这个上司,除了有时比较蛮横武断外,总的说来还是值得称道的,小赵甚至在心里默默地把他当成自己的榜样。

没想到的是,小赵在职业处于顺风顺水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改变了一切。

公司联系上了一家大客户,经过几番接触有了些眉目。那天,客户打来电话请公司派人过去一下,主任派了小赵去。小赵叫了出租,向客户的所在地飞奔而去。不想半路遇上严重堵车,小赵只好徒步赶往,到达的时候,已比预约的时间晚了40多分钟。客户以这个理由给公司打电话,把业务给推了。

小赵了解到,其实客户早就与另一家公司有了接触,并且已经定下了那家公司,打电话叫他们派人去,不过是为了当面向他们摊牌,并让他们取走交往中放在那里的一大摞杂七杂八的资料而已。

虽然失去客户的责任并不在小赵,但任他如何申辩,主任最后还是不由分说地把责任归咎于小赵,扣了他3个月的奖金不说,还弄了个通报批评。

这样不通情理的结果,令小赵十分难受,可又无力挽回,只能饮恨在胸。小赵认为,通过这次事件,他看到了上司的另一面,明白他只是个黑白不辨的糊涂上司。小赵从此在心里给主任打下了一个“死结”。

小赵一如既往地干着,业绩和以前相比毫不逊色,仍然是可圈可点的。上司像从前一样给予他表扬,并及时发给他奖金。尽管如此,小赵仍然心存芥蒂,办事格外小心谨慎,那次事件的阴影,一直如鲠在喉。

一年之后,主任升职为部门副经理。对此,小赵高兴不已,心里感到莫大的安慰。小赵想:只要能够远离这个上司,不与他近距离共事,就算是一种幸运了,他升迁得再高又何妨呢?

又过了两年,那个部门副经理出乎意料地点名要小赵去做他的助理,小赵说什么也不肯,副经理备感意外,也没再多说什么,就另挑选了一名助理。

9个月之后,公司人事发生变动,副经理去公司当了副总,而兢兢业业协助他的那个助理则接替他被提升为部门副经理。这个结果,给了小赵出其不意的一击,一时哑口无言。知情的同事向他都投来怜悯的目光,纷纷为小赵表示遗憾。

最近一次年度酒会上,副总碰到小赵,对小赵说,其实他是很看重小赵的才能的,当时点名要他做助理,就是为了提升年轻有为的他当部门的副经理。只不过由于小赵的狭隘和固执,使他失去了这次破格提升的良机。小赵为此后悔不已。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都不能怀揣那么多的嫉恨,嫉恨一旦成为甩不掉的拖累,你还能走得远吗?其实,在人生的路上,嫉恨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伤人伤己。如果能以开阔的胸襟做事,豁达大度、宽宏大量,则面对任何误会和芥蒂,都可以逐步消除、化解,进而避免。

宽容是一片宽广而浩瀚的大海,能包容一切,也能化解一切。学会宽容,能化解矛盾,赢得友谊,实现家庭和睦。宽容大度,被视为每一个员工必不可少的品质。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种心态的,有的人看到别人升迁了,就以为是溜须拍马的结果;看到别人发财了,就以为是违法乱纪的所得,其实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与他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的。假如缺乏宽容之心,就会看不到这些,将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

假如多一些阳光心态,少一些龌龊心理,宽容地为人处世,就一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当别人批评时,要能够心平气和地审阅自己。多看自己的不足,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别人的批评也是一片好心。这样,你就会觉得我们的环境一直是温情脉脉的。

相反,假如内心被嫉恨占据,以敌视的眼光看待别人,对四周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狭窄,处处提防,将一直因孤独而陷进忧郁和痛苦之中。与人为善,宽容待人,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这样的人一定会为人所喜欢,受人尊重。用争夺的方法,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宽容的办法,可能得到的比期盼的更多。嫉恨给我们带来了痛苦,也在侵蚀着我们原本善良的心。对一个人来说,内心的阳光可以抵御所有的黑暗,而内心的嫉恨则可以侵蚀所有的美好。被嫉恨控制,我们就会成为嫉恨的奴隶,也会遭受嫉恨的伤害。

宽容是摆脱嫉恨的良药,解救自身的武器。做到宽容,并非易事,需要修身养性、修心养德,使自己具备“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涵养;宽容还需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遇到矛盾和冲突时设身处地想想对方的感受和处境。唯有如此,怨气才会少些,谅解才会多些,心胸才会开阔,从而做到以德报怨、宽以待人。紧握拳头,抓住的只是空气;伸开五指,触摸到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我们应当仔细品味,从中体会出更多的宽容,让生活中少些嫉恨,多些美好。

羡慕别人不如承认和接纳自己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卞之琳的《断章》,我们在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我们。有时,我们觉得远方是美的,是让人羡慕的,而不知道自己也是这样。对我们来说,幸福也是如此。我们总觉得别人是幸福的,羡慕他人,却不知道他们也觉得我们是幸福的,也值得他们羡慕。

其实,幸福正像生活一样,对每个人来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在羡慕别人的同时,也会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放眼望去,芸芸众生之中,往往是互相羡慕:单身者羡慕已婚人士的幸福,已婚人士羡慕单身者的自由;年轻人羡慕老年人的悠闲,老年人却羡慕年轻人的活力;普通人羡慕名人的名气,名人却羡慕普通人的平实。我们看着别人的好,别人却念着我们的幸福。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羡慕。

相互羡慕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我们也习惯于把在某些方面较完美的人来作为自己的比较目标,以为那样的人是成功的,那样的生活是幸福的。但实际情况也许并不如此。人都会有幸福,也会有烦恼;有高兴,也会有悲伤。十全十美的人生并非存在,因此,我们没必要羡慕他人。一味地羡慕他人的幸福,只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我们没有必要去羡慕他人,因为我们所缺少的,别人可能拥有,而我们所拥有的,别人也会缺少。人们常说,上帝是最公正的,如果关上了一扇门,就会留下一扇窗;如果在某一方面给予你少了,总会在另一方面给予你补偿。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幸福,通过对比来感慨自己的不足、痛苦,却不知道,自己身上也会有让人羡慕的优点和幸福。很多时候,当我们在羡慕着别人的同时,别人也正在偷偷羡慕着我们。

在一个山脚下,住着一个农夫。由于住的地方离小溪较远,他要经常挑些水。挑水时,他用一根扁担担着两只水桶,两只水桶,一个有裂缝,一个完好无缺。

每次在小溪边,装满两桶水后,农夫就挑着担子回家。但到家后,有裂缝的水桶总会漏掉不少水,而完好的水桶则几乎还是满满一桶水。农夫似乎并不在意那个有裂缝的水桶,但有裂缝的水桶却有些不自在。

好水桶对自己能够送整桶水很自豪,而有裂缝的水桶总是对自己不满意,认为这是自己的缺陷,也愧对农夫的辛劳。在它眼里,好水桶是值得羡慕的——运送一桶水回家正是自己的责任,而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有一天,有裂缝的水桶终于忍不住了,在小溪旁对完好的水桶说,我很惭愧,而且很羡慕你。一直以来,水都从我这边漏,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主人家,而你总能很好地完成主人的任务。

完好的水桶却说,其实,我也很羡慕你的。

有裂缝的水桶有些奇怪,我有什么好羡慕的?

完好的水桶缓慢地说,你知道,回主人家的路上,路边总会有盛开的花朵。那些花朵,都是在你的滋润下露出更美丽的笑脸的。

完好的水桶又说,你也不必对主人愧疚,因为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没有你,主人的餐桌上也不会有这么好看的花朵。

有裂缝的水桶听后开心地笑了。它知道,在命运和生活面前,我们没必要去抱怨,也不需要去羡慕他人。命运和生活是公平的,总会给我们补偿。

我们没必要羡慕他人的财富和机遇,抱怨自己只有缺憾与苦难。盲目羡慕,怨天尤人,以偏概全,甚至萎缩自卑,都是因为我们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生活。当我们能以豁达、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看待生活,我们就会减少许多无奈与烦恼,少一些羡慕他人,而多一份欢乐与阳光。也许,别人正为自己烦恼,而羡慕我们的宁静。

人生不会是圆满的,人生也不需要太圆满。有时,有个缺口让福气流向别人也是件很美的事。我们看到他人身上有我们缺失的一角,而他们也会认为我们身上有他想要的一部分。当我们懂得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有欠缺,就不会与他人做无谓的比较,而是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我们不能被急躁的情绪左右,而是要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当我们静下心来,看待自己拥有的东西时,就会发现自己还是很富有的。我们所缺少的东西,虽然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却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接受它并善待它,人生就会更快乐,会有更多的幸福。

别人有别人的好,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价值。有时,别人的生活看似比我们快乐,但也许他们在强颜欢笑。习惯于羡慕别人,就会忽略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只有懂得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羡慕自己的人,才不会盲目地羡慕别人。

我们要试着找到自己的幸福,看到自己的好。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值得别人羡慕的地方,即使我们在遭遇人生的困难,身处低谷之中,也应更多地看到积极的一面。工作辛苦,但这是在为理想而奋斗,我们还拥有充实的生活;事业受挫,但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我们汲取了经验教训;没有更多的金钱,但还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不去羡慕他人,就需要我们承认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才能拥有完整的人生。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会有优势的一面,也会有不足的一面。在看别人时,我们需要看得更全面一些;在看自己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幸福不会通过羡慕他人得来,但却可以通过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而得到。

想法决定活法,放下才会幸福

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事实上,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地容光焕发,当你只为快乐的自己而活,而不在乎外在的虚荣,快乐幸福感才会润泽你干枯的心灵,就如同雨露滋润干涸的土地。我们需求的越少,得到的就越多。

快乐和幸福有时与物质无关,无论是大款,还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悠闲、舒适,在过“简单生活”这一点上人人平等。拿破仑拥有普通人所追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可是,他却对圣海莲娜说:“我一生中从未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海伦·凯勒,一个又瞎、又聋、又哑的女子却表示:“我发现生命是如此美好。”可见,幸福并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拥有什么,或者我们是什么人,而在于我们的心境如何。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自己被实实在在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头晕眼花。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不堪承受生命之重,因为他们被占有物质财富——好房、名车、高收入、高开销等欲望折磨得疲惫不堪。

其实,物质财富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重要。有许许多多的人是在令人难以想象的绝望状态下生活的。这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国家,情况尤其严重。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和埃德·迪纳已经证明,物质财富是一种很差的衡量快乐的标准,人们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快乐。

追求幸福之路有时看起来也很简单。

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出身贫寒,立志要追求幸福,因此胼手胝足,努力营生,后来拥有了大量的财富。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家道衰落。他们在富甲天下后,没多长时间就没落了。

到了老年,他们一贫如洗,只得去帮佣。

好在他们能乐天知命,在雇主家里,反而过着安详幸福的生活。

回首自己的一生,他们这样说:当我们富有时,有许多事让我们操心,所以没有时间交谈,没有时间想到灵魂,向上苍祷告。我们忙身又忙心,也常因浮躁而吵架。现在,我们清晨起来,会彼此说几句恩爱的话,生活平静不争吵。我们只需要服侍主人,尽心为主人工作。我们工作回来,有晚餐可吃,有乳酒可喝,天冷有燃料可烧。我们有时间闲谈,有时间思考灵魂,也有时间祷告。50年来我们追求幸福,直到现在才找到。

当人们习惯把物质财富当成衡量人们幸福与否的标准的时候,很难想象一个基本生存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人会有幸福的感觉。有句古话云:“贫贱夫妻百事哀”,嫌穷女之所以拒生孩子,是因为生存问题的焦虑而不敢生,拒生孩子的行为认为是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与其生了孩子让他没有尊严地活着,倒不如不生,这听起来好像是个很悲壮的理由。

可是,每一个人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快乐与幸福,物质只是达到目标的工具而已,而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偎依在父母怀抱里的温暖,依靠在恋人肩膀上的甜蜜、离开分秒的牵挂,疲惫后可以让自己栖身的港湾,抚摸儿女细嫩皮肤的慈爱、聆听欢声笑语的满足,经历沧桑后的坦然,抑或是经历生离死别的淡定……真正的幸福是自己的一种体会,是一种状态的持续,最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幸福的感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也就是说,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与别人的幸福无关,而被物质和金钱所奴役的人或者拥有强烈欲望的人,体会到幸福与快乐的机会将越来越少。

在心理学领域里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幸福指数与物质水平高低虽然有着很大的关系,但物质水平并不是构成幸福的全部,获得幸福的感觉也不是只有通过高水平的物质条件来满足。不管穷富,孕育孩子都会给父母带来物质上难以替代的幸福感觉,因此穷富绝对不是要不要孩子的理由或者标准。

一位年轻的企业家事业做得很成功,对家里毫不顾念。几乎得到了一切的企业家对所得到的仍然不满意,觉得上天应该给自己更多。有一天,经妻子一再恳求,他带着妻子和儿子到野外去兜风。谁知中途车子出了意外,跷在悬崖上千钧一发。面临生命危机,全家人前所未有的团结,用尽所有的智慧,终于脱险了。脱险后的企业家好像脱胎换骨了一般,他觉得一切都满足了。对爱人、对孩子、对所有人都充满了爱心,每一天都过得很开心。

正所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个“福”字其实是经过大难的人自己给自己的,是他对人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大难之后,想开了,人的生命状态从一种狭隘的、关闭的状态转化为一种开放的旺盛的状态。想得开,人生便会充满阳光。

有时候,放下才会幸福,放下并不是放下手中的物品,需要放下的是我们的一颗心。换言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得开,心灵平稳扎实了,才能安闲优雅,才会感到生活的幸福、生命的美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幸福,但心灵平静、心无挂碍的那种轻灵的感觉应该是一种公认的幸福。

凡事看得开,懂得放下是一种大智慧。在很多事情上,我们应该知道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把那些高不可攀的目标及时丢弃,这种丢弃并不是畏难,并不是缩头缩尾,而是更为务实地寻找更为切合实际的目标。幸福不是只由物质决定的。当我们把那些好高骛远的对物质的追求抛弃后,我们会切实地感受到心灵的轻松与幸福,这是为我们更好地前行准备的最好的礼物。在物欲面前,我们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要勇于放下,别老是贪得无厌,因为欲望是个无底洞,放不下的后果只会使自己的精神备受煎熬。

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幸福都是一个值得一辈子追求的东西。每个人都会品尝到自己的幸福。然而幸福是什么,却没有一个清晰、唯一的答案。他人的幸福就是自己想要的幸福吗?他人的幸福就比自己的幸福更好吗?幸福首先不是一种比较,而是内心的一种体验;其次,它不是物质,而是一种感悟。

有人认为有了钱就幸福了。于是,在没有钱的时候,就拼命地去挣钱,以为有了钱就有了幸福;可是,当你真正挣得了钱以后,你就会发现困扰你的东西还很多,比如爱、快乐、名声、权力、幸福感等。每一个都比金钱更难左右,更难得到。所以,有钱并不等于有幸福,没有太多的钱并不等于就没有幸福。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很幸福,住着大房子,开着豪华的汽车,而感叹自己的不幸。幸福真的是这些东西吗?别人就一定比我们幸福吗?其实,一个人拥有的金钱能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就足够了,人们更多的是要满足内心的需求,比如,对爱情、亲情、安全感、健康等很多的要求。我们不能为了物质上的追求而透支上述的种种,错把“得不到”和“已失去”的东西视为最宝贵的,等失去了才想要抓住。

所以,当我们觉得别人比我们幸福时,不妨从这些方面去看看自己。我们的爱情怎么样,亲情如何,有没有安全感。当一个人拥有这些时,他就不会觉得自己比别人不幸了。

更多时候,幸福不是物质的贫乏和丰裕,而是一个人的心境。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好的名声,有一份称心如意、能发挥你特长的工作,有一位深爱你也值得你去爱的爱人,有一帮可以信赖的朋友,有关心疼爱你、身体健康的父母、有亲密和谐的一家人……这都是构成幸福的因素。

古时候,有三个少年在森林里玩,碰到了一个智慧老人,少年问她:“什么是幸福?”智慧老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微笑地指着十字路口,叫他们分别从各条路上寻找什么是幸福,叮嘱他们10年后再在原地相会。

10年后,三个少年长成了英俊潇洒的青年,他们按约定来到森林。不一会儿智慧老人也到了,问他们找到幸福了吗。

一个说他往东走,走到了一条小河旁,在那里住了下来,开荒种地,秋天打下了粮食,他感到了幸福。

另一个说往西走,走到一座小山边,在那里住了下来,学会了盖房,做家具,当人们欢天喜地地住进他盖的新房,使用他做的家具时,他感到了幸福。

还有一个说他一直往南走,走到一个小村庄,在那里住了下来,他成为学校里的一名教师。但他看起来并不快乐,总觉得邻居更幸福。于是,他就去牧羊了。

后来,有一个商队从村子里走过,他就去跟着商队经起商来了。

当商队到达城市时,他看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羡慕起城市的生活。于是,离开商队,留在城市里,开了一家店铺。然而,店铺没开多久,他就羡慕起渔民的生活了,心想,在大海上自由自在地航行多美妙啊。于是,他卖了店铺做起了渔民。

然而,在一次出海中,他的船被暴风雨击沉了。他抓着木板,又回到了原来的村庄。看到自己幸运地回到了村庄,他终于知道了幸福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手里。

智慧老人听了三个青年的话,笑着说:“幸福就是劳动,幸福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让别人获得欢乐进而自己也快乐。”

幸福不在别人的手中,也不是比较得来的。它不是某种物质标准,而是一种知足常乐,对现状的满意。因为,绝对的完美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过于追求他人幸福的人永远也不会快乐。

懂得珍惜自己的拥有,懂得感激上苍所赋予我们的一切,并努力让这一切更美好,更持久,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

有人说过:“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不能以金钱、权力、荣耀以及征服来衡量,如果以强迫等非法手段获取或误用,乃至以执著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世间万物,他们就会成为占有痛苦和悲伤的根源。”因此说,每天的苦恼只是自寻烦恼,它改变不了人们对你的看法。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

不想把自己的幸福丢掉就要明白,幸福是一个过程。当羡慕别人的幸福时,我们就在放弃自己的幸福。幸福是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是一个人对于美好目标的追求和实现,幸福感产生于这个过程。

找到幸福需要一颗能够体会的心,相信我们会心想事成。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幸福,追求幸福,主动寻找幸福,却又发现幸福总是对我们躲躲闪闪,来去匆匆,让我们为之彷徨迷失。其实只要用心体会,可能身边的一切都是属于自己的幸福,只是有时候身在福中不知福罢了。真正幸福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在你的内心世界,你拥有一切:从烈日骄阳到当空皓月,从高山峻岭到峡谷急流,还有山泉欢唱。并不取决于你做了什么或者拥有什么,也不取决于你的身体状况或才干学识。幸福就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而态度决定了一切,包括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