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大脑,只收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经过加工之后,需要时才回想起来。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理解选择性记忆所能带给我们的便利之处了。
小黄新去了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让他十分心动的姑娘小麦。当他得知小麦的生日是十二月三日之后,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小黄发现:每次他看手表时,数字全都是一、二、三的组合,比如说:十二点三分。一点二十三分,十二点十三分等。
这样的现象让小黄十分惊奇,他甚至觉得在冥冥中自己与小麦有着特殊的缘分,这种缘分使自己在每次看手表时,都会出现与一、二、三有关的时间,而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含义,甚至包含着某种启示。
像小黄这样的情况,相信我们或多或少也遇到过。当我们对一个数字、一个词语或是一样东西十分敏感时,就会觉得周围总是出现相同的事情,从而让自己觉得惊奇。比如说,当我们看了星座运势,上面说今天的幸运物是玻璃杯子时,那么平时不怎么会出现的玻璃杯便会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这并不是因为那一天出现的玻璃杯真的比平时要多,而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对它过度关注,从而会不自觉地“搜寻”玻璃杯进入我们的视线。而在平时,就算是有玻璃杯被我们看见,我们也不会在意。
小黄的“一、二、三”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一天会看许多次手表,而多数时候,比如说六点四十五分,这样的时间往往会被他一扫而过,甚至他根本不会记起自己曾在这个时间看过手表。但是,如果是十二点三分,这个包含了“一、二、三”数字的时间因为强烈符合了小黄在潜意识里对于小麦生日的记忆,就会被特别注意到,以至于当小黄回想起时,就会觉得看手表时一定会出现“一、二、三”数字的组合。
这就是选择性记忆的圈套,我们只会记得自己关注的事,或者对自己有利的事。
有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她召集了一些人,让他们参与了一项人格测验,然后给出了两种测验结果。一种是正面的,比如说“你乐于助人,对朋友很慷慨”,或是“你是一个坚持原则、保守秘密的人”;另一种则是负面的,比如说“你经常忍不住取笑他人”或是“曾经欺骗过自己的父母”。
许多人都觉得负面的测验结果会更发人深省,因此会更容易被人记住。但是,研究人员所得到的测验结果却恰恰与这相反。实验证明:正面的测验结果会占据当时测验者的记忆,而与此同时,测验者的大脑拒绝分配同样的脑力去记忆负面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负面信息相对于正面信息来说,想要进入大脑皮层深处保持记忆是非常困难的。
这正是选择性记忆的原理,人们往往只能记住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者说只能记住自己愿意记的信息,而其余的信息往往会被忽视或者遗忘。这是一种记忆上的自发性取舍,代表了人类记忆的暧昧性。而这种记忆上的暧昧性,往往被精通冷读术的人发现并应用。
阿彩是一住心理咨询师,她的大多数顾客都是同一栋写字楼的白领女性。
“我真的很喜欢他,但是又不知道该不该向他表白,像他那样优秀的男性,恐怕很难会看上我吧?”一位顾客向阿彩坦露了自己的心声。
“其实你并没有发现,你也有很多优点,比如说温柔、善良、善解人意、懂得照顾人,我想他一定非常乐于跟你接触的。不要害怕,只要勇敢地表现出自己的自信和优点,就会收到好的结果!”阿彩这样鼓励她。
过了几天,那位顾客再次来到阿彩的办公室,容光焕发,笑容满面,“听你的话真是太对了,这几天我经常跟他接触,还帮他倒了咖啡,他称赞我温柔善良,懂得照顾人,和你说的一模一样呢。”
“没错吧。”阿彩笑了笑,“不过,这种劲头也要好好保持啊!如果泄了气,让对方感觉到不舒服的话,交往就很难继续下去了。”
“我会注意的。”顾客欢天喜地离开了。
又过了几天,她再次来到阿彩的办公室,不过这一次,却是愁容满面“他拒绝我了,因为我在向他表白时,笨手笨脚地打翻了咖啡杯,让他在将要见面的客户面前大失颜面。果然,你说得很时,我让他感觉到不舒服了,我们之间大概很难再继续交往了吧……”
“别气馁,或许这一次并不是你真正的缘分呢。”阿彩轻声安慰着痛哭失声的顾客,“相信我,只要你保持良好的状态,会有人向你表白的。”
看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阿彩并不如那顾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说得很对。她一开始所说的“会收到好的结果”,在后面也被现实所推翻。但是,那位顾客在先前,注意力都放在“温柔善良,懂得照顾人”的方面,在之后,也因为自己的遭遇,只注意到了“让对方感觉到不舒服”的话语,阿彩其余的话,已经被她完全忽略了。
人们不是根据事实来为他人的话做评价,而是根据自己的遭遇和期望。懂得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在说话时,不妨大胆地作出假设与评定,不必担心大部分的话没有命中目标。要知道,在这之中,只要有两成让对方觉得惊奇的准确率就可以了,其余的八成会被对方自动忽略,一样会觉得你“一语中的”,让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