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关联反应,推断对方是否赞成

一个人对某件事物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是喜欢还是讨厌,会反映在对待相关事物的态度中,就跟条件反射一样。因为有这种对应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反过来从后者洞察前者,迂回探明一个人的态度。

对一些“瘾君子”来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已经成了他们的口头禅。而且,他们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到饭后,如果不抽上几口,就浑身不自在。“饭后”和“一支烟”成了留打不动的兄弟组合,吃饭和抽烟之间建立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曾对狗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每当他走进房间,跟他相处的狗便会分泌唾液。因为这些狗根据经验,只要巴甫洛夫出现,就意味着要有美食了,即使没有食物,他们也会把巴甫洛夫和食物联系在一起。这种反应被称为条件反射,上面所示的“饭后一支烟”也是条件反射的体现。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呢?假如一个人赞成或反对某人某事的态度,能够与某种更加直观的事物建立联系,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其他事物探明其态度。事实证明,这是可行的。

1982年,格兰德·卡恩做过一个经典实验:他把某颜色的笔和欢快的音乐配对,另一种颜色的笔和伤感的音乐就对。试验中,卡恩把受试者分成几组,当展示给他们蓝笔和灰棕色笔时,同时播放着欢快的音乐或悲伤的音乐。在实验的最后阶段,参与实验的人被告知可以保留一支笔作为礼物。45人中有35个人选择了跟自己喜欢的音乐配对的笔。

无独有偶,1985年,波兰华沙大学鲁维奇教授也做了一个实验。试验中,受试者要通过一名研究员的面试,并被问及姓名和“出生序列”。当受试者询问“出生序列”指什么时,研究员会斥责他无知,或是给予中性回答。

下一步,学生们会被安排到另一个房间,自由选择两名研究员中自己喜欢的,其中一个跟面试人员长得很像。令人惊奇的是,被斥责过的受试者中,有80%的人选择了另一个研究员;而得到中性回答的参与者中,有45%的人选择了跟面试人员相似的研究人员。

将一个人与某中性刺激物置于特定的场景里,然后观察他接近该刺激物时的情绪变化。如果他被刺激物所吸引,说明他之前对这种刺激物有好印象。相反,如果他表现出明显的厌恶,那就可以说明这种刺激物曾经给过他不愉快的经历。

了解了这个心理学原理,我们就不难探测一个人的真实态度。比如说,一个人(对颜色没有个人偏好)正在听你的演讲,而且你们的椅子都是红色的。之后,他被带到另一个房间,这里有一张圆桌和4把椅子:两把黑色的椅子和两把红色的椅子。假如他选择了红色椅子,那么恭喜你,他很可能非常喜欢你的演讲。

说到底,条件反射的原理和数学中的函数等式的传递性有共通之处:如果X=Y,且Y=Z,那么X=Z。因此,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用这种迂回的方法,让对方在没有任何察觉的情况下来诱导他表明自己的真实态度。

甲很想知道朋友乙是否真喜欢女子丙,他明白,直白地询问是不明智的,而且这样也不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甲决定用下面的方法来获悉乙的真实感受,而不用担心他有所欺瞒。

甲是一个心理测试方面的行家,如果他想问别人一个问题,他常会从这个问题的相关问题入手,这样他就可以让对方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透露真正的态度。这次,他真正想问乙的问题足:“你真心喜欢乙吗?”第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就是:真心喜欢一个人常对对方产生幸福感,就不会伤害这个人。

然后,甲就可以这样问乙:“你觉得你会不会有意无意中伤害丙?”

如果他回答“是的”,那乙并不是真心喜欢丙,即使他撒谎,也同样会暴露自己的态度。

当然,选取适合的衍生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衍生问题必须满足一个条件:既不能和你所询问的态度问题太过接近,又不能离题千里,和原问题没有任何关系。只有保证了衍生问题和原问题的等同性,才能窥视对方的好恶态度。

“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意思是,喜欢一个人,会连同他房顶的乌鸦一起喜欢。而恨一个人到极点,会“不共戴天”,连站在一片蓝天下都不能忍受。

可见,一个人是赞成还是反对,其好恶态度如何,会真实地反射到对相关事物的态度之上。对一个人的好恶往往是有口难言的,深深藏于内心的。而后者,更容易为我们所观察、掌握。因此,我们在洞察一个人的态度时,可以以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为基础,采用迂回的方法,从侧面达到我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