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问路,出对方是否有隐瞒

把石子投到水中,会显示出清晰的水纹。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根据水纹,推测出石子的投掷地点。同样的道理,给予对方某种较大的刺激,对方会做出一定的言行反应,而这些言行反应也会暴露对方的真实想法。

有哲学家说,一切表象皆是假象,这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对一个内心有所隐瞒的人来说,这却是不二真理。一个人要隐瞒真相,就不得不制造种种假象,或矢口否认,或佯装不知等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撕破对方的面具,直击对方的内心世界,找到事实真相呢?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叫做罗尔沙赫氏测验的著名透射检测方法,它通常也被称做墨迹测试。该测验的主要道具是一副两侧基本对称的、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墨迹图,通过某人对该图的主观描述,从而映射出隐藏在他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等。

我们可以利用墨迹图的原理,打开一扇透视他人内心世界的窗户。假如我们怀疑某个人有所欺瞒,不要去直接质问,而是给他某种暗示,表明我们已经对某些事产生了怀疑,这就好比给对方画出了一副墨迹图。接下来,我们只需观察对方的一言一行,就能知道对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具体说来,我们可以这样做,跟那个需要检测的人打着让对方提供建议的幌子提及某个敏感话题,同时,保持我们平和的情绪,尤其不能表现出指责对方的意思。然后,看这个人是否一直神态自若,对这个话题毫不回避。

一位行政主管怀疑职员马克偷公司的办公用品,想让马克“露出原形”。可是马克在公司一直表现得中规中矩,而且做事谨慎细心,很难让其“现形”。

她想,如果她贸然去问:“你是不是偷公司的东西了?”马克立即就会产生防备心理,要想从他嘴里得知真相就难了。如果他确实没偷,自然不会承认。但是,如果他偷了,在这种质问的情形下,他也可能会撒谎。总之,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

一番考量后,这位主管是这样和马克沟通的:“马克,我发现咱们公司里有人把办公用品偷偷带回家,你有什么好建议能制止这种行为吗?”之后,她就开始观察马克的反应。

之后的情形是这样的:马克里得很高兴,主动向主管提出建议,并表现出对这件事情感兴趣。由此,主管基本就可以确定他没有偷过东西,他是无辜的。

当然,如果马克听到这话后,表现得焦虑不安,并想转移话题,那就表明他心里有“鬼”,甚至急于向主管表示他从来不会做偷盗之事,那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有时,借助语言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只通过观察对方的言语还不足以到断对方是否有所隐瞒,还需要结合对方的所作所为。比如说,如果你对某人持有怀疑,就提出一个某个非常浅显的伪命题,然后与你怀疑的事情联系起来(事实上,该命题和这件事风牛马不相及)。之后,你只需看他的反应,如果他的行为趋向于这个伪命题,那么,他八成是在刻意隐瞒你怀疑的事情。

一男子想搞清楚他的约会对象是不是一个赌鬼,因为有朋友告诉他,这位女子经常光顾各大赌场,她很有可能是个嗜赌如命的人。男子当然不会傻到直接开口问:“喂,你是不是赌棍?”他要处理得艺术化些。

男子早就知道女方有饭后吃口香糖的习惯,这跟赌博没有半点关系,而且是一种好习惯。因此,他就对她说:“我正在做一项研究,有关赌博和饭后吃口香糖之间的关系。我得出一个很有趣的结论:赌徒经常会在饭后吃口香糖。”

果不其然,该女子确确实实是一个赌鬼,她听了这句话后,不仅变得不安,而且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吃口香糖了。

一个心虚的人,最急于表现的就是展示自己的清白,无论是从口头上,还是在行动中。我们再假设上面案例中女子并非赌鬼,她会有什么反应呢?很简单,批判这种明显荒谬的言论,依旧保持自己饭后吃口香糖的好习惯。

此外,如果你对某人某事产生了怀疑,通过询问对方如何做某事,以及对某事的态度等,也能给予对方强烈的刺激,我们也能从他的言行举止中看出他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