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对方以和他利害相关的强烈刺激,看对方的身体和言语反应,如果对方非常淡定,举手投足中没有异常,那么说明他情绪稳定,“心中坦荡荡”。
有时会高兴得手舞足蹈,有时又会悲伤得难以自制;有时心境平和,有时又暴跳如雷……剧烈的情绪变动往往显示一个人内心的不平静,隐藏着很多秘密。
情绪是一个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内在的感受,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其可见的行为或生理变化来进行推断。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格尔曼在《情绪智商》一书中指出,一个人情绪波动时,会产生攻击或逃避性反应的生理状况。在这个反应过程中,大脑会绕过主导理性思维的皮质层,直接刺激大脑边缘系统。也就是说,情绪失控会使人无法进行理性思考,从而以刺激物的反应为反应,做出失礼的举动。相反,情绪稳定的人,不会做出出格的行为。
有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姐去参加联合航空公司的招聘,她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最后却被录取了。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因为珍妮小姐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即便在受到招聘官“冷遇”的情况下。
事情是这样的:面试的时候,主试者在讲话的时候总是故意把身体转过去背着面带微笑的她。实际上,这位主试者不是不懂礼貌,而是在考察珍妮是否能一直保持稳定的情绪。要知道,珍妮应聘的职位是通过电话工作的,是有关预约、取消、更换或确定飞机航行班次的服务,情绪不稳很难处理好这些工作。
那位主试者微笑着对珍妮说:“小姐,你被录取了,你最大的资本就是你积极的情绪,你的微笑就是明证。希望你在将来的工作中充分这用它,让每一位顾客都能从电话中体会你的微笑。”
微笑是一个人积极乐观情绪的外在体现,而来自面试官的“冷遇”就是一个强烈的不良刺激。但是珍妮却视之为无物,自始至终保持微笑,显示出了稳定的情绪。
当来自外界的刺激和一个人存在巨大的利害关系时,一个人的情绪就更可能发生明显的波动,外在的行为和表情等表现也越容易为我们所捕获。就像下面的案例显示的那样:
一位企业仓库管理人员怀疑进过仓库的三名临时工中,有一个人曾翻动过一些含有机密信息的柜子,取走了部分资料。于是,她对三位临时工说:“有人动了仓库里不该动的东西,已经构成了商业犯罪,好在摄像机已经拍下了这个人的大部分图像(明显是假话,否则,她就不会再审问了),这个人的工作服上有一块白色的污渍,你们能展示下自己的工作服吗?”
话音刚落,就见其中两名临时工不约而同地打量其他人身上是否有污渍,然后才平静地低头查看自己的衣服。而有一名临时工却慌忙地查着自己的衣服。
就这样,仓库管理员判断:下手的是那名最先查看自己衣服的临时工。因为,做过亏心事的人在面临外界威胁时,会感到心虚,情绪发生波动,担心自己暴露,急于验证自己衣服上是否有“作案证据”。而没做亏心事的人自知不是自己干的,会将注意力放在其他人身上,之后才平静地打量自己的衣服。
后来,管理员果然在该临时工住处找到了还没有来得及处理的机密资料,人赃并获。
“君子坦荡荡”,没做过亏心事,情绪就稳定,哪怕是比商业犯罪更大的外界刺激,他也会心如止水。相反,动辄对刺激反应过敏的人,正是其不平静内心的外在写照。
给对方以刺激,是检验别有用心人士情绪是否稳定的重要方法。而且,当这种刺激足够大时,对方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更加明显。因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即便是“泰山崩顶”也会“面不改色”。而心里藏有不可告人秘密的人,稍有风吹草动就方寸大乱,情绪变化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