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权威的话来压倒自以为是的人

说服自以为是的人的关键之处,就是对他们引用权威的信息,这样可以很轻松地打破他们的心防。

“神断”狄仁杰素以睿智精明、善于断案而流芳于世,然而,他在说服他人的能力上也有着高人一筹的水平,这一点却很少有人注意到。

在唐高宗仪凤年间,有一个驻守在昭陵(唐太宗之墓)的侍卫军军士犯了法,被当时已奉为将军的权善才依法查办。

但是,这个遭到惩罚的军士并不甘心,他几次跪在皇宫门前求见高宗,声称有密事相报。

高宗听闻此事,接见了这个军士,从这个军士口中,他得知权善才率人砍伐了昭陵的柏树,这在当时可是大不敬的犯上行为。

知道自己的祖先被这样轻视,高宗痛哭不已,一怒之下,下令大理寺杀掉权善才。

当时任大理寺丞相的,正是狄仁杰。他明知道高宗的意思,却还是维持了轻利,仅仅削了权善才的官职。

得知狄仁杰忤逆自己的意思,高宗大发雷霆,命他立刻将权善才斩了。

“法律是陛下制定的,我只是遵守它。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因为砍伐了几棵柏树就可以杀掉大臣,怒微臣难以从命。”狄仁杰回答。

“权善才砍伐了我父帝陵上的柏树,作为儿子来讲,我是为不孝。陷我于这种不孝之地,难道他不该死吗?”高宗流着泪说道。

“今日陛下之事,与西汉张释之所审高庙一案如出一辙。”狄仁杰据理力争,“当时文帝的态度也与陛下一样,要判处盗贼株连九族的刑罚。可是,如果盗取一枚玉环就株连九族,那么损毁陵墓的人又该怎样判别呢?文帝正是听取了张释之的意见,以法为导,才能维持国家的稳定。要知道,立法为国之根本,如果不分轻重,一律判处同样的刑罚,那么法律对于人民就没有约束意义了,到时,国家的各个部门又要以什么作为标准呢?从古至今。有多少朝代正是因为无明纲、无法纪而没落衰败。”

回想起前朝的明鉴,高宗幡然醒悟,欣然说:“你能不畏天子之威,恪守法律,实在是为官之典范。”随即下令将狄仁杰的劝谏编入史册。

说到天底下最自以为是的人,莫过于封建朝代的皇帝。在皇帝的心中,全天下都属于他一人所有。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皇帝说一个人该杀,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

然而,狄仁杰不仅说了,还成功劝服了皇帝。

纵观狄仁杰说服高宗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两点:其一,狄仁杰抓住了高宗身处皇位唯一害怕的一点,那就是失去皇位;其二,在这一基础上,狄仁杰举出了与此次事件相似的张释之审高庙一案,以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为例,让高宗清醒地认识到整件事的影响。

身为帝王,从小就会被教育以史为鉴,历史上的名帝与贤臣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对他们来说具备着常人所不具备的权威性。狄仁杰正是抓住了高宗的这种心态,才能让他心悦诚服地低头。

这正是自以为是者的弱点所在。人们之所以自以为是,是因为觉得自己具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拥有他人所没有的社会经验,所以认为自己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无可挑剔的。这是自我膨胀性的一种表现。

但是,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经验见地,都要与别人比较才能得出高下的结论。因而,自以为是者比一般人更倾向于崇拜权威,崇拜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科罗拉多大学的心理学家保罗·哈维博士连同佛罗里达大学的贝弗利博士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出了一些题目,测试一个人是否拥有自以为是的性格,把得分高的人和得分低的人混编成两组。

紧接着,他们请来了教会中有名的神甫和一个普通的市民,请他们在这两组人面前作同样的演讲。

演讲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只是这两个演讲人的地位。一个是受人尊敬的神甫。一个只是普通人。

实验结果出来了:在那些得分低的人中,神甫的话与普通人的话并没有区别,他们都认真地听了演讲,并理解接受了演讲所要表达的观点;而在那些得分高的人中,却出现了两极分化。听神甫演讲的人大部分都接受了他的意见,但在普通人演讲的队伍中,多数得分高的人根本没注意到他在讲什么,在他们看来,那样卑微的人是说不出什么精彩的演讲的。

从上面的实验我们不难看出,越是自以为是的人,越容易向权威低头。因为他们本身用来衡量的标准,就是所谓的权威。

因此,对付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权威的数据来。

即使你的身份地位在他们眼中还“不够格”,在说话时也要多引用些这样的话:

“正像伟大的哲学家孟德斯鸠所说……”

“我向你介绍的,是中科院××院士的最新研究结果……”

这样一来,即使他“看不起”你这个人,也会对你所说的话点头称是,因为其中包含了让他无法反驳的权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