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需要找像微软、联合利华、四大这样的公司吗?对一个优秀的人来说,不见得。这不是因为我已经在这样的公司,所以这么说。我们暂且把这类公司叫作“大外企”。让我来分析一下一毕业就进入这样公司的优缺点。
优点:
大外企通常都有这样的共性:A,待遇好;B,制度严谨、规范;C,人际关系相对简单;D,工作环境优越;E,同事们都很优秀。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进入一家大外企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很好的选择。在这里工作两年,你可以很快学会一些大公司的思维方式(专业、敬业、规范、合作、激情)。你的待遇也会很快给你舒适的生活,给你相对于同龄人的优越感。你的经验值会不断提升,会逐渐明白一家大外企的运作方式、规则、限制、盈利模式、成长历程、发展方向、优秀人才标准等等一些对你个人成熟非常有用的东西。你会从别的优秀的人身上学会很多东西,并且因为别人的优秀而不断鞭策自己,往更高的目标奋进。
缺点:
大外企的优点正好也是它的缺点。这里的待遇好,会让你渐渐地觉得,我就应该值这个价钱。可是作为一个螺丝钉的你一旦不幸离开了这家公司,你会发现,以你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找到同样薪水的工作。你会越来越高估自己。这里由于是一家已经成功的公司,你会认为业务就应该是这样运转的,严谨规范的商务运作、繁复积极的部门合作。你会认为一些小公司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的社会道德感不够。无比复杂、险恶的商业社会于是会在你眼里变得简单起来。人际关系的简单也会使你变得越来越天真,不懂得与道德不良的人互利共存。工作环境的优越,会使你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很难回到没有免费纯净水的办公室工作,你认为这一切便利都理所当然。同事们都很优秀,会让你错误地估计这个社会的执行能力,当你出去之后,你会深恶痛绝很多人不上进、不卖力、不聪明。当你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的时候,你会很难接受。最终,你会越来越懒,越来越胆小,再也不能走出去,优秀的人也只能在公司内部寻求职位上的纵向发展。
你会一辈子待在这家大外企吗?如果会的话,一毕业就进入会是一个好的选择。当然,也要这家公司愿意你一辈子待在这里。如果你认为你不能一辈子待在这里,那当你离开的时候,后果是可怕的。
所以,不要太在乎你的第一份工作的环境、薪水等条件。关注一下发挥的空间,关注一下具体做的事情是不是能更好地锻炼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甚至主动去挑选一家不成熟的公司。那么,你在这样的一家公司锻炼两年所能学到的东西,将会让你受益终生。你会了解到真实的中国商业社会是怎样复杂,真实的人际关系是怎样钩心斗角,真实的业务目标是怎样残酷无情。然后如果这个时候你有机会进入“大外企”,你会比很多人有资历和竞争力,进去之后,你也会比很多人走得更远。当有一天你必须离开的时候,你学到的是对以前不足的补充,你会更有信心寻求新的机会。不要太在乎刚毕业的前几年的薪水。到你35岁以后,你会觉得当年的那点薪水少得好笑。如果你为了这点好笑的薪水而放弃了更为重要的东西,那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我的观点是,第一份工作,不一定要进入一家“大外企”。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仅供参考。
2.谁给你实践机会
一位师弟说,他把大公司的电话一个一个打过去,问有没有假期实习的机会,结果都是冷冰冰地回答:“没有。”不等说完就挂了电话。几乎每个都如此。
谁在给你实践机会?有一个大公司的实习背景固然好,如果没有怎么办?自己给自己创造实践机会。
这位师弟想进四大(咨询公司)。不知道怎样能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我给了如下的建议。找一个现在热门的话题,比如,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你就去设计一套调查表,很专业的那种。题目与题目之间要互相关联,防止随意填写。然后,招上一批同学,到大街小巷做调查,要覆盖合适人群,达到可信采样率,比如1000人。回来之后,你就开始作一系列分析,比如“大学生、工人、下岗工人等不同职业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差异”“在校学生、工作3年之内、3—10年、10年以上的人对这问题的看法差异”“成年(18岁以上)男性、女性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差异”“发现36—40岁人群的看法与众不同”“分析为什么大学生和不是大学生的同龄人看法差异巨大”等等一系列专题。因为你的数据是可信的,分析是科学的,所以很多人会相信结论是可靠的。把这篇调查发表在《南方周末》或是杂志上,一定会引来关注。这个实践,无疑会对你进四大这样的咨询公司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他们做的也就是基于调查数据说话。
阳光照耀下的北极海冰
比如我一直在说的,给民工小学讲课。首先你要有能力找到民工小学,别人还要愿意让你去讲。讲出效果来,这个活动变成一个学校级别的活动,你就成立一个“爱心社”,扩大做公益事业的范围。你的能力会越来越强,社会关系也会越来越广,视野越来越开阔,想法也越来越多。
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这样的机会还很多。关键是,跳出固定的模式,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是一个无比神奇的词,你只要真正地领会了其中真谛,就会觉得机会无限!
3.出国读书,学校排名
这是两个很简单并且相关的问题。现在很多人都会很清楚,很多出国读书的人只是去买文凭。那一张“海归”的文凭,能有多大用?出国的人太多了。在国内都混不好的人,出国多半混不好。回来之后,缺了几年国内经验,就更混不好了。但是,如果你出国读的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那又不一样了。因为,去的人都是精英,回来还是精英,一定能有好的发展。
我的意思很明确了,出不出国,你是不是名牌大学,都不算什么,你永远要从上往下数一数,你排第几名。
我上南京大学的时候,我的系60个人,现在这个系160个人。我上大学的时候,全校老师、学生、勤杂工加起来不到1万人,现在一个年级就快1万人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那61—160的人,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不能算是南京大学的。或者换种说法,现在的大学已经从“精英教育”,变成了“普及教育”。请面对这个现实,不要认为,“大学生”这个头衔还有多少光环。
你永远都应该从上往下数。不管在多少年前,不管在多少年后,中国的前1000名(打个比方,当然不是指成绩)永远都会有好工作。大学生扩招,从原来的几十万到现在的几百万,但是前1000名永远不用担心,因为开口是在下面,不是在上面。出国读书不错,考上一个好大学不错,但现在出国读书、考好大学的标准都降低了,你也不能再用降低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了。数一数自己和全国第一(不是指成绩)有多大差距?然后,以这个差距为标准吧!
向这个目标努力,不要认为就业形势差了(就业形势从来不曾差过),而是大学的标准降低了,或者认为用人单位的要求提高了。如果说中国每年有1000个岗位(实际上这个数量每年在增加),那么这个标准从来没有提高过,只是认为自己达标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你可以选择,做奋进的勇者,还是做还在自满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