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都是志愿者

上了船,我一直念念不忘船上那有特殊意义的北极点纪念邮戳,我要把它盖在那1000张“爱心24小时”的公益明信片上。

问了一圈,终于了解到,北极点纪念戳在船桥甲板三层的图书馆里。

这是个图书馆,也是个阅览室,里面有世界各地出版的关于南北极探索的图书、画册。泡杯咖啡,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看书,真是种享受。咖啡不错,现磨的,很好喝,还有不断补充的饼干、小点心等。这里面居然还有一本画册,是iPhone摄影图集,里面都是用iPhone拍摄的唯美图片。如果这本书不是苹果公司赞助出版的,那我还真要向他们脱帽致敬。最好的宣传,就是你的用户主动地卖力帮你说好话,你却在一边含蓄地点头微笑,摆摆手:“也没有那么夸张了。”

我找到了那个盒子,里面躺着两个纪念戳。

一个是这艘核动力破冰船的纪念戳,上面印着“I/B50letPobedy-Murmansk,Russia”。“I/B”是IceBreaking,破冰的意思;“50letPobedy”就是“50年胜利号”。盖上这个戳,是为了纪念我们有幸能登上这艘世界上最强大的核动力破冰船。另外一个纪念戳是专门为这次航行定制的,上面用中、英文印着:人类北极点破冰航行第100次纪念之旅。这次航行是如此特殊,非常值得纪念。第100次破冰航行到达北极点,前99次,每次又有着什么样不同的故事?

到达北极点的方式很多。人类真正第一次抵达北极点,是美国探险家罗伯特·皮尔里。他在23年里尝试了3次都失败后,终于在1909年4月6日,抵达了北极点。1937年,两个苏联人乘飞机第一次在北极点降落。1959年,美国潜艇“鹦鹉螺号”第一次冲破冰层,在北极点浮出水面。1968年,美国的一个探险家自皮尔里之后第一次乘雪上摩托车到达北极点。1969年,一个英国的探险队,乘狗拉雪橇,从巴罗出发,也到达了北极点。人类第一次破冰航行抵达北极点的壮举,是由苏联的核动力破冰船“北极号”在尤里·库奇耶夫(YuryKuchiev)船长的带领下,于1977年完成的。1978年,日本探险家植村独自驾着狗拉雪橇,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单独到达北极点的勇士。1979年,一个苏联探险队第一次靠滑雪从冰面上到达了北极点。

领队给“北极新人”贴喜字

领队在值班室查看航行信息

破冰船、飞机、潜艇、雪上摩托、狗拉雪橇、滑雪、徒步……人类征服和探索的欲望真是永无止境。和这些前辈相比,我们这历史性的第100次航行,从难度上来说,完全不值得一提。但能把我们这些“完全不值得一提”的普通人,用几天的时间送到皮尔里尝试了23年才到达的北极点,恰恰证明这100多年,人类的进步是巨大的。

除了这两个非常有意义的纪念戳,我没有看到证明我们抵达北极点的官方纪念戳。我问船员,船员说,那个纪念戳比较特殊,是专门定制的,可以设置我们到达北极点的具体日期,更加有纪念意义。所以他们会等我们抵达北极点之后,设好日期,再拿出来。

我把这1000张小心包好、分装好的明信片从包里拿出来,找了个舒服的地方坐下来,开始盖章。我非常小心地对待这些明信片,因为这是1000个朋友的1000个公益承诺。

给1000张明信片盖戳,根据我在南极盖戳的经验,还要花6小时,盖3个戳就是18小时。更重要的是,我特地要求印刷的时候不要印刷统一的祝福,因为那就不是真正的“明信片”了,那是印刷品,是海报。我希望能为每位志愿者手写一段祝福,让他们能真正“参与”这次北极点之行。我现在有些担忧,如何才能在这14天里,每天抽出一些时间,给这1000张明信片手写上祝福。这是一个难题。

汪红梅主动坐过来,问我在做什么,怎么带了这么多明信片。

汪红梅是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创始人兼总经理。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是目前最火的行业之一。她很谦虚地说,只是早年比较幸运拿到了“牌照”而已。这段时间做得不错,但也非常累。她向员工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诉苦,说要请假出来旅行,员工欢天喜地地把她送了出来。

我告诉了红梅我正在做的这个活动。她一卷袖子,我来帮你写!

李利明在一旁听到,把他在一旁下棋的13岁的儿子李光镐也叫了过来帮忙。后来,赵智、胡玉红、老骡也都参与进来了。我把这1000张明信片分成了很多的100张,然后分发给了船上的朋友,请他们写上自己最想对志愿者说的祝福的话,盖上今天的两个邮戳,等我们抵达北极点后再盖上第三个,在下船前交还给我。我请大家珍视每一张明信片,因为对我们来说,这只是这1000张中的一张,可是对他们来说,却是唯一的一张。我告诉船上的朋友,志愿者会非常仔细地读他们写的每一个字。

快要下船的时候,胡玉红把明信片交给我,我非常感动。我期望大家在明信片上留下笔迹,但并没有奢望在每张上都对自己不认识的陌生人写很多字。但是胡玉红对每一张都非常用心,每一张都写了很大一段,并且都不一样。

把对未来的祝福沉到4千米的北冰洋底,把对当下的期许让北极点一周环绕地球,撒落冰层。与有缘人,做快乐事,与有心人,传公益情。

——南宁胡玉红,于北极点

看到这么多志愿者参与进来,我非常感动。这就是爱心传递,用爱心,点燃更多的爱心。我的一个想法,得到了3M的赞助、慕容引刀的支持、极之美的帮忙、这么多船上朋友的援手。每一张明信片都凝聚了很多人的爱心,这些爱心会跨越千山万水,飞到这1000名志愿者手里,点燃他们的爱心,鼓励他们用自己的24小时,去传递和点燃更多爱。

法国TV5电视台的摄影师Vincent把这一幕全部拍了下来。他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我对着镜头对法国观众说:“一个人能帮助的人,永远是有限的,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在这1000名志愿者心里埋下种子,让更多的人,愿意去帮助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