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

1.生涯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生涯”一词,如“艺术生涯”、“戎马生涯”、“学术生涯”等说法。生涯的英文是career,从字源上看,来自罗马字carraria及拉丁字carrus,两者的意义均指古代的战车。在希腊,career这个字有疯狂竞赛的精神。在西方人的概念中,使用“生涯”一词就如同在马场上驰骋竞技,隐含有未知、冒险等精神。在汉语中,career被翻译成职业生涯。目前,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生涯定义是美国学者舒伯(DonaldSuper,1976)的论点: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态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它也是人生自青春期迄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业外,还包括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角色,如学生、受雇者、退休者,甚至也包括了副业、家庭和公民的角色。生涯是以人为中心的,只有在个人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

小练习

1.1:我的生命线

请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长度代表了你生命的长度。思考一下,你期待自己活到多少岁?将直线的一端视为你生命的开始,另一端写上你期待可以活到的年龄。

在这条生命线中找到你现在的年龄点,并标记出来,写下现在的年龄。

回顾你过往生命历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在直线上方写出两到三件对你有积极影响的事件,在直线下方写出两到三件对你有消极影响的事件,并都在直线相应位置上均标明年龄。

思考一下这些事件对你的影响,即它们如何使你成为今天的你。

【案例1.2】

张晓的生命线

积极事件:

1.15岁时我担任班里的团支部书记,第一次组织团员活动是在学校附近的新华书店做志愿者,帮助书店卖书。这次活动组织得很成功,它让我对自己的组织能力有了很多信心,所以到现在我都乐于组织一些活动。另外,现在想来我确实喜欢读书,这是当时选择了去书店义务卖书的重要原因。

2.我上高二以前作文一直写得很糟,觉得自己就没有写文章的天赋。高二时遇到一位我很喜欢的语文老师,他向我们推荐了一些课外读物,那些书我非常喜欢,连课间休息的10分钟我都用来读书。不知是否和这个相关,那段时间我突然找到了写作文的感觉,有一篇作文还被老师作为范文推荐给同学们。从那以后,我越来越喜欢写东西,并且觉得自己似乎更适合学习人文社科。

消极事件:

1.10岁时被一个最好的朋友误会,虽然我后来知道是别人在她面前说了我的坏话,但我们的关系一直都没有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坏的人!有段时间,我觉得人是很难被信任的,至今也认为“防人之心不可无”。

2.我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成绩虽然算不上拔尖,但都在中上的水平。刚上高一时,觉得数理化一下子难了很多,物理期中考试竟然没及格。从小到大,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对我打击很大,主要是觉得自己已经学得很努力了,是不是自己对物理就是不开窍?直到现在,我都觉得物理对我来说太深奥了。

生涯不是一个静止的点,它是一个动态的历程;不只发生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而是如影随形,相伴一生。同时,因为遗传、家庭、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等的不同,每个人的生涯也会不同。所以,生涯的发展是个性化的发展,即使处于同一时代或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因为生涯发展中其他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涯。

2.生涯角色

从孙振耀先生的文章和他对退休生活的安排打算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人生的四个基本主题:学习、工作、家庭和休闲,这些人生主题是由我们身上不同的角色来承担的,比如学生角色承担了学习活动,职业角色承担了工作活动,我们作为子女、丈夫和妻子、父亲和母亲的角色承担了家庭活动,作为休闲者的自己承担了那些让自己放松、享受的活动。

每个个体在生活中所承担的角色以及他所经历的人生发展阶段,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涯。

舒伯认为,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必须扮演9种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个体的生涯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各种人生角色的选择与否,只不过有些角色是主动选择的,而有些角色是被动的,比如子女的角色。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可能选择是否为人子女,在我们被生下来后就承担了这个角色。在人生的头几年,这是每个个体唯一的角色,父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这一阶段的角色要求就是生存下来并健康地成长。从上学以后,子女角色的比重开始降低,与父母的交流互动减少,在离家上学或者因为工作从父母家搬出去以后,与父母关系方面的投入降到最低。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衰老和疾病的侵扰,在大约40~50岁时,子女角色在生活中的比重又开始增加,个体可能需要为这个角色做出身心和经济方面的付出。

“学生”角色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这往往是个体主动选择的结果。有些人初中没毕业就不再上学了,而有些人则会一直读完博士,大多数人会念完高中或大学。无论哪种情况,离开学校后,学生的角色就减轻许多,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工作以后,有些人选择参加业余的培训班,也有些人会脱产,专门学习一段时间。在今天,终身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需要。在开始的例子中,孙振耀先生在退休后打算去学习驾驶飞机,就是重新去履行学生角色。

“夫妻”、“家长”和“父母”角色如今更是个体自主选择的结果,与之有关的另一个角色是“男朋友”或“女朋友”。先谈恋爱后结婚,然后为人父母,是这些角色的内在要求,但打算在多大的年龄时成为“夫”或“妻”,在多大年龄时生育孩子,或者根本不选择这些角色,都是个体主动性的体现。

“休闲者”是所有人都会扮演的角色,却是很多人扮演不好的角色。每个人都会选择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让自己在生活中有愉悦的感受,但并不是每种休闲方式都是积极和健康的。很多人常常忽视这个角色的重要性,殊不知它是个体身心健康、工作和家庭平衡的重要保障。也有些人太过重视这个角色,而偏废了其他角色的要求。

相比起以上所有角色,“工作者”角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中国的父母大都希望子女“成龙”、“成凤”、“成才”,也就是说完成好“工作者”的角色是做好“子女”角色的标准;“工作者”角色还是“学生”角色的目标,做学生时所学的大多是为工作做准备的;“工作者”还是履行“夫妻”、“家长”和“父母”角色的基础。对于个体而言,工作不仅意味着一个养家糊口的饭碗,而且是建立人际关系、赢得尊严和地位的平台,更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选择何种职业,对于个体来说,有着重要的战略作用,是个体生涯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

3.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对生涯概念的了解,我们知道,职业生涯规划不应该简单地等同于找工作,或者仅仅与工作相关。当然,这个概念也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才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有“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帕森斯(Frankpasons)针对大量年轻人失业的情况,成立了波士顿职业局,首次提出职业指导的概念。从此,职业指导开始系统化。到五六十年代,舒伯等人提出“生涯”的概念,于是生涯规划不再局限于职业指导的层面。

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于自己一生所担当生涯角色的规划与设计,它包含职业规划,也包含生活规划,是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由工作和家庭角色组成的生活模式的规划。生涯规划关注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终生发展,它把职业发展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阶段任务来考虑。

简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了解环境的基础上,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做出理性、稳定、高度认同的决策的过程。

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很多大学新生有职业生涯规划离自己还很远这样的想法。其实不然,从大一开始做职业生涯规划,起步已经不早了。我们必须知道:职业生涯规划越早开始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