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早晨醒来到夜晚入睡,都在不断地作决定:如何安排这一天的时间,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品,读什么书,与什么人交往,等等。当你清晨听到闹钟响起,考虑是继续睡下去还是立即起床的时候,你已经在作选择。你的生活充满了成百上千对日常琐事的决定。通常,一个决定对你越重要,决策也就越困难。挑选一双鞋要比挑选一个职业容易。可见,决策是不可避免的、不断发生而又有点难度的人类活动。
一、决策的复杂性
决策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复杂性——有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决策。著名的职业辅导理论家克朗伯兹(Krumblotz)将影响个人职业决策的因素划分为四类:
1.遗传和特殊能力
即个人得自于遗传的一些特质,如种族、性别、外表特征、智力、个人天赋等,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职业表现或影响到个人的生涯。例如,在现阶段的大学生就业中,性别因素仍然不可否认地影响到求职者是否有机会参与面试和被录用。而身高、体形、健康状况等先天条件在诸如模特、文艺工作者、军人、警察等职业的招募当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环境和重要事件
包括人类活动(如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的影响和自然力量(如自然资源的分布或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以及干旱)的影响。很显然,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偏远农村还是沿海城市,是否贫困家庭)、家庭对于个人的期望(如是否重视教育)、所在地区的教育水平等,都会在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个人的求学背景和发展机会。而像“改革开放”这样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也极大地改变了社会中千万人的人生轨迹。
3.学习经验
这里所说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即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和认识。例如,一个孩子在与小伙伴玩耍的过程中,发现如果自己愿意与伙伴们分享玩具,别人就会更乐意跟自己玩。那么,这个小孩子可能由此学到了“分享”、“合作”。而如果父母总是为自己的孩子包办代替一切,不允许他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或喜好,那这孩子就学到了“不负责任”。这样的孩子长大到该独立进行职业决策的时候,就很难承担决策的责任,也没有自己的主见。再比如,某小学生恰好遇上了一位特别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数学老师,于是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教师这一职业也怀有美好的向往。在成年后,他最终选择数学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由此可见,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积累了无数的学习经验,个体的学习经验是独特的,而这对于个体的职业生涯选择又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敢于冒险还是畏惧变化,他怎样看待他人,他对于教师、医生、警察等各种职业有些什么样的印象,他更看重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还是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这一切,无不与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
4.任务取向的技能
受到上述种种因素的作用,个人在面临一项任务时,会表现出特定的工作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状态、情绪反应和认知的历程,这称之为“任务取向的技能”。比如,面对找工作这件事情,同一个班里所有的同学都没有经验,都感到犯怵。但其中有的人可能会积极地面对困难,会想到利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和资源(例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听讲座、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考察实践活动等),向自己的亲友、老师和高年级的同学请教,之后会开始探索和思考自己的兴趣、能力,并着手联系实习的机会。这样,当他们到了毕业年级的时候,已经对自己和劳动力市场都有了相当的认识,也积累了不少的信息和资源,可以说是胸有成竹了。而另外一些人则一味地拖延,不去面对困难,直到大三或大四才开始着急,或寄希望于自己的某个亲戚能够帮助找一份工作,或埋怨学校不帮助毕业生联系就业单位,最后草草找到一个职位了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心态、习惯和能力,其实反映了他们不同的任务取向的技能。
二、决策风格
决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同时它又是一件无法回避的事情。那么,我们通常采用一些什么方式来进行决策呢?
决策风格是指个体在面对决策情境时表现出的习得的、习惯性的反应模式。最早研究决策风格的丁克拉格(Dinklage)提出,人们通常有8种决策风格。
1.计划型(planningstyle)
在决策的时候考虑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按部就班,制订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我们在下一节将重点介绍这一类型。
2.痛苦挣扎型(agonizingstyle)
这类人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收集信息,确认有哪些选择,向专家询问,反复比较,却迟迟难以做出决定。他们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就是拿不定主意”。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收集再多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也无济于事。需要弄清楚的是他们被一些什么样的情绪和非理性信念困住了,比如害怕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追求完美等等。
3.冲动型(impulsivestyle)
与“痛苦挣扎型”相反,有的人遇到第一个选择就紧紧抓住不放,不再考虑其他的选择或进一步收集信息。他们的想法是:“先决定,以后再考虑。”比如,先找到一份工作做了再说。冲动的决策方式可能是出于对困难的回避,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探索。这种方式的危险在于风险太大,等看到有更好的选择时自然追悔莫及。
4.直觉型(intuitivestyle)
有一些人将自己的直觉感受作为决定的基础。他们通常说不出什么理由,一味表示:“就是觉得这个好。”人们在择友的时候常常采用这样的决策方式。直觉在人们对环境情况无法获得充分信息的时候会比较有效,但它有可能不符合事实,有时候,我们的判断可能会因自身先入为主的偏见而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将直觉作为决策的依据。
5.拖延型(delayingstyle)
这些人习惯将对问题的思考和行动都往后推迟,“过两天再考虑”是他们的口头禅。大学生常见的“我还没有准备好工作,所以打算先考研”,就是这种方式的体现。拖延型的人心中暗暗抱有这样的希望:也许事情过几天就自动解决了。然而,问题并不会自动解决,有时候甚至会越拖越严重。如果你现在不知道该怎么找工作,那么读完研究生也未必就能知道。
6.宿命型(fatalisticstyle)
有些人不能自己承担责任,而将命运委诸外部形势的变化。他们会说“该怎么地就怎么地吧”,或“我这个人永远也不会走运”之类的话。当一个人将自己生活的主导权交给外界环境的时候,可以预见,这个人是很容易觉得无力和无助的。这样的人容易成为环境的“受害者”,怨天尤人,却没想到自己的处境正是由于放弃了个人对命运的“主权”而造成的。
7.顺从型(compliantstyle)
这样的人倾向于顺从别人的计划而不是独立地做出决定。他们常说:“只要他们都觉得好,我就觉得好。”比如,很多大学生一窝蜂似的争取出国、进外企、考研、参加各种培训班,只因为“大家都这样做”。从众的人固然在追随群体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但却忽略了自身的独特性,这造成他们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适合自己。他们在不必费心思考的同时,也牺牲了对人生可能有的满足感。
8.瘫痪型(paralyticstyle)
有时候,个体可能在理性上接受了应当自己作决定的观念,却无法开始决策过程。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开始了,可在内心深处总笼罩着“一想到这事就害怕”的阴影。事实上,他们无法真正为决策和决策的后果承担责任,而这种害怕承担责任的心理可能又源于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长期的不当养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