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面子”让你不敢说“不”
小峰刚参加工作不久,叔叔来看他。到了吃饭的时候,身上只有50元钱的小峰很想找个小餐馆随便吃一点,可叔叔却选中了一家很体面的餐厅。叔叔开始点菜,他征询小峰的意见,小峰只是含混地说:“随便,随便。”心里却直嘀咕,50元钱怎么够付这顿饭钱?可是叔叔却一点没有注意小峰的不安。
吃完饭,服务员拿来了账单,小峰看了一眼,张着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叔叔微微一笑,付了饭钱:“小伙子,我知道你的感觉,我一直在等你说不,可你为什么不说呢?要知道,有些时候,一定要勇敢、坚决地把这个字说出来,这才是明智的。”
小峰的尴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显而易见,爱面子是罪魁祸首。虚荣心人皆有之,死要面子则是虚荣心的最具体表现。一个人不可能不要面子,但又不能够死要面子。死要面子的人,往往会真正丢了面子。
事实上,不适当地过分爱面子,在中国传统思想里是非常常见的。“面子”是中国人心理上的沉重包袱。“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情结。过重的自尊来自东方哲学熏染,中国佛、儒、道家文化是有厚重耻感内涵的,这些造成了中国人高度重视做人的“礼仪、节气”,高度重视人的“脸面”,这些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与心理。
即使在现代社会,仍然是很讲究“面子工程”的。中国文化中“面子”指的是他人眼中的我,即你做任何事情要顾忌面子、做得体面,不能让别人在背后戳你脊梁骨,你得顾忌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是文化所形成的人际行为规范,本质上是人的自尊需要。
耻感文化形成了束缚人们内心的枷锁,有些人由于个性懦弱、内心自卑而在一个讲究面子的文化环境里很不自由,备受人际焦虑折磨。这种人是活在别人的印象中,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评价上的,其个性决定了他在人际交往时,会高度关注他人的行为反应,包括他人的需求。如果他在意了别人和满足了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好的态度和好的评价,自己就会感觉被重视,觉得自己做得很对,很有成就感。
这种自我肯定来于别人肯定的人,是无法在他人面前给予否定的,即害怕说出“不”的。因为对别人否定,就意味着对自我的否定,这会断绝看清自己是谁的被肯定来源(给自己评价的客体)。所以,他在对别人有求必应的“讨好”中,充分感到自我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由于“讨好”是以压抑自我为代价,他必然会逐渐感觉是在为别人而活,会逐渐产生拒绝别人的愿望,但他欲拒不能。因为他内心的弱小与不安全感,使他无力承受“万一被拒绝”的后怕,他潜意识的“讨好”欲望,使他还不愿丧失他人的好评和好感,唯有“讨好”能感觉自己是好人,也唯有实现“讨好”才能免除他在社交中的焦虑。当然他的心理现实是:要么顾了自尊(面子)委屈了内心自由,要么顾了内心自由而伤了面子(自尊)的矛盾冲突。但一般情况下,他宁愿忍辱负重而不愿丢失面子。中国的酒文化就足以说明人际社会中人们为了保全面子而说“不”之难。
当然,面子不能不要,一个一点儿面子也不要的人,恐怕自尊心也不复存在。关键的问题是要搞清怎样做才算不丢面子。什么样的面子可以丢,什么样的面子应当保?具体说来,出于虚荣的面子应当丢,有关人格的面子需要保,不保何以处世?而保的办法就是实事求是。事实俱在,曲直分明,面子不保亦在;哗众取宠,装腔作势,面子虽保亦失。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之所以不拒绝别人,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有很多人接受别人的请托,是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众所周知,被拒绝是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也是没什么面子的事情,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到拒绝,即使周遭的人没有觉得不妥,可是当事人却会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颜面扫地。轻者会生拒绝他的人的气,重者两人感情完全破裂也不无可能。所以,不少“好好先生”们为了顾及对方的情绪,维持双方友善的关系,放弃了说“不”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