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娜的丈夫是一个公认的好人。无论是亲戚同事,还是邻居朋友,等等,只要对她丈夫说一下请求,她丈夫就尽量给人家帮忙办好,且不要对方的报酬。这样的人在他人眼中,绝对地百分百的活雷锋。可是,玛丽娜却非常苦恼。因为他们家的生活不是很富裕。原因是帮人帮的太多了,家里根本存不住钱。他人的生活水平一直提高,可是,自家仍然停留在温饱阶段。而且,她丈夫帮人经常不在家,家里的活儿几乎都是她一个人做。
一天,玛丽娜这样抱怨:“你可真是个好人,但我嫁给你这好人,我一点都不觉得幸福。你谁都帮,谁都想照顾,偏偏不照顾我这当妻子的。把家里的责任甩给我去做,自己倒去做大众好人。”令玛丽娜惊讶的是,丈夫居然说自己其实也不是很情愿,只是通常没有勇气对他人的请求说“不”罢了。
玛丽娜家的局面跟前几年的热播剧《家有儿女》里一个情节非常相似。主人公的邻居经常向他们家借东西,很多次他们都不想借,然而又没有勇气说“不借”。借出的东西,还不好意思要回来。偏偏那个邻居又不自觉,借了东西不还,还继续借其他的。搞的他们家很是郁闷。后来,他们的女儿拒绝了那个邻居的借书,还气呼呼地说:“说个‘不’字,有那么困难吗?不想借就不借嘛!”
为什么有人不想答应别人的请求,却没有勇气拒绝,只好违心地答应呢?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乏说“不”的家庭教育环境。换句话说,难以开口说“不”是从小养成的性格,是教育孩子的长者,通常是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的结果。可能有人说,孩子的父母不会不让孩子说“不”的,也不会让孩子一定遵从他人的强迫的。从表面上看,的确不能归咎于父母。然而,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几乎都要经历一个叛逆期。在这个叛逆期,孩子会迫切想挣脱长者的束缚,依照自己的意愿处理事情。当然很多时候,孩子在叛逆期之内的叛逆举动很多是错误之举。比如,该吃饭了让孩子吃饭,孩子说:“不想吃。”这实际上就是孩子的叛逆之举。他不想听从大人的安排。大人碰到这个情况,通常是先好言相劝,以便让孩子吃饭。一番苦口婆心之后,如果孩子仍然拒绝吃饭,可能有的大人就会采取“暴力方式”让孩子屈服。从孩子角度而言,他一开始说“不”,结果却发现说“不”会遭受惩罚。如果类似的事情频繁多次发生的话,孩子就会丧失说“不”的勇气。什么事情都遵循大人的意思。大人让他做什么,他就会做什么。因为他已经条件反射,假如说“不”,就得忍受皮肉之苦。渐渐地,说“是”便成为了一种习惯。
此外,孩子在大人强迫他做事的时候,渐渐学会如何观察大人的脸色,害怕惹大人生气,担心自己会因此而遭遇惩罚。因此,孩子之所以对一件事情说“是”就是怕惹他人不悦。长此以往,类似的事情多了,就会渐渐养成一种说“是”的习惯。简而言之,被拒创伤是导致人们不敢说“不”的重要原因。
有人总结,不敢说“不”的人,在他过去经历和人际环境中,一定存在“不许你”太多。在“不许你”氛围下,人的思维和思想被制约,难有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人的所作所为无形中被一种势力控制着,总是听到和遭到“你不能……”“你不要……”“你如果不……就会……”的指引,脑海充斥了太多与“不”相关的内容,为达到“不”的要求和避免违犯“不”的惩罚,一个人的个性里会渐渐形成对“不”的高度敏感,他不得不服从权威,又厌恶和敌视权威的“不许你”,他心里体验着“不也不是,不是也不是”的种种焦虑。
所以,要想增强人们说“不”的勇气,就得从“娃娃时期”开始抓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大人应该尽可能地给予孩子多一些说“不”的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