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是:“和他交往要保持距离”“和他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这除了用比喻的方式表示交往的亲密度之外,也同时表达了两者间的物理距离。这种距离的大小,可以表示主观上想侵犯对方身体领域的程度,从而能判断出他的一些内心想法,知道他想干什么。
比如,男女间的亲密度,也可依两人并行时的距离来推测一个大概。刚相识的一对恋人,是有旁人一眼就看得出的明显距离的,但是随着约会次数的增加,恋爱的感情萌芽之后,两人间几乎成为亲密状态了。一对以身相许成卿卿我我的恋人,即使在很宽阔的沙发里,他们必然也会靠近对方的身边坐下,这当然并不是没有足够的空间,而是反映了他们如胶似漆的心态。像这种情况,如果是你身边的一对情侣,如果你不想让人烦,你就识趣点儿,给别人留一点空间,走开。
又如,在大学的教室里,如果有学生想积极参与讨论,这些学生大多数会坐在教室前面的位置上,反之,有些学生不常来上课,占用上课的时间出去打工,他们一定会坐在教室后面的,对于本科目不感兴趣的人,也会选择坐在教室后面。
座位的物理距离表示着跟对方的心理距离。美国的文化人类学者荷尔博士,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物理距离分为四类——密接距离、个体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这四种距离的空间范围分别为:0~0.5米、0.5~1.2米、1.2~3.5米、3.5~8.3米。理所当然,亲密度越低,距离就越大。
所谓“密接距离”,指的是爱情关系、亲友关系、孩童缠住双亲或兄姐的关系,其距离总是很贴近,一般以0.15~0.4米居多。这个距离,就是上述关系人彼此间所具有的距离,是别人不可侵犯的领域。人与人之间,依其所处之状况,自然而然有一定的彼此间的距离,比如工友间的距离当然密接,总经理和一般员工间的距离通常都比较疏远。
因此,有一种做法,就是有意地瓦解这种在社会上习惯化了的正常距离关系,以非正常化的方式加以使用,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予以非正常化——即传达“不能接受”的心意。陌生人在1~1.5米之间,而朋友则在0.3米或0.5~1米之间。如果你更靠近些,则是表示敌意或者亲近。如果你拉开距离,你是在“说”你意识到对方在身旁,但是不愿意和他交流,自然,对对方的请求说“是”就更别提了。
一个关系亲密的人要拜托你一件难办的事情时,当然会采用“我们见面详细给你说”的方式。对方是想乘机建立亲密关系来让你入套,你必须反其道而行,用心理上、物理上都较远的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说“不”。相反地,总经理的命令,多半都会从远方的总经理室间接地传达下来的。这时,你若遇到无论如何也得说“不”的情形时,你不妨越过以往的社会距离,改取密接距离,直接走入总经理室去见他,把你之所以对命令说“不”的原因直接陈述给他。
人们对个人空间的需要随着心情而改变。比如,感到愤怒或压力很大时,个人空间会增大,通常情况下很舒服的距离也变得令人不安。个人空间也因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印度人、法国人、西班牙人、俄罗斯人和拉丁美洲人的个人空间通常要小于北美人的个人空间,喜欢与别人靠得更近一些。阿拉伯人实际上根本不需要个人空间。他们面对任何人都像我们对待亲近的人那样靠得很近。对于他们来说,感受对方温润的呼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
一位电梯设备承包商向朋友抱怨道,无论是顾客,还是邻居,和他在一起时总是很烦躁,每次在他说话的时候都要往后退。于是他再向前靠近一点,希望跟对方保持合适的距离,可是对方又会再次后退,感觉就像他在满屋子追赶他们一样。他还补充说,即便每天刷4次牙也毫无作用。他说这话的时候,朋友也向后退了点距离,试图躲开他的“追赶”。朋友告诉他,他自己以为社交和商业上合适的距离对很多人来说,都已经是亲密距离了。经过有意识的训练,他最终学会了让自己站在距对方1.2米之外、让对方来决定站在哪儿。
也就是说,要有效地利用个人空间,不仅需要考虑你和别人的距离,你们的相对位置也是很重要的。当对方是小孩或者是坐下的时候,为了实现平等的、开诚布公的交流,你需要让自己和对方处于同一高度,而不要居高临下地俯视对方。
当他人有求于你,请你一起就餐的时候,如果你想说“是”,那么,同坐一桌的时候,你就可以和对方紧挨着坐,而不是坐对面,这样让人感觉更加亲近。当然,和对方面朝同一个方向,转过头来说话就更不好了。因此,这种空间位置更适应于说“不”的情况。
总之,你的姿态将“告诉”对方你愿不愿意和他交往,以及你对他说的话感不感兴趣,或者是持肯定还是否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