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4 大声拒绝,让你不失人缘的N种拒绝方法

彬彬有礼地说“不”,而不是公然对抗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个素行不良的熟人隔三差五地纠缠你,非要向你借钱不可,但你知道,如果借给他便像“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你的顶头上司在增减人员上向你提出一些建议,但是这些建议又不符合公司现实情况。诸如此类的事你必定非常想说“不”,可是转头又会寻思说“不”之后,就会伤和气,引人恶感,被人误会,甚至种下仇恨的种子。

要避免上述情形发生,在说“不”时就不应采取一种公然对抗的态度。正确的做法是彬彬有礼地说“不”。这样做既能传达出说“不”的信号,又不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让其难堪,同时也不会损害彼此的正常关系。

一位青年作家想同某大学的一位教授交朋友,以期今后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携手共进。作家热情地说:“今晚6点,我想请你在海天楼餐厅共进晚餐,我们好好聚一聚,你愿意吗?”事情真凑巧,这位教授正在忙于准备下星期学术报告会的讲稿,实在抽不出时间。于是,他热情地笑了笑,又带着歉意说:“对你的邀请,我感到非常荣幸,可是我正忙于准备讲稿,实在无法脱身,十分抱歉!”他的拒绝是有礼貌而且愉快的,但又是那么干脆。

如果你想对别人的意见表示不同意,请注意把你对“意见”的态度和对人的态度区分开来,对意见要坚决拒绝,对人则要热情友好。

在德国某电子公司的一次会议上,公司经理拿出一个他设计的商标征求大家意见。

经理说:“这个商标的主题是旭日。这个旭日很像日本的国旗,日本人民见了一定乐于购买我们的产品。”

营业部主任和广告部主任都极力恭维经理的构想,但年轻的销售部主任却温文尔雅地说:“我不太赞同这个商标。”经理听了感到很吃惊,全屋的人都瞪大眼睛盯着他。

年轻的销售部主任没有同经理争论那个带红圈圈的设计是否雅观,而是说:“我恐怕它太好了。”

经理感到纳闷,脸上却带着笑说:“你的话叫我难以理解,解释来听听。”

“这个设计与日本国旗很相似,日本人喜欢,然而,我们另一个重要市场——中国的人民,也会想到这是日本国旗,他们就不会引起好感,就不会买我们的产品,这就与本公司要扩展对华贸易营业计划相抵触吗?这显然是顾此失彼了。”

“天哪!你的话高明极了!”经理叫了起来。

这个事例中的年轻主任用彬彬有礼的态度说了一句“我恐怕它太好了”,先抚平了经理的不悦,使其不失体面。后来他用更充分的理由,委婉地表达了一个信息:不赞成这么做,并指出反对经理意见的充分理由,如此一来,经理不仅没有感到下不了台,听后还心悦诚服,并对年轻主任产生了好感和由衷的赞赏。

由此可见,在沟通过程中,当你不同意对方观点的时候,最好不要直接用“不”这个具有强烈的对抗色彩的字眼,更不能威胁和辱骂对方,应尽量把否定性的陈述以肯定的形式表示出来。尤其是向有权威的人士表示反对或拒绝的时候,更应如此。马基雅维利有这样一句名言:“以我所见,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应该对任何人都不说威胁之词或辱骂之言,因为两者都不能削弱敌手的力量。威胁不会使他们更加谨慎,辱骂则会使他们更加恨你,并使他们更加耿耿于怀地设法伤害你。”

总而言之,“不”字是一个情绪强烈的负面词,无论是对上司,还是对朋友使用它时,一定要面带微笑,语气亲切,彬彬有礼,即使是对素不相识的推销人员,也应如此。倘若盛气凌人、态度傲慢不恭地拒绝对方,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够坦然接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