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巧问反诘法间接地传达“不”

除了利用俗语直截了当地传达“不”的意思,我们还可以运用巧问反诘法,有效地对言语伤害或攻击说“不”。所谓“反诘”,就是借着对方的话反问回去,让其无法回答,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对方的话去拒绝对方,自然铿锵有力。

举个例子,在酒席间,男同事甲一时兴起,说道:“对了,我讲一个笑话给你们听……”说着说着,便眉飞色舞地讲起了庸俗露骨的黄色笑话。身边的女同事自然听得很不愉快,此时可采取反诘法对骚扰说“不”,可以这样说:“看你说得那么津津有味,栩栩如生,莫非是你的亲身经历?”此话一出,当事者通常会自觉无趣,不敢再胡乱说话。

又如,史纲因为完成了一个大项目,领到了丰厚的奖金。邻座的同事张硕眼红地说一些酸溜溜的话:“不错啊!分了这么大个红包,是不是中午该请客了?”史纲考虑到张硕跟自己的关系一般,而且明显察觉出他这样说纯属心态问题,所以就没跟他客气了,史纲是这样反诘的:“是呀!当初要是跟我一起做事啊,你现在估计也有的红包拿了。”这样的话不软不硬,恰如其分、有效地拒绝了张硕的醋意,又从侧面告诫他:不要做事的时候躲到一边凉快,分钱的时候就眼红嫉妒。

反诘拒绝法是一种相对比较强硬的拒绝、反抗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让我们迅速从不快的局面中脱身。但正因为它让人无从辩驳的特性,也很容易使我们陷入一逞口舌之快的误区,使彼此之间结下心结。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区分情况,而且说话注意点到为止——让对方知道你的不快即可,切忌将拒绝升级为口水大战。

在谈判的过程中,并不能一味地妥协,有些时候则要求我们不得不说“不”!当然,这个“不”字只要运用得恰到好处,对我们的谈判战略是有利的,可以保护我们的利益不受侵害。一次次的实践表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提问在谈判中将“不”说出口,进而对别人的要求有效地加以拒绝,与此同时,也不至于把彼此的关系推向恶化的边缘。

在一次中美关于某种工业加工机械的贸易谈判中,当中方代表面对美方代表高得出奇的报价的时候,便巧妙地采用了提问题的方法来加以拒绝。中方主谈一共提出了四个问题:

(1)不知贵国生产此类产品的公司一共有几家?

(2)不知贵公司的产品价格高于贵国某某牌的依据是什么?

(3)不知世界上生产此类产品的公司一共有几家?

(4)不知贵公司的产品价格高于某某牌(世界名牌)的依据又是什么?

上述问题使美方代表十分吃惊,他们不便回答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报的价格确实是太高了,最后设法自找台阶,把价格大幅度地降了下来。

某国领导人举行记者招待会,一位西方记者问:“总统先生,你刚才说贵国已经是独立自主的国家,而不是别国的附属国。请问,你说的‘别’国是指谁?”这位领导人的应变能力超强,他立刻回答:“所有在座的人都明白这个别国是谁,你也明白,是不是?”

这位领导人采取的正是提问题的方法,从而巧妙地回绝了记者的刁难。在人际交流沟通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不妨试试此招。

1.试着将欠妥的“问答题”改为“选择题”

下面是一个被管理界引用多年的经典案例。

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的情形:你的一位员工在公司办公室的走廊与你不期而遇,员工忙停下脚步:“哎呀,老板,好不容易碰上你了。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向你请示一下该怎么办。”

接下来,他如此这般将问题汇报一番。尽管你有事在身,但还是不太好意思让这位急切想把事情办好的员工失望。你非常认真地听着,可实际上你也是心急如焚,因为你也有很重要的事务要处理。

几分钟后,你看了看手表:“噢,不好意思,我现在正有急事处理。这个问题,看来我一时半会儿答复不了你。这样吧!让我考虑一下,过两天再给你回复好不好?”你赶忙离开,不知不觉中也背上了一个重重的心理包袱。

两天后,员工如约打来电话:“老板,前两天向你请示的问题,你看我该怎么办?”忙乱中,你想了一下,才记起他讲的是哪一件事。“哦,实在不好意思。这两天我特别忙,还没有顾得上考虑这个问题,你再过几天来看看,好吗?”“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员工非常能体谅你。

一周之后,你又接到他的电话。不等他开口,你已经感到十分歉意,并再一次请求员工“宽限”几日……此刻,你似乎有些焦头烂额,因为现在你的内心已满是内疚,你不知不觉已成为问题的真正中心……

这里提供一个巧妙的应对策略,即,不要“问答题”,而要“选择题”。事实上,只需要把上述案例稍微修改一下。

有一天,你的一位员工在公司办公室的走廊里与你不期而遇,员工忙停下脚步:“哎呀,老板,好不容易终于碰上你了。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向你请示该怎么办。”接下来,他如此这般将问题汇报一番……

你一直在认真倾听,并不时点头,几分钟后,你对他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问题,很想先听听他的意见,并问:“你觉得该怎么办?”

“老板,我就是因为想不出办法,才不得不向你求援的呀。”

“不会吧,你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你看了看手表,“这样吧,这件事我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我现在正好有急事,不如这样,明天下午四点后我有一点点空,到时你先拿几个解决方案来一起讨论讨论。”

第二天,员工如约前来。从他的表情看得出,他似乎胸有成竹:“老板,按照你的指点,我们已有了五个觉得都还可以的方案,只是不知道哪一个更好,现在就是请您拍板了。”

2.如果问题柔中带刺,易让提要求者主动放弃

生物学家巴斯德,在一次实验室工作时,突然一个男子闯进来,指责他诱骗了自己的老婆。争论中双方提出决斗。清白占理的巴斯德完全可以将对方赶出门去,或者奋起决斗,但是那样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造成两败俱伤的恶果。面对这种情景,巴斯德是这样对男子的决斗提议说“不”的。

只见巴斯德沉着地说:“我是无辜的……如果你非要决斗,我就有权选择武器。”对方同意了。巴斯德指着面前的两只烧杯说:“你看这两只烧杯,一只有天花病毒,一只有净水。你先选择一瓶子喝掉,我再喝余下的一瓶,这该可以了吧?”那男子怔住了,他一下子陷于难解的死结面前,只得停止争论与挑战,尴尬地退出了实验室。

该男子之所以最终主动放弃了先前的要求,无疑正是巴斯德提出的柔中带刺的难题所致。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他人无理的要求或不想接受的任务时,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