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讲大道理,多讲小故事

马云有一天去听公司的销售培训课,培训老师正在讲怎样将梳子卖给和尚,马云说:“我听了5分钟,非常生气,将这个培训老师开除了。”马云的理由就是:“和尚本来就不需要梳子,把产品卖给那些不需要这个产品的客户,我认为这就是骗术而不是销售之术,这对我们的价值观是巨大的挑战。”

“将梳子卖给和尚”这个曾经被广为吹捧的案例,在马云这里直接被否定了。在淘宝建立之初,观望的人很多,但交易量却很少,由于当时淘宝的网络交易模式还是新兴的,人们对其完全没有信任感,于是出现了买方不愿意把钱先付出去,卖方也不愿意把货先发出去的情况,交易问题成了淘宝最大的发展障碍。马云想清楚了症结所在:困扰电子商务发展的不是模式,而是诚信。于是马云决定立刻启动支付宝,马云说:“如果说因为这个产品要去坐牢,那就是我去。”

通过上面两件小事,可以看到马云幽默背后对原则的坚持,对责任的担当,面对困难时的果决。马云无论是讲话还是演讲,总能将听众带入他的情景中,听众在莞尔一笑后,细细品味,总能回味无穷,品尝到蕴含其中的道理。而这也得益于马云丰富的创业经历,以及他经历过的成功与失败。

为什么马云非常会讲故事呢?因为马云本身就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有些人不会讲话,并不是因为口才不好,而是自身没有故事、没有经历,因此说出的话就没有吸引力,苍白而空洞。大多数人都喜欢搬出大道理压人,这种教科书式的讲话方式很难让人接受,即便这种大道理很难让人反驳,但也不会让人喜欢,尤其是断章取义式的引经据典,更令人反感。

谈到某个话题时,马云会通过一个故事来阐述,而不是讲大道理。通过讲一个故事,让语言生动起来,不仅听者不会觉得枯燥,还会听得津津有味。例如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软文”,多数“软文”会让读者生厌,但总有那些极个别的“软文”,读者明知道这是广告,还是会欲罢不能地读完,这就是一种能力。

有一次,马云在公司内部讲话中强调努力的重要性,他没有讲奋斗的必要性,而是讲了下面这个小故事:

上帝问一个人是怎么死的,他说我被洪水淹死了。上帝说你淹死前在做什么,他说我就坐在一个小小的岛上,看着水慢慢地上来,就等着你来救我。上帝说我去救过你啊,有一块木头漂过你没有跳上去;有艘船要救你上去,你说你在等上帝;又有一块泡沫漂过去,你只看了看它,你根本就不想上去。你死,是因为你不想活了。

马云说服别人的方式不教条、不刻板,总能抛出一个生动的故事,让道理生动、鲜活起来。同时,马云语言的鲜活之处又不完全在于故事,他会适时在演讲中加入自身经历,轻松幽默,又更具说服力。例如,马云在清华大学演讲时,鼓励年轻学子的这段话:

我今天在这谈一下我的感受和体验。我高考并不算很成功,考了几年,数学1分那是真的,第二年考19分,第三年考了89分,但我从来没放弃过。我给大家一个提醒,一个建议。提醒是,今天你们获得中国最荣耀的毕业证书,但那只是一张纸,只证明这4年或者6年或者8年,你父母为你付了很多的学费,这是一张学费的通知单而已,告诉你付了那么多学费、花了那么多时间做了很多的模拟考,这仅仅是模拟考而已。也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你们毕业于清华大学,请大家用欣赏的眼光看看杭师大的同学;如果你毕业于杭师大,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因为这社会上永远充满变化,永远充满着各种奇迹。

人生最后不管今天多么成功。刚才学会计的学生说,你最后死的时候才能够看看你到底赢了还是亏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刚刚开始起步。

我也相信今天毕业以后在座很多人都很担心,各种各样的担心,担心毕业以后学经管的能当老板吗?我能找到一个好老板吗?能够找到好公司吗?其实这些担心每天都有。我刚创业的时候天天担心能不能活下来,到后来我担心这个公司会不会长大,到今天长大了我担心它会倒下,现在的担心比以前多多了,我们每时每刻处于这份担心中,担心很正常,不担心才不正常。所以我想给大家的建议,也是真实的感受,这30年来,我天天在担心,但是我只是担心自己不够努力,我担心自己没看清楚灾难,我担心自己没把握好机遇。但有一点不用担心,你们一定会遇到眼泪、冤枉、误区、倒霉,各种事件,一定会碰上,这个不用担心,你碰到这个就是早知道会来的。

马云是个有趣的人,一个有故事的人,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能让枯燥的道理变得有趣,让烦琐的说服变得轻松,这就是我们要向马云学习的语言能力。如果马云没有这样的口才,恐怕也不会有马云今天的影响力吧。

马云如是说

我的英文名是怎么来的?一位来杭州旅游的女士对我说,“马云”太难拼了。她说,我老爸和我老公都叫Jack,不如你也叫Jack怎么样?我就成Jack了。

马云

当年我做教师时承诺校长要在学校待5年,我每月拿着89块钱的工资,面对外界1000多的工资诱惑,我依旧踏踏实实干了5年,只为了遵守对校长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