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 步入殿堂之前,我们讨论一下?

中国有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我们的文化中,“把丑话说在前面”似乎是一件非常难以启齿的事情。但如果匆匆忙忙地卷入一场婚姻而并不知其然,日后我们会面临更多的难以启齿。

步入婚姻后,只要我们爱着对方,也被对方深爱,这份感情中就一定会经历崎岖的波折和灰暗的地段。我们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变得狂躁易怒、戒备自卫、批评挑剔、怨声载道、要求苛刻、麻木不仁、怒不可遏……也会在大的原则上互相较劲,争执得互不相让。

婚前,我们需要讨论些什么?

你和我,如何成为我们?

我们是谁?我们能做什么?我们现在想做什么?

在做厮守一生的约定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什么?

价值观(对金钱、友情、亲情等概念的定义)、信仰、工作量分配、性爱喜好、人生规划、教育程度、亲密感需求度和情感风格等,都会成为日后婚姻里经常困扰我们的循环性话题。《蜜月之后》的作者、心理学家丹·怀尔(DanWile)曾说:“当你选择了一位长期的生活伴侣时,同时你也不可避免地选择了一系列特殊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你会同这些问题斗上10年、20年或50年。”

现在,我们来看几个常见的问题:

1.你的家人,我的家人

作为传统的中国人,结婚后要面临的一大考验,就是姻亲:婆婆/丈母娘、公公/老丈人。我们婚后是否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如果不生活在一起,那么多久会去看望一次?每年的春节将如何度过?和哪一边的父母过?在男方家几天,在女方家几天?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有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春节有很多家庭会产生纠纷,不欢而散,有的甚至打成一团。

但凡能预见到的隐患,都不如在第一时间摊开来放在桌面上,不一定要立即解决掉,至少两个人要一起商讨出可以共同付诸努力的方案。

我们并不要求对方因为爱我,就得完全无私地爱我的家人,但基本的尊重和理解,在婚内是必要的。更需要意识到,夫妻之间的“我们”,是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里,很多有关家庭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我们需要站在同一个立场上,以团队的形式去思考和解决。

很多独生子女组建新家庭后都会面临双方家长不和睦的情况,因为很多平日把孩子当成掌中宝的双亲,都存在着过度参与孩子生活的情况。即便子女成家之后,他们也想知道孩子在新家庭中生活的细枝末节,参与从柴米油盐到家庭决策的各种事情。

无论是妻子还是丈夫,都觉得自己需要受到足够的尊重,同时他们还有可能因为对方父母的干预和管辖而心生不满。这一点,同样需要夫妻达成一致来协调,而不是单方面屈从于父母的期望去妥协。

2.组建家庭之后,琐碎的家务如何分配?

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断更新的物质条件,给我们的日常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富足和最大化的便利。大部分家务劳动是可以寻求外力帮助的,很多琐事也不再成为琐事。但是任何一个家政人员,都不可能代劳生活中的所有。有分析指出,分担家务或合理地共同从事家务,有助于增进感情。

当今社会,很多家庭模式不再是“男主外,女主内”——两人都在外奔波忙碌,那么家庭的琐碎事务谁去料理?

我认识这样一对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夫妻,儿女都在国外读书。一尘不染的家里常年有保姆打扫,步入中年的女企业家白天在公司用餐,晚上只吃简单的减肥代餐。丈夫在儿女离家之后就再也没有吃过早餐,衣服穿到破了洞,也只能让助理去买。他在公司加班,基本是常年吃外卖,晚上多数时间都是参加酒局。这对夫妇在和朋友用餐时,还会毫不在意地开玩笑说,在儿女出国之后,两人关系形同室友一般。

也有人说,这是人类进步的一大新现象。

但是,这是我们步入婚姻殿堂时信誓旦旦要拥有的幸福生活吗?

对于家庭的琐碎,双方都需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责任。从很多受到挑战的婚姻案例中不难看出,好多时候,因为过度放任和给予,反而导致对方肆无忌惮的懒散。一方无止境地索取、享受而不知回报;另外一方一味地承受,无底线地退让。

这里并不是说结婚之前就要列个单子写出来你洗碗还是我做饭,而是需要设定一个责任分担界限来保护自己。在伴侣越界时,需要及时沟通和调整。看清自己的责任,首先有助于纾解心中的怨气和愤怒,学会谅解与宽容;其次,不能培养任何一方的惰性与忽视。

互相扶持,彼此理解、信任、接纳,才能走得更长远。

3.要不要孩子?

抛开奉子成婚的婚姻案例不说,孩子的问题迟早会被提上议事日程。

首先,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需要两个人共同选择。孩子也许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但是要孩子绝不应是来自父母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而为之。这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商讨和带有爱意地尊重对方的决定,同时做好规划。

但凡觉得这个决定是因为别人而做的,在日后我们就会将问题的矛头指向他人——“我根本就没想过要孩子!”伤人又伤己。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也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是无辜的,不是我们推来推去的包袱。

4.钱/物资

日后的家庭开销如何处理?是两人共同分担,还是一人负责?

如果是只有单一经济来源的家庭,那么是否需要持有共同的银行账户?

多余的财产谁去管理?

是否需要婚前公证?

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目的并不是每一个细节或者棘手的问题都必须有个非此即彼的答案,而是双方都要明白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并都有下决心解决的一致目标。

日后即便问题冒出来,我们就不会总是听到“你怎么不早说?”“早知道这样根本不会和你结婚!”这类没有意义且伤人伤己的话了。

与此同时,在爱情的火苗燃烧得最旺盛之时,我们不如借着这股力量,来做一个约定:

●全情投入我们的家庭生活,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用开放的心态聆听彼此。

●吃饭的时候请放下手机。

●尊重隐私。

这些约定是根据二人的共同认知来添加的,但是需要记住,这是基于双方互相尊重的情况下的共同约定,并不是任何单方的过度诉求。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嗤之以鼻。我知道,这看起来像一份完美的协议书。当然,因为人性,我敢打赌,这份约定很快就会被打破。即便如此,约定是双方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制订的,先来让两人一起阅读、通过并且接纳吧。剩下的议题,我们可以慢慢地留到家庭会议中。

正面管教课程中有个非常重要的活动是“家庭会议”:在固定时间里,讨论一周内的家庭问题。刚开始组建家庭的夫妻,开家庭会议的成员只有两个。有了孩子,或者与父母、孩子共同生活的家庭,可以一并接纳父母参加会议。

家庭会议的目的是让大家看到彼此在家庭内外的付出,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同时找到一起解决问题的努力方向。

家庭会议一般分为致谢、讨论议题和欢乐时光三个部分。

在对张婷婷老师的访问中,她曾建议,刚开始召开家庭会议时,可以在前面几次只进行致谢、欢乐时光这两部分,把家庭会议变成家人都认可和期待的时刻,让大家知道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情,等家庭氛围慢慢变得越来越有爱以后,再在家庭会议上提出讨论的议题。

议题通常是从比较小的事情开始,比如核对大家下一周的时间安排,再慢慢讨论更深入的话题。家庭会议的重点是每周定期举行,共同搭建一个让家人可以看见彼此、感恩彼此、关爱彼此、支持彼此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