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1 妻子们,请切入主题

语言,是社会化的产物,我们通过语言表达需求,表达共鸣,表达爱。语言是儿童早期行为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当孩子们的欲望不能被满足时,他们会通过语言这个途径来表达。

成年人用语言来表达情感,他/她的第一初衷是被听到——“我很冷、很难过,还很想你”的需求型表达,传递的信息是——“我需要你,请听我说完。”

当婚姻生活中产生矛盾的端倪,许多男人并不愿意向女人主动道歉,当然,这里面有个人原因。男人们逐渐留意到,道歉在很多时候并不奏效。当丈夫说“对不起”这三个字时,有时候反而是争执的正式开始,因为妻子们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反而喋喋不休地向男人详加诉说,为什么他是错的。

婚姻中,“因果论”很少能有最终的解决方案,而“目的论”往往指向出口。妻子们需要意识到,道歉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寻求原谅,而是愿意承担。

有时候,我们一旦意识到自己付出了很多,就难免将自己的不幸和不快乐归咎于另一半。婚姻中的沟通,如禁不起风吹雨打的花朵一般慢慢枯萎,一个又一个问题却像杂草一样恣意横生,满目疮痍。连我们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两个人就是不能好好说话?

很多生活类电影中经常会重复这样一句话:“即便你告诉我,我也不会记得。”

作为婚姻咨询师和情感专栏的主笔,我总能听到许多女性滔滔不绝地吐露婚姻的不幸:对伴侣的不满、对性生活的失望和放弃,工作环境的诸多窘境。身为女人的我同样知道,女人们特别需要的,是感同身受般地被倾听,之后,才能去解决问题。

但是丈夫们貌似很蒙圈,当妻子谈论或者抱怨时,难道不是在发出求救信号,邀请他来解决吗?要知道对于关注财经新闻、天气预报、体育赛事和户外活动的丈夫们来说,“物”与“事件”本身,远远比人物与事件涉及的情感重要。而在婚姻里,他需要做的只是好好听听这个女人在说什么,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自己的认同或理解。所谓的问题,就已经在解决中了。

在婚姻鼓励咨询课堂的一次练习中,一名男同学在示范沟通方式,当听到对方提高声调,以“你怎么又……”这类句式开场白时,他除了眉头紧锁,还不由自主地选择一步一步后退远离。

分享感受体会时,这位男同学有句话引起了我们的觉醒:“不用一上来就开始攻击,也不必说那么多,我做不就得了吗?”说到感受,他用的词汇是:烦躁、抗拒、想逃。

在婚姻生活中,你有没有听到过丈夫这样反馈:

“行了,别叨叨了。”

“能不能别指示我做这做那的?!”

“知道了知道了,别说了。”

“你没必要说那么多!”

“你烦不烦?”

实际上,男人有以上这些反馈,他不过是想告诉妻子:我不喜欢你的表达方式。

妻子们常常爱把问题的细枝末节唠叨个没完,这时候,丈夫们会变得格外没有耐心。他们会错误地认为,女人之所以念叨个不停,是因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必须要遵循这些细节。于是他们煞费周折,好不容易理顺那些千万头绪里的细枝末节,耐心几乎已经消耗完。相反地,妻子们只是沉醉于倾诉的过程,她并没有也不需要从他那里获得解决办法,她需要的不过是关爱和理解罢了。

念叨及重复强调问题,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方式。一方会感到自己在一厢情愿地劝说;另外一方,则感到在被灌输。这种沟通方式是单向的,而且十分乏味。

前面曾提到,负面的语言有时会加强负面情绪,在无意识中长期使用,并不利于我们沟通的结果。

比如:

你就不能……

你难道不可以……

你不会……

在这些开场白的沟通中,我们已经无意识地预设了“不”的可能性。更多的是在“不”存在的语境中,带有很多情绪的成分和责备的意思,让对方听起来不适。

相反地,我们可以更直接地提出:

你可以……吗?

你不一定要,但是如果方便的话是否可以……

也许你会有空……

你看看会不会……

或者你可以……

更多的时候,丈夫在妻子冗长累赘的陈述中,根本挖掘不出问题的核心。男人十分注重逻辑思维,只有了解问题的大概轮廓,才能勾勒出解决的思路。偏偏女人会给出颠三倒四的细节,有时候十分迂回曲折,让他们十分沮丧和失望。

不要给丈夫过多的理由来论证为什么男人“应该”提供他的支持。请铭记,男人不需要被说服。请直截了当,言简意赅。

在一些训练幼童观察能力的练习中,教育家们发现,在游乐场同时一起玩乐的男孩和女孩,他们的行为有着明显的不同。小男孩大多关注游戏本身(是追逐,还是逃跑;是捕捉,还是躲藏),而不是与玩伴之间的关系或他们的感受。与之不同的是,对小女孩来说,感受是首要的,如果游戏中有人哭泣,或者有人有攻击性的语言——“我不想和你玩了”,游戏就会戛然而止。

与男人相比,女人更善于谈论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记得在婚姻长乐讲师学习班里,简·尼尔森给我们放过一个录像片段:女人坐在沙发上,跟男人说着自己的苦恼,她焦虑得不行,说头疼得有如头顶上有个钉子一般。男人一边皱着眉头听她说,一边看着她头顶上的钉子,一直忍着没说,其实就是有个钉子。女人一边倾诉,一边感受到了被理解和被倾听。然后,刚刚要与男人拥抱的时候,触碰到钉子,她发出了一声惨叫。男人终于忍不住说:“因为就是有个钉子在那里啊!”女人在这一分钟之前所感受到的理解与关爱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她不开心地大喊:“根本就不是钉子的问题,根本就不是!”

于是,争吵继续。

这时候,共情是一个特别有效的工具。即便并不认同,但是感同身受总是会给深度沟通带来非常好的体验的。在婚姻里,无论哪一方,都想被另一半听到、看到,被认可。妻子们需要让丈夫明白,你只是想谈论问题、倾吐烦恼,不需要他解决任何问题。这样,丈夫就会放松下来,认真倾听。如果他没能集中精神听你滔滔不绝,请先别急着“奓毛”。请先礼貌地停下来,想想自己的话是否全无重点,等到他注意力稍作集中时,再说下去。

当然,不能一味地把任何一方当作处理自己情绪的“垃圾桶”。

沟通,是需要一来一往的。我们可以说:

“我理解。”

“我明白。”

除了共情,我们更可以鼓励。我们还可以说:

“我看到了。”

“我注意到了。”

“也许有些困难,但是我相信你一定会找到办法解决。”

“我对你有足够的信心。”

“现阶段你感觉非常失落,但是看看你已经做了这么多事情。”

“鼓励的话是表达也是行动,能够发展、维持和加强他人在自我价值、社会影响、自我引导、自信上的体验。”

——琳·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