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4 诚实的情感表达

婚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我根本无法了解他,我就像和一块木头在生活。”听到这样的抱怨,丈夫很多时候的反应,会真的像一块木头一样,坐在那里听着,一动不动。

骂他是一块木头,并不能令丈夫留意到妻子的孤单、渴望沟通、想让先生体恤她的愿望。更多的时候,丈夫反而会感到自己备受指责,而被指责的感觉常给人带来恐惧和自卑感。他甚至会觉得委屈并开始退缩,双方的关系会更加疏远。他的伤心、疲惫、沮丧和不做任何反应,在妻子的眼睛里,呈现的就是一块木头、一堵墙。

当一个人心生怨恨,他多数会用两种方式表达:被动地、不高兴地冷战加抵触,或者公开的暴力、吵架式的挑衅。两种方式,都容易做出不尊重别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事情。

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地位,并且应该拥有一样的尊严和尊重。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在课堂中反复强调,对人对事,我们需要给予尊重和让对方拥有尊严。

丈夫当然不是一块木头,妻子呢,也不是喋喋不休的八哥。

沟通不能用一人做一半的方式来进行。如果抱有“我做了这一半,伴侣得做他那一半,两人才能顺利沟通”的期许,那么就是把对他的期许,再一次地当作他必须去执行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独生子女一代的成长环境和我们的文化,并不鼓励我们直接表达个人的需求。对于女人来说,更是如此。即便是现在,女人的职责常常与“相夫教子”“忍辱负重”“自我牺牲”关联在一起。照顾家人似乎是做母亲和妻子的最高使命,很多时候,妻子会忽略自己的个人需要,陷入这个“疲惫不堪、没有自己、无人理解”的局面。

如何破局?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太太感到十分疲惫,却不能直接和家人说“我今天累坏了,晚上想休息”。相反,她的话听起来就像是絮絮叨叨的辩护词:“你知道我一整天都没有休息过,我熨了所有的衬衣,准备了午餐和晚餐,还出去买了东西,交了罚单……你就不能……”“不能!”她自认为“委婉的请求”非但从未得到家人的接受,反而会引起争吵。她试图证明她应当获取某种权利,然而,对方的拒绝似乎再次表明她的需要微不足道。

事实上,在家庭生活中,如果直接地说出自己的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会更大。

如何去表达?又该怎样表达?

●不要带着评判的语气,也不要害怕体会和表达。

●提出具体的请求。

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混不清,对方很难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同时,避免“暗示”和“抽象”的语言。比如,“我认为你应该成就我,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我希望你给我自由……”这些都属于过于抽象、不可操作的要求。

●“和善与坚定”并行。

这句话来自正面管教:和善是对对方尊重,我们不需要谩骂和吵闹、评判和恶言相向;坚定是对自己、对当下环境的尊重。

面对表达自己需求的伴侣,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回答:

●“我知道,我明白。”

●“我很好奇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我们是否可以讨论一下?”

●表达支持的意愿和感谢。

●拥抱。

●表示期待。

●约定。

还有些时候,我想要的和你想要的截然不同,你给到我的,是你认为最好的,却不是我想要的,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从爱的5种表达方式来找答案。要知道,成长过程中我们所接受的爱的表达信号,会跟随我们一辈子,甚至被我们定义为,只有这个信号传递到了,才能被定义为爱——你爱我,你就应该做这些;你没有做到,说明你不够爱我。

这5种方式是:

●身体接触。

●服务的行动。

●肯定的言辞。

●礼物。

●特殊时刻。

现在,我邀请你和你的伴侣,共同来做这样一个小游戏:

●请从这5种爱的表达方式中,选择你认为能让对方感受爱的方式(可多项)。

●请从这5种爱的表达方式中,选择你认为你能感受到对方爱你的方式(可多项)。

注:有些爱的表达方式,是从小时候的养育者映射来的,比如小时候的养育者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令你感觉他/她爱你。

现在分别来看一下你们的答案,会看到十分有趣的结果。原来我们常常叨念的:“你根本就不爱我!”源自对方对爱的表达方式——他觉得他表达了,却刚好不在你的定义范围内。

曾经有对夫妻向我投诉关于周五晚上的特殊时光的安排。他们都十分喜爱“特殊时光”这个概念,却因为安排地点而发生争执。妻子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一个愚蠢的决定?是不是不应该去刻意给两人安排‘私密时间’呢?”

和他们做了爱的语言表达练习之后,发现他们两个接收的信号是一样的,但就是不能赞同彼此。

后来我发现,他们的问题卡在同一个表达方式的呈现形式上。这个还要追溯到童年时代二人所感受的被爱的方式。妻子的爸爸是飞行员,她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爸爸出差回来带着她出去吃饭,她觉得那是一件很有仪式感也是被爱的行为,现在回忆起来依然有幸福感,所以她坚持要在外面用餐。而丈夫小时候,因为父母过于忙碌,大多数时间是在邻里或者亲戚家吃饭,他认为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能一起在家里做一顿饭,那种幸福感才是特别快乐的。所以,他执意要在家里享受二人时光。

问题迎刃而解——二人各退一步,隔周出门吃饭。两个人都找到了答案,并十分满意。

任何一个公式都不是适于所有人的,每个人接收信息后的感受都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他觉得送礼物就是爱,你却需要一个拥抱;他十分渴求你的鼓励,你却没能在言语上肯定过他。

唯有越来越多地用心了解对方,对方更了解你,才能更诚实地表达且找到彼此感受爱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