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给他人带来听觉污染

苏娜是公司新来的员工,刚刚大学毕业,性格活泼好动。这天公司在附近餐厅举办迎新会,以便新员工与老员工进一步交流,为以后的公事交际打下基础。苏娜作为新员工代表发言,可能是性格原因,也可能是想在大家面前出出风头,苏娜开始了她的即兴演讲,只见她侃侃而谈,超高分贝的声音震慑全场。或许是对自己太过自信,苏娜发表了半小时的演讲后还意犹未尽,丝毫不顾主持人在一旁朝她使了半天眼色,还在那里没完没了地讲。经理看了直皱眉头,在场的其他同事碍于情面又不好遮起耳朵,临近门边的同事都借故闪出了门外。

苏娜原想通过即兴发言给大家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谁知由于她的声音过于刺耳,反而让人感到不舒服,更何况她完全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场合和身份,只顾没完没了地“自我表现”,怎么能不让人头痛呢?西方的一些沟通专家把声音誉为“沟通中最强有力的乐器”,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自己的声音是坏了的乐器发出的噪音,其恐怖程度可媲美“超声波”,常常令周围人深感头痛。

语言沟通在公共场合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塑造自己的声音。要知道,动听的声音应该是饱满的、充满活力,能够调动他人的情感,引起他人的共鸣。如果不注意声音的塑造,以尖锐的声音去获取别人的注意力,只会在不经意间毁坏自己的形象。毕竟谁愿意让那会令自己头痛的“超声波”刺激自己的双耳,扰乱自己的听觉神经,破坏自己的情绪呢?

所以,无论我们在什么样的社交场合,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都要注意在社交中以生动的声音表现自己,尽量避免自己的地方口音,力求以抑扬顿挫的声调表现自己充满激情的精神风貌,把握好音量,切忌不拘小节,以声音蹂躏公共场合的其他人,惹人生厌。另外,诸如电梯里的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对着手机大声讲话等,其实,这些都对别人构成了干扰和侵犯,尤其是使用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时,虽然可以极大地方便交际和联络,同时也一定要严格遵守使用规则,否则就会有损自己的形象。

不想给他人带来噪声污染,就千万不要在公共场合,尤其是楼梯、电梯、路口、人行道等人来人往处旁若无人地大声讲话;也不得在要求“保持安静”的公共场所,如医院、电影院、公交车等场所高声对着手机喊叫;必要时,应当关闭手机或让其处于静音状态;在开会、会见等聚会场合,不能当众使用手机或与他人窃窃私语,以免给别人留下用心不专、不懂礼貌的坏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