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往往习惯将自己的想法、意见强加给别人,总觉得自己的做法、意见才是最好的。虽然出发点都是好心的,是为了帮助别人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却始终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过这样是否适合。所以当我们和别人商谈事情时,我们不应该先自我确定标准和结论,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仔细想想,关心询问对方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直接讲一番大道理来逼迫对方接受。
在与对方沟通时,站在对方立场上,才能让别人听着顺耳,觉得舒服。站在对方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设身处地地说。如此,不仅能使他人快乐,也能使自己快乐。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你会发现,你跟他有了共同语言,他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变得可以理解。在各种交往中,你都可以从容应对,要么伸出理解的援手,要么防范对方的恶招。许多人不懂得如何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和说话,这是导致很多事情做不成功的一大原因。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说话,能给他人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这种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要做到这一点,“知己知彼”十分重要,唯先知彼,而后方能从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成功的人际交往语言,有赖于发现对方的真实需要,并且在实现自我目标的同时给对方指出一条可行的路径。
某精密机械总厂生产某项新产品,将其部分部件委托另外一家小型工厂制造,当该小型工厂将零件的半成品呈示总厂时,不料全不合该厂要求。由于迫在眉睫,总厂负责人只得令其尽快重新制造,但小厂负责人认为他是完全按总厂的规格制造的,不想再重新制造,双方僵持了许久。总厂厂长在问明原委后,便对小厂负责人说:“我想这件事完全是由于公司方面设计不周所致,而且还令你吃了亏,实在抱歉。今天幸好是由于你们帮忙,才让我们发现竟然有这样的缺点。只是事到如今,事情总是要完成的,你们不妨将它制造得更完美一点,这样对你我双方都是有好处的。”那位小厂负责人听完,欣然应允。
也许你会质疑:“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来容易,实际要做的时候却很难。”没错,站在对方立场来说话确实不容易,但却不是不可能。许多口才不错的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因为若不如此做,谈话成功的希望就可能是很小的。真正会说话的人,善于努力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设想,并且乐此不疲。然而,他们也并非一开始就能做得很好,而是从一次次的说服过程中吸收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培养自己养成这种习惯,最后才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只要你愿意,这并不是件太大的难事。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和说话,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往往能让人非常感动,因此对你形成良好的印象。美国汽车大王福特说过:“如果说成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立场上认识和思考问题。”因为这样不但能使你与对方良好地沟通和获得谅解,而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思想轨迹及其中的“要害点”,瞄准目标,击中“要害”,使你的说服力大大提高。如果你与别人意见不一致了,假若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认识和思考问题,你也许会发现自己错了。而且如果你肯主动承认错误,就会使矛盾很快得到解决,还能赢得他人的喜欢。
曾经有人说,要想让别人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首先要人们喜欢你,不然你就要失败。可是如果我们不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又怎么可能让对方喜欢呢?说服时,不考虑对方的立场,或是找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来搪塞,都会使事情更难处理。上下级间之所以经常发生口角,互相厌恶,不外是双方只考虑自己立场的缘故。所以,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说话,说别人想听的,你的形象会变得更好,而话才能说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