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眼里的演唱会,尤其是年轻乐队之类,往往意味着“集体大派对”。举着大杯的啤酒在空中甩,一群好友围着共同高歌,high到极点,大家都跳起舞来,恋人们拥吻。
在荷兰读书时,一个周末下午,阳光大好,我被好友苏珊娜带去看了一场独立音乐会,是当地几支青少年乐队举办的。在市中心广场的草坪上,舞台已搭好,两旁是显示屏。由于没有座位,众人不是围坐在地上,就是站在一起捧着塑料杯装的啤酒聊天,不知情的路人还以为是野餐大会。不远处是卖香肠和饮料的摊位,旁边的移动厕所已有人在排队。
第一支乐队上场,底下前排的人骚动起来,似乎是他们的好友们,欢呼声不断。鼓手打节奏,吉他手进入,这时全场都尖叫起来,跟着大家一起唱起歌来。我和苏珊娜捧着啤酒也挤到了前排,摇摆着身体。唱完的乐队也不离场,到台下和朋友们一起喝酒听歌,不时有人拿着相机跑去要求合照。
台上一张张稚嫩的脸,专注地大声唱歌,迸发出热情的气场,感觉距离他们那么近,表情看得清清楚楚。
一直到天渐渐黑去,我们俩人都站在那儿听歌。深夜坐有轨电车回家时,苏珊娜和我微微地醉了,我感慨地告诉她:“也许以后其中几支乐队就要成为国际巨星了,他们曾距离我们那么近啊!”她摇摇头,似乎这根本不重要。
中学好友介绍了几支美国的独立乐队,她引以为傲地介绍说:“不商业,这才是真正的音乐!”听罢,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完全是全新的体验,有的并不是一听就会喜欢的,甚至还会怀疑,这也是音乐吗?但在某一刻,一首歌却恰好符合那时特有的心情。笑是从心底里开出花来,痛是痛得要死掉,恨是恨到骨头里。
后来看了部北欧的电影,讲的是一群青少年因为喜欢用音乐表达而在一起组了支乐队,他们在排练房里相爱和争吵,唱着自己写的歌哭泣,为第一次到酒吧演出而激动不已,演出过后和台下的朋友们喝个烂醉。
最后长大了,做过的梦一个个破碎,只剩下关于青春的故事。
也许这才是独立音乐最吸引人的地方吧!未来在哪里,有没有出路,会有多红,这些他们都不在乎。用音乐将此处的时光变得更深刻,和这一秒在乎的人混在一起,大声唱不需要向任何人妥协、只属于自己的歌,就足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