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我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条路很长,也没有路灯,夜里人们需要往前走,这当中包括了一个瞎子。
每个人唯一的财产就是一根蜡烛,但都舍不得点亮它,想着第二天到了集市变卖,也想着为什么要用自己的,别人点亮了也能顺便照亮自己的路。就这样,结果变成大家都在摸黑前行,推搡着,嘴里咒骂大环境。因为看不见,所以人人没有安全感,小小的摩擦就破口大骂比嗓门,不断发生打架甚至刀片划脸事件。
瞎子却没有多想,一上路就把蜡烛点亮了,平安地走完全程。这时候,有人好奇地问他:“你不是瞎子吗?明眼人都不点燃蜡烛,你看不见,关你什么事呀?”
瞎子笑笑,回答说:“这样的话,别人因为看得见我,所以不会来撞我,而且我周围的人因为看得见四周,也就会和睦相处。”
听完故事后,可以令人联想到许多现在正在发生的社会事件和热议话题,譬如众人对于社会环境的失望,以及为未来孩子生存状况的担忧,惧怕一个个成为连自己都厌恶的人;又譬如,大体制下“富二代”横行,“屌丝”没有上升空间,练就了一身腹黑功力,遇事就咒骂,最后不信社会,不信爹妈,也不信自己,倒深信再努力也不过最终是个普通人;以及如今得心脏病必须挑好时间,避免早高峰,马路不会为了你的命而让道,大家都很赶时间,最后只有一个结果——堵在水泄不通的路上,死在救护车里。
我曾在青春肆意奔跑,大声歌唱
看完《少年派的奇幻之旅》,关于它背后的寓意,有众说纷纭的解答。有人说老虎的存在,是为了告诫大家“他人即地狱”;有人说第二个故事才是真的,派吃了他的母亲;有人说它只是一个故事,有着美丽的风景,冒险的路途。
其实,每个故事究竟有什么意义,还是取决于看它的人此刻心里想的是什么。就好像派的父亲说的那句话,你从老虎眼里看到的,只是你眼睛的投射。
因此,爸爸说完“点亮蜡烛的瞎子”这故事后,他想告诉我的道理是,人不仅仅是自私地为了自己而活在世界上,而是要去做一个温暖的人,这样你也会从他人身上获得你所希望得到的温暖。
而在我的心里,其实有另一个隐喻。也许最后我们的终点都一样,一个生命的完结就是一个属于他/她的世界的末日。人活一世,相比宇宙实在有如眨眼的瞬间,认真算来每一次呼吸都是倒计时。再伟大,也会随着死亡而剧终;再成功,其实也不过是蚂蚁搬动了一块石子,渺小至极。
最后,真正让我们“伟大”的,不过就是像那瞎子一样,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至于我们的青春,不也如此吗?无论十年后我们变成了怎样的人,现在只要肆意奔跑,大声唱歌,管它最后结果如何。这一路正因为不顺,不断遇到痛苦挫折,才使得最后我们回顾时,发现旅途精彩无比,留给这个世界许多走心的故事。
第二人生,我想去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2013年3月开始,我会来到你的城市,和每一个愿意分享自己故事的同龄人共同生活几天。走你每天要走的路,听你说你过去所经历的故事,和你聊现在正在拧巴的小烦恼。
为每个人拍一张肖像,写一篇文章记录你的故事,拍一段纪录片,也为你拍下三十秒讲给十年后自己的一段话。
我叫嘉倩,出生于1989年,从小的梦想是当一个作家。
我出生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打工家庭,父母一辈子都过着严肃认真的生活。幸运的是,他们虽然不能理解我一直以来的任性决定,但只要我能说出自己的理由,他们总会信任我。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根本没有“伟大”的人,所有人都是平凡人,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像绝大多数人一样,我度过了埋头辅导书的中学时代,生理和心理上被高考摧残过,大学时边挥霍青春边为了一个学位卖力苦读,毕业了找份工作早起晚归。
关于梦想,我只是远远观望。其实我很窝囊啊!我不敢放手勇敢追一回梦想,我害怕失败,也宁愿就这样把它当个爱好,然后像我爸妈一样,结婚生子以后就慢慢放弃梦想,其实最后健康快乐,和爱的人在一起就够了。
但有时我又是痛苦的,对现在的青春有许多疑惑,对社会一知半解,总是从阅读还有父母以及年长的同事那里得到一个他们的说法。
我们这一辈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记得一家美国媒体有一天的头版头条便是“中国新一代都是独生子女,最大的问题:不会与人交流”。所以,大部分时间我不知道也非常好奇,面对同样的困惑,同龄人在想什么?同龄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都像是一座座分隔的孤岛,其实内心里是想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的。
我和爸爸说,世界末日终于过去了,现在就是第二人生,我想去做这样一个采访,可是……尽管我已经收到不下三百个同龄人的支持,表示愿意被访,但我害怕失败。上班总有老板和大集体支撑,可做这一件事,现在就只靠我自己了。而且,我不愿意用家里一分钱,采访和写书,这是我自己的梦想。
爸爸说,既然已经想清楚了,还犹豫什么?那就去吧!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活法,能吃口饭活下去就可以。别去埋怨别人,筹钱也好,采访也好,写书也好,拍纪录片也好,靠自己的努力,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
85后、90后,我们是没有标签的一代
两年前我开设了一个倾诉邮箱,至今收到了三千多封来自各地同龄人的邮件。
很惊讶的是,常常一打开便是几万字,那一种信任让人很快乐。原来我不仅仅是写作剖析自己,也让读文章的人愿意写下他们自己。
曾经公开过几封,但被攻击,小小年纪做什么“知心姐姐”。但收到回信的人都知道,我几乎不给什么建议,只是讲一讲自己或者身边的故事。
有时候,不过是想有个人分享一下,但可惜与身边的人不知从何说起。这也是当初我开设倾诉邮箱的原因。大学第一年在外求学,孤身一人,遇到诸多困难,也没有什么朋友,更根本不能和父母说,因为说了又如何?只会让他们更焦急,却什么也帮不了。那段时光,我很希望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和我说说话。
并且,产生“交换梦想”的念头,是在2012年的年初。第一次带着纸稿去出版社,结果没有成功,梦想失败。给我写信的人纷纷安慰我,说可以自己印刷自己卖,大家会支持。可梦想不是用来卖的,于是,我就发起了“交换梦想”,和大家同样在努力完成的半成品交换。我又收到了几百封的信件,有人换当医生的第一件白大褂,有人换支教时孩子们的画……
出乎意料,我们这一代的人,有不同于媒体所渲染的标签,更有不一样的梦想,也让我见到了中国新一代的希望。我们现在讨厌什么,就有人的梦想是想改变什么。有人想做一个主持正义的警察,有人想做一个有良心的记者,有人想做会对病人微笑的医生,有人想做亲切的小学老师,有人想改革教育带来更公平宽容的制度……
联系到社会问题,还记得那些耸人听闻的新闻吗?那些“不相信”,那些“想移民”,你真的看到过镁光灯没有照射到的身边人的故事吗?
如果我们可以给这些梦想多一些鼓励,或许真的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变;如果我们可以把这群普通的同龄人的热情记录下,或许可以感染到更多人,让没有梦想而迷路的人知道人生的许多可能性;如果父母辈可以读懂我们,或许可以有一个更坚实的支持。
也许最后,真正实现的梦想寥寥无几,可现在为了它而努力的过程,这些故事其实最为珍贵。无论你给85后、90后一代贴什么标签,我想把它们撕去,因为故事从来贴不上任何标签,它们都是有血有肉立体可爱的青春。
人心是最美的世界
为杂志的城市专栏写稿,每个月写两座不同国家的城市,写到现在,我常在想,其实无论写什么,最后写的都是人心。
电视、杂志里的故事,不是大明星就是成功的人,镁光灯下格外耀眼。但我常在想,那些上不了达人秀舞台,但照样有自己的梦,或许做得不够出色,运气不到,不尴不尬的普通人,怎么就没有故事呢?我们也有大起大落的情感,也会半夜为人生痛哭啊!
当我们把周游世界旅行认为是出路,当我们看到电视里有人因为唱歌而走红,会不会不自觉地被这个消费时代的媒体所影响,认为旅行、唱歌、出名才是梦想呢?
人生有许多的可能,我想知道那些譬如当医生的,医学院苦读七年,他们是怎么认定最初梦想的?又或者,那些为了考研、为了公务员拼命的,是什么让他们可以为了坐在办公室这么一份许多人觉得苦闷的工作挤破了头呢?
所以,在分享故事的申请者中,我有自己偏向于采访的一类人,或许也是最难写的。
前段时间读了晏礼中的《别处生活》,他书里采访和描写的,不是名人,而是一个一个“不为常人视角所及的平民,包括快递员、卖唱者、乡村医生、矿工、艾滋病人管理者、话剧演员……”读过后,每当我见到快递小弟,我总会想起晏礼中书里写的故事。那个快递小弟不仅仅是与我萍水相逢的人了,他一定有自己的故事,过去的,现在的,还有对将来的梦想。
就像爸爸和我说的故事一样,哪怕这一段夜里的路太长太枯燥,但只要有人心在的地方,总能见到最美的风景。
我还不能确定具体的线路、采访以及最后成书的选题,现在这个阶段只是:这窝囊的家伙终于下定决心要开展她的第二人生了!
人心既然是最美的世界,我只带着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去采访,其他不预期的故事和感悟就是我的选题。
我没有多大的出息,我只想做一个有故事的人。用笔写下自己的故事,去听别人讲故事,也写下别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