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上归类:与持不同观点的人达成共识

天地万物皆为吾师,我们这里跟算命先生学习一下。

我猜,不少人都被别人算过命,不管是用生辰八字、手相还是星座,也许你还觉得算得挺准,对吗?其实,算命先生的语言是有技巧的,如果你掌握了这些技巧,你也可以帮别人算一算,而且还挺准的。

这是一种怎样的语言技巧呢?我们来看一下这种常见的场景。

某天你走在大街上,有人从背后叫住你说:“我看你印堂发亮,你最近一定有些好事正在发生,对吧?”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在那么多的事情里面,总会有一两件可以称之为好事的吧?于是,你会觉得算命先生说得真对。取得了你的信任之后,他就要开始赚你的钱了,接着说:“我看你走路的样子,你好像有些心事,这些心事可大可小啊!如果不及时解决,会有严重后果。”又被说中了对不对?于是你马上就想到了最近一直困扰你的问题,心里暗暗惊叹:这算命先生怎么这么厉害?我的问题被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你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有的人跟算命先生一样,他好像能读懂你的心,你的很多心事好像都被他看穿了。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神奇,他们只不过运用了一种语言技巧而已,这种技巧叫作“上归类”。

所谓上归类,就是扩大语言的范畴,由细节上移到大画面、由个别例子扩展至一般事件。因为范畴足够大,所以,你内心所思所想都在语言的范畴之内。这就像如来佛的手掌心,任凭孙悟空有七十二变,都跳不出来。

以上面的算命先生为例,他说的“有好事发生”、“有些心事”等,都是范畴很大的语言,至于什么好事、什么心事,他并不知道。如果他说的词语范畴很小,就很难猜中。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几个词:

奔驰、轿车、车、交通工具、工具。

它们的范畴一个比一个大,如果你是算命先生,你对顾客说:

“我知道你是坐奔驰来的。”

这么说出错的概率就非常大,但如果你说:

“我知道你是借助交通工具来到这里的。”

那准确概率就一下子高很多了。这种把语言上升到一个更大的范畴,让词语涵盖更多内容的语言技巧,叫作“上归类”。

有形物品的上归类很容易理解,就是把物品上升到一个更大的范畴。比如手表,它的上归类就是生活用品;苹果的上归类是水果;牛肉的上归类是食物等。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行为的上归类。

比如,你们现在正在做的行为“读书”,它的上归类应该是什么呢?

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也就是这个行为的意义和好处。行为也许有错,但动机总不会有错。以小偷为例,小偷偷东西这个行为肯定不对,但他为什么要偷东西呢?他的正面动机也许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你能够说“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这个动机是错的吗?

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就是行为的上归类。读书的正面动机是学习和成长,成长就是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说成长是读书这个行为的上归类呢?因为成长除了读书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达到,比如上课、旅游、交朋友等,也就是说,成长涵盖了读书、上课、旅游、交朋友等这些行为方式,它的覆盖范围比单个行为更广。

当然,上归类语言并不是只有算命先生会用,只要你需要跟别人达成共识,避免跟别人对立,或者需要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时,都可以使用上归类语言。政治家的演讲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比如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贝拉克·奥巴马的演讲《我们需要改变》等。他们为什么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因为但凡有上进心的人都会有梦想,都会想着改变,这是一个大范畴的语言,它展现了大多数选民的内心世界,所以,能够获得选民的支持。

在社交场合,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双方互不了解,第一句话说什么呢?“今天天气不错”、“你今天看起来很精神”、“一看就知道你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人”……这些话一定是对的(假如真的是好天气的话),因为这些话的归类范畴都很大。它们听起来是废话,却能有效地拉近双方的距离,打破彼此的隔阂,这就叫“废话不废”。

在YesSet章节,我们讲过,要想说服别人,为了打消对方的抵触心理,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对方说“yes”,他连续说了几个“yes”后,我们再提出我们的建议,他很容易就能接受。可怎样才能让对方连续说“yes”呢?这里就需要用到上归类法,你提出的问题的范畴足够大,他就不得不说“yes”。

引导一个人上归类的问话方式有:

“更大的范畴是什么?”

“这对你有什么意义/好处?”

“这会带给你什么?”

只要你说的范畴足够大,就很容易跟对方达成共识,迅速拉近彼此的关系,这就是上归类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