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删减?我们先来看两个小故事。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在一次节目上采访了一个小男孩,他问:“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男孩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男孩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现场的观众听了这个答案,都笑得东倒西歪,他们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因此才会说出这么不负责任的话。在他们的理解里,男孩的意思是让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等死,而自己却跳伞逃生。
在观众们的哄笑声中,林克莱特注意到,孩子眼里噙满了泪水,里面有着悲天悯人的充沛情感。林克莱特制止了在场观众的哄笑,他问男孩:“为什么要这么做?”
男孩大声地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听到这番话,在场的观众都震惊了。
试想一下,如果林克莱特最后没有给男孩说话的机会,这将造成多大的误解。
在与人沟通时,语言很难表达全面内容,大多数信息都会在有意或无意中被删减掉,这些删减往往会让人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
商人朋友不解地问:“怎么啦?”
昆虫学家声音里满是惊喜:“听到了吗?是一只蟋蟀的鸣叫。这绝对是一只上品大蟋蟀。”
商人朋友静下来,认真听,可还是什么都没听到,他怀疑地看着昆虫学家:“我什么也没听到!”
“你等着。”昆虫学家一边说,一边向附近的树林跑了过去。不一会儿,他捉了一只蟋蟀回来,兴奋地说:“看见没有?我没听错吧!这可是一只大将级的蟋蟀!”商人忍不住感叹昆虫学家的听力实在是太强。
两人边聊边走,突然,商人停住了脚步,他弯腰拾起了一枚掉在地上的硬币,这次轮到昆虫学家感叹商人的眼力太厉害了。
为什么昆虫学家能听到昆虫的鸣叫,而商人能看到地上的硬币呢?因为两人对世界的关注点不一样,这决定了他们眼中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话语中信息的遗漏会给听者造成很大的理解偏差。第二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会根据自己的关注点不同,而遗漏一些信息,同时选择一些信息。
负面催眠会利用语言的删减原理,让当事人陷入困境。删减类的后设语言模式,就是对这类的删减保持觉察,从负面催眠状态中抽离出来,站在超然的位置,通过下归类的语言模式,把被删减的内容找回来,从而跳出困境。
删减类的语言有四种类型:简单删减、比较删减、主词不明确和动词不明确。
(1)简单删减
简单删减就是简单粗暴地删减了话语中的重要元素,从而使得句子不再完整,要想破解这种负面催眠,我们只需要把删减的信息补充完整。
比如,有些人自怨自艾“我不会做”,他用这样一个很含糊的话语把自己的潜能压下去,潜能只好躲在一个角落里面,不敢出来。我们要想破掉这样的框架,只需要追问一句:“你不会做什么?”通过下归类让他破框而出。
前面我们讲的那个例子,员工说:“老板,不好了,出问题了。”老板问一句:“出什么问题了,哪里出问题了?”这样就可以把信息补充完整。心情抑郁时,有些人会自我催眠:“我什么都做不成。”这时我们追问一句:“你做不成什么,能做成什么?”
面对这种类型的删减,只要往下归类,找出被删减的元素,就能从负面催眠中走出来了。
(2)比较删减
比较删减,就是删减了话语中的比较对象,这时我们找回衡量标准就能成功破框。
很多家长经常会问我一个问题:“我的女儿原来是班上第一名的,现在考上高中之后变成了班上的第55名,她越来越差了,我该怎么办?”我会问他:“你女儿上的是哪所高中?现在高中的第55名,有多少竞争对手,之前班里的第一名,有多少竞争对手?”很多家长就会领悟到:“哦,我女儿现在进入了省内最好的高中,要和全省的人竞争,之前只要和一个区的孩子竞争,因此,现在的第55名,并不代表女儿越来越差了。”孩子家长找到了比较标准,对孩子的问题也就能看得更加清楚了,否则,不看比较标准,只是一味给孩子贴上“太差了”“变笨了”的标签,孩子就太可怜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被人比较时,我们被贴上了负面的标签,自信心和存在感都会直线下跌,世界好像突然间变成了黑漆漆的一片。这时,只要我们找到衡量标准,就能撕破乌云,让阳光从一片漆黑中露出头来。
掌握了这个技巧,下次有人再说“你真笨”,我们就可以去找衡量标准。“跟谁比,你觉得我比较笨,是跟马云比,还是跟李嘉诚比?如果是跟这两个人比的话,我笨一点,人生同样可以很精彩。”
(3)主词不明确
主词不明确,就是一句话中主语含糊不清,常用词有“他们”、“人们”、“谁”等,这种现象在是非和流言中很常见,比如:
“他们都说你不好。”
“我们认为你信不过。”
“人们都不喜欢你。”
“顾客不喜欢我们的产品。”
“谁都会这样想啦。”
化解这类语言的方法就是找出主语具体指代的对象。“他们是谁?”
“‘我们’是谁?你和谁这样认为?”
“‘人们’是谁?能具体告诉我吗?”
“有多少顾客不喜欢我们的产品?占总顾客比例多少?”
“你所说的‘谁’究竟是谁?能具体告诉我吗?”
这些负面的催眠就像一片乌云,笼罩在我们的周围,让我们看不清事实的真相。破解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目光聚集在细节上,当你看清楚这些被模糊的细节,催眠就不攻自破了。
(4)动词不明确
动词不明确,就是话语中动词所描述的行为不够清晰,化解这种负面催眠,我们需要找出动词的特定意义。
在亲密关系中,你是否曾经被伴侣抱怨过?
“你都不关心我。”
“你伤害了我。”
“我无法和你沟通。”
……
如果你的伴侣这样对你说,你是不是很难受,或者很委屈?因为你认为你并不是对方所说的那样。可是,沟通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这确实是对方的感觉,如果你只会跟对方争论,就算你证明对方是错的,你赢了争吵,却输掉了关系。那怎么办呢?
你是否发现,“关心”、“伤害”、“沟通”这些动词所指向的对象并不明确?只要你找回这些被删减的内容,你自然就能轻松应对。
比如,这时你追问一句:“亲爱的,你希望我怎样关心你?”
也许对方会说:“我换了发型你都没反应。”
这时,你心里就会松一口气,啊,原来这样。当你搞清楚了这些动词所指的对象后,你是不是就可以简单应对了?
类似的情况还有:
“他搞破坏。”
“他破坏了什么?损失多大?”
“这件事很难处理。”
“处理什么?希望达到什么效果?”
在与人沟通时,言简意赅很重要,但是言简意赅不代表可以把重要的信息删减掉,当有人想用这种办法迷惑我们的时候,我们及时把删减掉的信息补充完整就能避免负面催眠。
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跟前面的催眠语法比较,后设语言模式要简单得多?这是因为它们是同一套东西的正反两面,我们学会了催眠,破除负面催眠就很容易了,把之前学到的技巧反过来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