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扭曲:你认为的真实,只不过是你塑造出来的结果

看到过这样一则小笑话。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减法,比如,你哥哥有5块巧克力,你从他那儿拿走了3个,结果怎样呢?”小明回答说:“结果就是哥哥把我揍了一顿。”

老师口中的“结果”,意思是剩下多少苹果,小明却把他转化成了哥哥的反应,同样的用词,却有完全不同的意思。

在这个小笑话里,意思扭曲,只是引得大家发笑,并没有造成实质的伤害,但现实生活中沟通的语言被扭曲,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有一个寓言故事叫《牛是怎么死的?》。在这个故事中,牛在辛勤劳作一天后,对狗抱怨:“今天太累了,明天真想歇一天。”这句话经过狗的口传给了猫,猫又传给了羊,羊又传给了鸡,鸡又传给了猪,猪传给了妇人,妇人又传给了男主人,男主人从妇人嘴里听到的话是这样的:“牛想背叛你,它想换一个主人。背叛是不可饶恕的,你得好好想想怎么处置它!”男主人听了这话,气得要死,对妇人说:“对待背叛者,杀无赦!”然后他就把牛杀了。

有一个成语叫流言蜚语,意思是一些风传的、没有根据的话说着说着就变味了,这就是扭曲。扭曲语言有五种类型:猜臆、因果、复合等同、预设、虚泛化。对于这种被扭曲的语法,如何化解呢?

(1)猜臆

猜臆就是声称自己知道对方的想法或感受,事实上只是主观猜臆。比如,下面这些对话:

“我知道你看不起我。”

“他不再爱我了。”

“他是有意针对我的。”

“我知道你讨厌我。”

……

我们很容易认出这类句子,因为他的判断是自己无法确定的。

如何打破这种负面催眠呢?我们需要挑战说话者判断的依据。

“你根据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

用下归类语言,去寻找判断的依据,当对方找不到绝对的证据时,负面催眠也就破解了。

(2)因果

催眠部分,我们讲过艾伦·兰格的插队实验,知道了只要给出一个理由,插队的成功率就会高很多。运用这个原理,我们在给人正面暗示时,可以在指令前加上一个前因,这样当事人会更容易接受。

同样,有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因”,负面指令也很容易进入当事人的潜意识。

比如:

“今天天气不好,我心情很糟糕。”

“今天堵车,所以我才迟到了。”

“他不爱我了,我活着也没意思了。”

“经济不好,生意难做。”

……

这些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对吧?如果你这样认为,你已经被催眠了。这种催眠明显会局限你的人生,所以,我们必须破解它。

如何破呢?

你认真看看这些句子后会发现,它们有着共同特点,就是把两件本无必然关系的事情关联起来变成因果关系。

“天气不好”跟“心情糟糕”并无必然关系,天气不好时,有很多人的心情是可以很好的。如果把自己的心情好与坏的决定权交给了天气,就好像把自己人生的遥控器交给了别人一样,只能被动地活一生。

挑战这两者的因果关系,让当事人看到这两者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催眠就被破解了。

“你的心情是由天气决定的吗?天气跟你的心情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吧?”

“堵车跟迟到有必然关系吗?有没有人堵车的时候也准时到?”

“他没爱你之前,你不是活得挺好吗?”

“经济不好的时候,有没有人生意做得很好的呢?经济好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生意都好做?”

当事人意识到这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时,就会醒悟过来:哦,这是一个很荒唐的想法。

(3)复合等同

在酒桌上,有朋友来敬酒:“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不喝这杯就是不把我当朋友。”如果你是不喝酒的人,怎么办?

男人们回到家,老婆一脸哀怨:“你连我的生日都不记得了,肯定是不爱我了。”如果你真的是一时疏忽,如何化解老婆的怨气?

在争论时,你的朋友或同事跟你说:“你不支持我,就是我的敌人。”可你真的不认同他的观点,又不想成为他的敌人,怎么应对?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上面这些句子具有很强的强制性,它把两件本无必然关系的事情等同起来,这种语言法叫“复合等同”。

要想破除这种负面催眠,就要挑战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证实这两个事情是无法等同的。

再看上面的例子:

如果你不想喝酒,就要破掉“喝酒”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咱们的关系怎么能用酒来衡量呢?如果真要用某种东西来衡量我们的关系,那至少要贵重一点吧?酒值多少钱啊?”

如果老婆的生日你的确忘记了,你可以这样补救:“亲爱的,生日,一年中只有一天,我在这天表达对你的爱是远远不够的,我以后天天向你表达爱,好不好?”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不支持他就是他的敌人,你可以这样回应:“支持你往错误方向走的是敌人还是朋友?”

……

这些应对方法都是一样的,就是挑战复合等同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当等同关系不成立了,这种负面催眠也就化解了。

俗话说:“一种米养百种人。”人有千种,世有百态。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的人生跟某些毫不相干的事情绑定在一起,让自己的人生动弹不得,毫无自由可言。如果你懂得运用这种后设语言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别人挣脱束缚,还可让自己破茧成蝶,重获自由。

(4)预设

预设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语言模式了,因为到目前为止,这本书已经是第三次谈预设了。前两次我们学习的是如何用预设去设一个框,去帮助别人唤醒内在资源,都是正向的应用。

这一节我们学习的是后设模式中的预设,就是如何去破除负面的预设框架。比如,前面我举过的一个例子:

“你最近还赌博吗?”

这就是一个预设了负面框架的问题,如果有人这样问你,你回答“有”或者“没有”,都中了对方的圈套。那该如何应对这种不良预设呢?

我们先回顾一下什么是预设。所谓预设,就是把一个不存在或不成立的假设隐藏在句子中。因此,破除这种框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出那个隐藏的预设,并且挑战它。

以上面的句子为例,这句话隐藏的假设就是“你过去赌博”,所以,你可以这样回应对方:

“啊哈,你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难道你有赌博的习惯?”

这样一反问,你就把隐藏的预设破于无形。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请问你喝什么茶?”这是广东地区餐厅服务员经常问的一句话。这就是预设,里面藏着一个假设:你一定要喝茶。如果你不想喝茶,你可以反问:“我在这儿吃饭是不是一定要喝茶的?”这样,看见并挑战这个隐藏的预设,你就不需要多花冤枉钱。

同样,下面这些例子都隐藏了一个负面预设,各位聪明的读者,我相信你们很容易就能破掉它:

“你为什么不能多帮我一点?”(预设了你一定会帮助他)

“你怎么总是欺骗我?”(预设了你过去曾经欺骗过他)

“你什么时候才知道后悔?”(预设了你一定会后悔)

(5)虚泛词

催眠就是设一个上归类的框架,就像中国国画中的留白那样,让人有无限的想象。虚泛词就是一种很好的留白方式,因为虚泛词的归类层次相对比较高,范畴比较大。可是,当我们在一些带有负面暗示的对话中使用虚泛词时,会把人带到陷阱中,如果不觉察的话,会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比如:

“我最近遇到很大的问题。”

“跟你在一起,我没有自由。”

“你一点道德都没有。”

“我不会搞关系。”

……

“问题”“自由”“道德”“关系”,这些都是虚泛词,这些词范畴很大,以至于你根本无法确定它具体指的是什么,让你感觉被乌云笼罩般迷失方向。

虚泛词通常是一些抽象名词,“苹果”“房子”“电脑”这些词语,我们称为具体名词。“问题”“自由”“道德”“关系”这类词语,我们称为抽象名词。很多抽象名词本来是动词,在句子中做名词用,比如,“沟通”“伤害”“爱”等。

应对这类催眠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下归类把词语具体化,或者把名词化的动词回归为一个过程:

“你遇到什么具体问题了?”

“你所指的自由是什么?能具体描述一下吗?”

“你如何定义道德?我的什么行为违背了你对道德的定义?”

“你不善于处理哪种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还是跟自己的关系?”

这样,只要你把虚泛词下归类,笼罩在你头顶的阴霾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在沟通中,信息之所以会经常被扭曲,很多时候都是归类层次太高的缘故,所以,面对扭曲类的后设模式,只要记住下归类就可以轻松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