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身高一米八,180多斤,又高又壮,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可他每次到我家,都会被吓得要死要活,他进门前都会很恐慌地说:“狗关起来了吗?关起来了我再进门。”我家养的是一只小小的博美犬,他就吓成了这样,这是为什么?原来他小时候被狗咬过。
小时候被狗咬过的人会怕狗。与之类似,有人小时候有从树上摔下来的经历,长大后就会恐高;有些女士小时候被同学拿着蟑螂吓唬,长大后,她会特别惧怕蟑螂一类的小昆虫。一次性的经历,成了他们一生的诅咒。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遇到偶然间的伤害之后,一个人会选择逃避与之相关的所有事情,也就是说,因为安全的需要,出于求生存的本能,人类遭遇偶然性的伤害后,会逃避整一类的事情,这种现象叫作“一般化”。
如果这件事是正面的、积极的,通过这样的放大,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收获。可如果把一些负面的、消极的事件一般化,就会局限我们的人生。
一般化分为“以偏概全”、“能力限制”和“遗失说话者”三大类。
(1)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就是把单一的事件一般化,就像盲人摸象故事中的盲人一样,把局部当成整体,话语中经常出现的用词是:总是、永不、每一个、没有人。
领导对下属说:“你总是迟到。”也许这位员工迟到了几次,大多数时候是准时的,但领导把个别的迟到事件一般化,这样对员工来说,后果就很严重了。
对于这种一般化的催眠,我们该如何回应呢?
只要找出相反的例子,一般化就不成立,催眠自然就被破掉了。
“领导,对不起,我最近是有几次迟到,我以后一定努力准时。不过我大多数时候都是准时的啊。”
有些女性被一个男人伤害了,她就会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她把天下的男人全部都黑化了,这个时候怎么破?我们只需找出一个相反的例子就够了,比如:“难道你爸爸也不是好人?”
有人曾经买了一个广告产品,结果被骗了,他就会说“所有的广告都是骗人的”,我们可以反问他:“公益广告也是骗人的吗?”只要你找出一个不骗人的广告就可以破掉他的观念,让他从框架中走出来。
(2)能力限制
能力限制,就是在话语里有明显的限制性信念,让思想陷入困境之中,因而限制了行为的选择性。能力限制分为“可能性能力限制”和“必须性能力限制”两种。
可能性能力限制常用词有:不可能、不可以、不会等。比如:
“我们之间是不可能的。”
“你不可以创业,你创业是不会成功的。”
“我不可能成为有钱人。”
……
如何化解这些限制呢?只要你能找出限制的原因,并挑战它,你就能从限制的框架中跳出来。
“是什么让你这样想?你尝试过了吗?没试过你怎么知道不可能?”
“是什么让你认为我不可以创业?你认为创业有标准吗?”
“是什么限制了你成为有钱人?”
必须性能力限制原理跟上面差不多,只不过其限制更强一些。常用词有:必须、应该、一定等。比如:
“我也没办法,我必须12点后才睡得着。”
“男子汉应该坚强。”
“你一定要保持沉默。”
……
化解方法跟上面一样,找出限制的原因,并挑战它:
“是什么阻止了你?你试过12点前睡觉吗?”
“男人偶尔不坚强又会怎样?”
“什么东西限制了我说话?法律,还是道德?”
(3)遗失说话者
在前面催眠语法部分讲过,在做出价值判断时,有些话并没有说明谁说的,以及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些话会显得像真理一样不容怀疑。如果这种语言模式是正面的,当然是很好的催眠,可是如果这些话带有负面的暗示,那必须用后设模式破掉它。比如:
“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无商不奸。”
“有钱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学历低的人做不成什么大事。”
这些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不知不觉中就会进入你的潜意识。如果你接受了这些语言,无形中你已经被套住了。要破掉这些催眠很简单,只要把被隐藏的说话者找出来,并挑战其权威性就可以了:
“这话是谁说的?在什么背景下说的?他说的就是对的吗?”
我们在环境换框法时学习过,任何一个行为和任何一个事件,只有加上环境才有它独特的意义,环境变了,它的意义也就改变了,原来的真理也就不再是真理了。这个时候,我们做的就是回归这句话出现的背景,挑战说话者,当这些理清楚了,这个负面框架也就破掉了。
这就是三类一般化语言:以偏概全、能力限制、遗失说话者。掌握了这种技巧,我们就不会犯“草木皆兵”“杯弓蛇影”“人云亦云”这类的错误,我们能更清醒、更理智地看待问题。
回过头来看催眠语言模式和后设语言模式,我们可以发现,两种模式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前者旨在运用积极的、正面的语言,后者则旨在面对消极的、负面的语言。两种模式都是一种框架,不同的是,催眠是用一个正面的框把人唤醒;而后设模式是找到一个切口,把人从负面的框架里面拉出来。换一个角度看,催眠是一种上归类的语言技巧,让人进入入神状态;后设模式是下归类的语言技巧,能让人看清事情的真相。
催眠语言和后设模式都是框架的应用,一个把人框住,一个把人从框中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