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后设模式是防火墙,可以防止网络中的病毒

唐代有一个叫孙逖的,写出来的文章言简意深、凝练有力、构思精密,是个写作天才,工作是帮皇帝起草诏书。有一次,宰相张九龄看了他的文章,忍不住惊叹说:“欲易一字,卒不能也。”意思是他想改一个字,都没法改。

由这个故事,诞生了一个成语“一字不易”,它指的是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

中国古代早期的部分文字是刻在竹简上,刻起来很艰难,存储、运输也很不容易,因此,古代的文章能流传开的几乎都是经典,都是智慧的结晶,这些文章都是非常有营养的。

时代发展到现在,文章的价值越来越不禁推敲了,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据统计,现在83%的人通过自媒体渠道来了解各类信息。可问题是,网络在提供我们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让我们获得的知识受到“污染”。就像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窗户打开了,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会进来。

因此,日常生活中,除了要防范来自身边人的负面催眠,还有一种负面催眠来自互联网。我们阅读文章是为了增长知识,如果一不注意,被一些负面信息催眠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前面遗失说话者部分,我们讲了,对于这类负面催眠,我们要挑战这个说话者,有什么根据。同样道理,在看文章的时候,我们也要留意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人生是怎样的,如果文章作者的人生一塌糊涂,他表达的观点很可能就带有很强的病毒。我们阅读并相信了这样的作者在文章中传达的观点,就会被带到一个负面的状态。这种时候,我们读的文章越多,受的污染也就越重。

掌握了前面讲的后设语言模式的三种技巧,再看文章,只要你能保持觉察,就不至于中毒。一般来说,请注意如下四点:

(1)文章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里用到的是遗失说话者的破框技巧,我们可以询问: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怎样的阅历?他的人生是怎样的?

这种情况在金融行业最明显。在各种金融媒体上,你可以见到大量股评文章,当你看这些文章的时候,是否想过,作者是谁?他在股市赚钱了吗?如果他都赚不到钱,你为什么要相信他的判断?

你想学习婚姻经营,那就要看作者的婚姻是不是幸福的,那些根本就没结婚的人,大谈特谈婚姻中怎么沟通、怎么相处,这些话能信吗?

当然,我并不反对你大量阅读,我只是提醒你,以后阅读时,要先看这个作者的背景和他的经历,这样才能避免被误导。

(2)文章给了你一个选择还是更多选择?

一个选择叫作没有选择,两个选择叫作左右为难,凡事都有三个选择。在一篇文章里,作者只告诉你一条路,这个人很可能是魔鬼,因为他想控制你。一个好的作者、一个好的导师,他一定是为你打开了更多人生的可能性,它会让你的前途充满选择,如此,你的人生才会变得更幸福。

(3)文章看完之后,你是充满希望的?还是绝望的?

没有什么比让人看到希望更重要了。如果你看完一篇文章,或者读完一本书后感到绝望,这样的文章,请尽可能远离它,文章作者很可能是抑郁症患者,他的文字正在企图把你带到沟里去。这时,你带着觉察的态度去看,才能防止被人拖入人生的黑洞。

(4)文章是在引导你承担责任,还是在引导你推卸责任?

一个人的成长,从他承担责任的那一刻开始。如果一篇文章在引导你推卸责任,说你的不幸是社会造成的、是父母造成的,这样的文章就好比毒草,它会毒化你的人生,让你陷入抱怨、纠结、痛苦的状态中。相反,如果文章让你幡然醒悟,开始承担人生的责任,让你的人生越来越好,这样的文章是值得一读的。

总之,我们既要防止别人用语言对我们进行负面催眠,更要提防别人用文章、视频等自媒体内容给我们下毒,相比之下,后一种毒化的范围更广、影响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