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讲了改变框架的大小、拉宽框架,可以让我们提升格局、打开视野,从而拓宽我们的世界。可是,不管框架拓宽到多大,你依然还在框架里。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方法更加神奇,它不去改变框的大小,而是直接跳出框架,这种方法叫“超越框架”。
什么叫“超越框架”?我们先看一个小故事。
在禅宗《无门关》中,记载了一个有关百丈禅师与野狐狸的故事。
百丈禅师每次在堂上讲经说法的时候,常常有一个老人跟随大众一起听讲,有一天说法完毕后,众人离开,老人却留下来。百丈禅师便问他:
“你是什么人,想做什么?”
老人回答:“实不相瞒,我不是人。在很久以前,我在此山修行,有个学生问我一个问题,我回答错了,结果堕入轮回就成了野狐狸。请和尚慈悲为我开示,让我解脱狐狸身之苦。”
百丈禅师问:“学生问的什么问题?”
老人:“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百丈禅师:“你怎么回答?”
老人:“不落因果。”
百丈禅师说:“你把学生问你的问题,现在重新再问我一次吧。”
老人便道:“请问和尚,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
老人言下大悟,便向百丈禅师礼拜叩谢道:“承蒙和尚开示,我已超脱狐身。”
当然,我跟大家讲这个故事并不是宣扬什么,这个故事就像《聊斋志异》里面的故事一样,作者只是借这些故事传递某种智慧。百丈禅师这句话的智慧在哪里呢?
我们来看学生那个问题:“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老人回答“不落因果”,为什么有问题呢?
因果循环是佛教的基本原则。老人说“不落因果”,这岂不违反了佛教的因果循环法则?另外,因为你是大修行人,所以,你就不会落入因果循环,这本身不就是因果吗?“因为修行,所以不落因果”,这不是因果是什么?
回答“不落因果”有问题,那如果回答“落因果”呢?一样有问题。修行不就是为了脱离因果所应,跳出六道轮回吗?如果大修行人还落入因果,那修行的意义何在?
这就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有些问题,不管你回答“是”还是“否”都不对。就像前面第一个例子一样,面对孩子玩游戏,不管父母“允许”还是“禁止”都不对。那怎么办呢?
我们来看看百丈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他说“不昧因果”。
为什么这简单的几个字就能够让老人开悟呢?
因为这几个字跳出了“是”或“否”都会陷入的困局,让老人从另一个维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昧,是糊涂、隐藏的意思,就是说,大修行人不会被因果所迷惑、蒙蔽、束缚。这既不是“不落因果”,也不是“落因果”,而是跳出因果的束缚。所以百丈一语点醒梦中人,老人因此脱离五百年狐狸身。
当然,狐狸只不过是一种比喻而已,未必当真。只不过人们也常常会掉到各种限制性的信念里,虽然不会成为狐狸,但所受的苦并不少,轻则困难重重,重则家庭破碎、穷困潦倒,甚至家破人亡、万劫不复。
以婚姻为例。夫妻双方经常会为谁对谁错而争吵不休,在这样的争吵中,不管谁赢了,对于夫妻双方来说都是输。所以,如果有读者理解不了上面这个“野狐禅”的故事,请容许我以同样的逻辑来问夫妻争吵的问题:
“学好心理学的夫妻之间还会争吵吗?”
你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会还是不会?不管是哪一个回答,都掉入了困境中,万劫不复。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果你说“不会”,并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那就把自己困死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长期生活在一起,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琐事,怎能不争吵呢?如果你为了避免争吵而压抑自己,结果并不会百忍成金,只会百忍成病。
如果你回答说“会”,那学心理学有什么用呢?学了依然还会争吵,那干脆不学好了。
看到了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如果你在同一个层次解决问题,你一定会陷入困境。那怎么办?很简单,像百丈禅师说的那样,“不昧争吵”。
什么叫“不昧争吵”?就是不要被争吵所迷惑,不要被争不争吵这件事所束缚。学好语言的人不是“不争吵”,也不是依然“争吵”,而是跳出该不该争吵这件事来看问题。换一个现代人比较容易理解的回答,“不昧争吵”的意思就是“不要被该不该争吵所束缚,而是去看看你们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对!效果比道理更重要!一般人只会在道理层面争个你死我活,这样的婚姻你说有出头之日吗?如果你总认为对方是错的,自己才是对的,你换一百个伴侣,轮回一千年,你都跳不出这个“谁对谁错”的婚姻魔咒。有这样的婚姻,还不如做只野狐狸呢。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对“超越框架”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所谓“框架”,就是想法中隐藏了某种限制,局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让人生选择更少。这些框架又叫“限制性信念”。而“超越框架”就是跳出原有的框架,站在框架的外面,从一个超然的位置来观看框架,从而避免被框架所束缚的一种语言技巧。
人在框架内,就是“囚”,这个字很形象,人被框架所限制。上一节的“改变框架大小”,就是把框架拓宽一些,让人在框架里舒服一些,如图7-5所示:
图7-5
而“超越框架”,则是跳出框架,如图7-6所示:
图7-6
人为什么会经常掉入某些框架中呢?我们要从“合理化”这个概念说起。所谓“合理化”,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欺骗。当一个人在骗自己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在说谎。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然而,有时候认定了某件事,或设定了某个目标后,可能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来的目标就会变得很荒唐,但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人们总会找某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使自己心理上得到安慰,因此看不到事实。合理化是心理防卫机制的一种,在无意识中,人们会搜集证据为自己的行为做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减轻焦虑的痛苦,维护自尊免受伤害。合理化通常有如下三种:
酸葡萄式:这个机制引申自《伊索寓言》里的一段故事,对于狐狸来说,吃不到的葡萄都是酸的。人类也一样,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因自己能力不够而无法取得时,就加以贬损和打击,这种合理化模式称为酸葡萄式。
甜柠檬式:狐狸吃不到葡萄,肚子又实在是饿,就摘了一个酸涩的柠檬充饥,边吃边说柠檬是甜的。有时人们也会像这只狐狸一样,当我们无法得到更好的东西时,就会发展出另一种防卫机制,企图说服自己和别人,自己所做成的或拥有的已是最佳的选择,努力去强调事情美好的一面,以减轻内心的失望和痛苦,这种防卫机制会妨碍我们去追求生活的进步。
推卸责任式:这种防卫机制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的责任,推给其他人或环境,从而让自己的心灵保持平静。
以上三种合理化其实都是在说谎,只是这种说谎并不是欺骗别人,而是在欺骗自己。框架,就是欺骗自己最好的保护,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愿意待在框架里。
那如何才能避免以合理化的方式欺骗自己呢?那就要从“合理化”到“理性”。
什么是理性?理性和感性相对,指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问题。理性思维下,人们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而是冷静地面对现状,并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方案,再判断出最佳方案并诉诸行动。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是理性的代表人物,他是二元论及理性主义者。他所发明的卡氏坐标至今还广为使用。什么是卡氏坐标?如图7-7所示:
图7-7
我猜对于那些不喜欢数学的读者来说,马上会想,这是一个数学坐标,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先别急,请看图7-8:
图7-8
做或者不做一件事,一定有它的好处和代价。比如,你有一位朋友婚姻遇到了问题,他问你:“我是否应该离婚?”
你该如何回答呢?这又是一个“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的两难问题。如果你回答“离”或者“不离”,然后找理由证明你的观点,这就是“合理化”,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因为,从笛卡儿坐标里你可以看到,你只是看到了四个象限中的一个,就像中国经典故事“盲人摸象”中的盲人那样,你的认知是狭窄的、片面的。
那理性主义者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他会问如下四个问题:
(1)离,有什么好处?
(2)离,有什么代价?
(3)不离,有什么好处?
(4)不离,有什么代价?
问完这四个问题之后,他会反问朋友:那你离还是不离?
理性主义者就像著名诗人罗曼·罗兰那句诗所描述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楚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从上述的案例中可以看到,理性思维已经比合理化全面太多了,可是,这依然是不够的,因为笛卡儿坐标虽然有四个象限,但依然是平面的,是二维的。在二维的世界里,不管如何扩展,依然还是有限的。比如土地,就算你不断拓宽你的领土,你只不过是拥有整个地球,但如果你增加一个向上的维度,你可以拥有整个宇宙。所以,维度越低,局限越大。
超越框架就是跳出平面,增加一维空间。以是否离婚为例,就算看清了离与不离的利与弊,有人依然还会陷入两难的选择中。但如果跳出离还是不离这个两难选择,从“效果”这个维度来思考,你就能超越这种两难境地:
“离还是不离,我真不知道,但我想问你的是,你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你渴望过上怎样的生活?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这样一问,如图7-9所示,不就超越原来的框架了吗?
图7-9
超越框架其实就是一个后设的框架,退后一步,从框架里走出来,从一个更高的维度俯视原来的思考维度。那如何才能创造这个更高的维度呢?请先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虽然还没有百丈禅师那样的智慧,但也能把这个语言模式用到自己的教练工作中。有一次在《大成教练》课程上,有位女同学要求我帮她做一个减肥的个案,这确实是一位需要减肥的女士,因为她的体重远超于常人。我在正式切入教练对话之前,一般会先闲聊一下,以拉近双方的距离,取得案主的信任。在闲聊阶段,我听到她无意中说了这么一句话:“其实胖点也挺好的,安全嘛。”我一听到这句话,直觉立刻告诉我,这里面有故事。我马上打断她的话,于是有了下面这一番对话:
我:“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楚,能再说一遍吗?”女士:“其实胖点也挺好的,安全嘛。”
我:“你再说一遍。”
女士:“其实胖点也挺好的,安全嘛。”
我:“你听到自己在说什么吗?”
她一下子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没说话。我知道她已经进入了入神状态,于是接着问她:
“你看到什么了?谁需要用肥胖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她一下子崩溃了,号啕大哭起来。她释放完情绪之后,告诉了我一段悲伤的经历。原来,在她童年的时候,父母关系不好,她经常目睹父亲暴打母亲,每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她都极度害怕,躲在一个角落里发抖。当时的她太小了,没有能力保护母亲、保护自己,她内心极度渴望快点长大,于是开始拼命地吃东西……
听完她的故事之后,我问她:
“当年那个小女孩需要胖点来保护她自己,可是今天那个小女孩已经长大了,她还需要这样做吗?”
女士:“不需要了,她今天已经长大了,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她自己。”
“你有什么话想对那个小女孩说?”
女士:“我知道你长胖的原因了,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不需要了,你可以瘦下来了,你瘦下来也是安全的。”
几个月后我再次见到这位女士,她说她已经瘦了十多斤,这是她觉察后重新选择的结果。
这个个案我所使用的语言技巧就是“超越框架”,我为案主创造了一个高维的自己,也就是有觉察力的自己,让这个觉察的自己去指导那个迷失的自己(当年的小女孩),虽然两个都是她,但有一个站在更高维度。当一个人能够站上更高维度时,原来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
其实,生而为人,我们比动物拥有更发达的大脑,并拥有觉察的能力。什么叫“觉察”的能力?比如,有人说:
“我对自己不太满意。”
你从这句话里是否能看到两个“我”?一个是做了某件事情的“我”,另外一个是对刚才做的事不满意的那个“我”。第一个“我”是迷失的我,第二个“我”才是觉察的我。这个能站在超越的位置的“我”,就是觉悟的“我”。
理解了这个原理,我们看下面的语言,你能看到两个“我”吗?
“我饿了。”
(一个是知道自己饿了的我,一个是真的饿了的我)
“我很笨。”
(一个做事笨笨的我,一个认为自己笨的我)
“我没有希望。”
(一个遇到挫折的我,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我)
当你能够发现两个“我”之后,就可以刻意地引导当事人站在那个超然的“我”的位置。比如问下面这些问题:
“你听见自己刚才说什么吗?”
“你允许自己坚持这个想法?”
“谁让你做这样决定的?”
“你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吗?”
“你选择继续这样想吗?”
“谁赋予你这个权利?让你看不起你自己?”
这些问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唤醒了那个觉悟的“我”,让那个觉悟的“我”去处理那个迷失的“我”遇到的困难。
超越框架的语言模式,就是通过语言引导,唤醒当事人那个觉悟的“我”,让他站在这个超越的位置,重新审视自己。当一个人拥有这种超然的飞鸟视野时,他自然知道如何应对他的困难。
再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让大家从更直观的角度理解这种语言技巧。
我猜大多数男士,都有过忘记拉裤链的尴尬经历。当我们看到一个男人忘记拉裤链了,我们该怎么提醒他呢?直接告诉他,双方都很尴尬,这时最好的方法是给他一面镜子,不用我们说任何话,他一看立刻就明白了。
超越框架,就是创造一面镜子,让当事人能够站在超然的位置看见自己,从而跳出原有的信念框架。
中国文化其中有部分深受佛教的影响,很多词汇都来自佛教。那佛到底是什么意思?在梵文中,佛就是“觉”,佛陀就是一位全面觉悟了的人。
人在镜子面前的时候,会调整自己的仪容,会清理身上污浊的地方,站在镜子前看自己,就是超然的位置,站在这个位置上的那个你,就是一位“觉者”。当然,你还不能称为佛,因为你的觉悟是有限的。
但是,如果你勤于修行,不断去觉悟自己,也许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佛。因为佛法说,人人都有佛性,只是你的佛性暂时还没有被唤醒而已。
佛教认为,一个还没觉悟的,还在迷糊的状态中的人叫“众生”;一个自己觉悟了的人就是“罗汉”;一个自己觉悟了,还在帮助他人觉悟的人就是“菩萨”;而觉行完满的人就是“佛”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超越框架”的语言模式,就是唤醒一个人的佛性的语言模式,因为通过这种语言模式,你可以让人站到觉悟的位置。当你愿意用这种语言模式去帮助他人时,也许,你已经是菩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