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共情与共鸣

前面我们讲了感官语言、理性语言,还有一种语言,它是带有情绪的,这种语言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共情。

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是这么定义共情的:“所谓的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他认为,想要共情必须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它意味着我们成功进入了他人的私人认知世界,并完全扎根于此。

共情能力是心理咨询师必不可少的技能,实际上,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共情也必不可少。这是因为人产生了内在情绪的时候,不仅需要被理解,还需要被关注和接纳。当你发现并接纳了对方的情绪时,在对方看来就是接纳了他本人,对方就会感觉到自己被关注了、被看到了、被了解了。如此,我们就能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让语言更加贴近内心。

我们看几个场景。

场景一:

一个小男孩在公园里跑跑跳跳,突然摔倒了,他忍不住大哭起来。

妈妈A说:“哎呀,你摔了一跤,一定很疼吧!”

妈妈B说:“男孩子不要哭,坚强一点。”

场景二:

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孩,跟朋友吐槽说,自己最近都要连续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公司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累死了。

朋友A说:“那你真的是太累了,周末好好休息休息吧!”

朋友B说:“不行就换个工作吧!”

场景三:

妻子跟丈夫说,闺密家换了一辆新车,开着特舒服。

丈夫A说:“感觉你很喜欢那辆车,要不咱们也换一辆?”

丈夫B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虚荣。”

同样的场景下,哪种话语更能打动对方的心?

场景一的男孩听了妈妈B的话,不仅他的情感得不到纾解,他还会生出“我做错了”的想法,这会让他倍感孤独。场景二中的女孩,她只是工作累了,抱怨几句,可能根本就没想过要辞职,朋友B的话语只会让她郁闷。场景三中的妻子只是对闺密换车有点羡慕,可是,丈夫B的话语会让她有一种不被理解的愤怒。

很显然,同样的场景下,A的话语感受到了对方的内心世界,能跟对方将心比心,并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它做到了共情,所以更能打动人心。

缺乏共情的人,待人会十分冷漠、不走心,即使他为对方出谋划策,提出了一个十分好的提议或者办法,也很难让人接受。

在人际交往中,共情是连接两人感情的必要过程,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在交朋友时,还是在工作交往中,我们都需要共情能力。

在心理咨询中,经常会用到这些话语:

“真不容易啊!”

“难过是可以的。”

“你先哭一会儿,我陪着你。”

“是人总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你可以允许自己孤独吗?”

“你的心情一定很糟糕。”

这些语言都是能触动听者情绪的,双方能因此产生情感的共鸣。除了心理咨询师外,成功的电影编剧、歌手和诗人,他们总是能够想到这些带有情绪的词语,为什么?我们下面详细介绍。

比共情更进一步的是共鸣。所谓“共鸣”就是由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引发的相同的情绪感受。

全球票房最高的10部电影中,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长期处于榜首,为什么他的电影能如此卖座?有一次我在央视《对话》节目中看到了一段对卡梅隆的采访。主持人问他什么是大片时,他说:“大片是面对全球观众的,必须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遵守一些人类共性的东西,要有一些让全世界人都能引起共鸣的东西。比如《泰坦尼克号》,讲述的是爱情、失去和死亡,这些都是强有力的主题,大家都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会感觉置身其中。”

让我们重温一下《泰坦尼克号》中那些经典台词:

“人生那么短,遗忘又那么漫长。”

“我们是女人,我们的选择从来就不易。”

“赢得船票,是我一生最幸运的事,让我可以认识你。你一定要帮我,答应我活下去,答应我,你不会放弃,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环境怎样……Rose,答应我,千万别忘了。”

你是否还记得,当年观看这部电影时泪流满面?因为,你已经被卡梅隆导演的“爱情”、“失去”和“死亡”这三个主题深深共鸣到了。当一部电影共鸣到的人群越广,它的票房就越高。

电影如此,书籍也一样。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人间失格》长期居于各大图书畅销榜,这部小说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共鸣到了很多人的痛苦。

我们感受一下这些文字。

“面对世人,我总是心怀畏惧,战战兢兢,而作为世人中的一员,我更是自卑。我总是用微笑来伪装自己,将敏感和烦闷隐藏在内心深处,就这样我成了一个搞怪滑稽的怪人。”

简短的一小段文字,将故事主角面对世人时,内心的自卑、敏感、烦闷、绝望,离死亡近在咫尺的感觉描写得淋漓尽致,有过同样感受的人,在这些文字中,都会生出那种透不过气来、快要窒息的感受。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成功的广告。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是铁达时手表的经典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让整个钻石行业受益;“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这句广告让一款洋酒品牌深入人心。

电影、文学作品、广告等给人的共鸣越强烈,就越能成功地打动人。那这些能让人产生共鸣的作品,它们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

人类有两大欲望,一是趋向快乐,二是逃避痛苦。我上面所举的这些例子,都在这两个范畴上让受众产生共鸣。这两大动力中,逃避痛苦的力量会更大一些。为什么这样说呢?

以飞人博尔特为例,博尔特在他的体育生涯中,获得了8块奥运会金牌,并创下了多个世界纪录。现在我们试想一下,想让博尔特再破世界纪录的话,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加大奖金激励,第二个是在他的后面放一只老虎,试问哪个更有效?

答案很显然是第二种。因此,痛苦比快乐更加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泰坦尼克号》和《人间失格》这两部作品能长期名列电影票房、畅销书榜前茅,共鸣的就是痛苦的力量。

有一个成语叫“痛改前非”,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改变,只有一个原因,痛得还不够彻底。我们看医院里每天人满为患,很多患者对医生的话言听计从,为什么?因为他们感觉到痛了。

除了前面讲过的电影、书籍和广告之外,心理咨询也需要利用痛苦的力量去推动人改变。

音乐作品也不例外,李健演唱的《父亲写的散文诗》,我听过一遍之后,永远都忘不了,因为那些简单的歌词,让我泪流不止: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一整天哪,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给了自己两拳,

……

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

那时的儿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汉,

有个可爱的姑娘,和他成了家,

但愿他们,不要活得如此艰难,

……

每次听这首歌,我都会想起我的父亲。

我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原本是我们一家人最开心的日子,可我们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家里没有钱。

为了给我凑学费,我父亲借遍了整村的有钱人,但是他借不到一分钱。我记忆中有一个很清晰的画面:父亲蹲在家里一个大灶台的旁边,他一边往灶里添柴,一边在抽烟,泪水顺着他的眼角不停地流。这个画面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父亲是一个一米七几的硬汉,一辈子都没怎么掉过泪,可他却因为没有办法借到钱供我读书,在灶台的一角抽着烟掉眼泪,那一刻,我的心就像是被钻透了一样痛。那一刻,我暗暗发誓:长大之后,我一定要努力工作,回报我的父亲,回报我的家人,让我的家人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后来,等我当了父亲,我又有了新目标,我要通过我的努力改变生活,让我的孩子不用像我这一辈人那么艰难,让我的孩子不用看到他的父亲因生活所迫而偷偷流泪。

“但愿他们,不要活得如此艰难。”这句歌词仿佛是专门为我写的。当然,也是为曾经生活困难的人写的,曾经过过苦日子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比自己好。

这就是共鸣语言的魅力,它能触发你记忆的开关,让你联想到自己曾经的经历,引发你的共鸣,这种共鸣会击中你的内在,会感染到你,这个时候,你内心的某些地方就能够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