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多年前看一个访谈节目,嘉宾是周星驰,他回忆小时候的一件事,说那时候家里很穷,有一次妈妈带他和其他兄弟姐妹上街,经过路边一个小摊,几乎没拥有什么玩具的他看到一个小玩意儿,非常非常喜欢,就央求妈妈给他买,可是妈妈不同意,他继续央求甚至哭了起来,结果妈妈在大街上把小小的周星驰打了一顿,拖着他离开了那个小摊。周星驰在讲这段故事的时候,表情非常严肃,在故事结束后,他蹙着眉头看着主持人的眼睛,说,她不给我买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打我?问这个问题时周星驰已经快五十岁了,即使过了这么多年和获得了这样大的成就依然无法让他释怀这件事。
中国家庭中,有非常多的母亲把重视家人忽略自己奉为人生准则。这种价值观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是很重要的,但是在科技已经如此发达,物质丰盛的今天,这套价值观已经不再适合。当我们不尊重自己的需要时,自然就无法很好地尊重他人的需要,周星驰的母亲的反应是那个时代父母非常常见的反应,然而现在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善多少。
孩子想去游乐场,一遍遍地对妈妈表达:“我想去游乐场嘛。”刚跟爸爸怄完气的妈妈很烦:“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为这个家整天忙,给你赚钱买吃买穿,好不容易休息下你也不体谅妈妈?成天正事儿不干,就知道玩!”于是孩子真觉得自己做错事,悲伤地回到自己房间。
父母都是普通人,当然会有无法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会有情绪,会累,会感觉到压力,而这些时候我们就有不想承担这种压力,或者想要休息一会儿的需要。但因为父母从来都没有学会直面自己的需要,所以当这些真实的需要浮现时,会让父母感到羞耻或内疚,尤其是自我价值感低的父母。于是拒绝孩子时,附加一堆道理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孩子的要求不合道理。讲道理的本质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虽避免了内疚,但爱的流动却被阻断,孩子体验到“被拒绝=我是错的”。真正让人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没有达成,而是被评判为“错误的,不讲道理的我不值得被爱”。
这就是周星驰已经年近半百却依然没有从童年的那个故事里释怀的原因吧。
被压抑的需要到最后并不会因为这些自我压抑而消失,它们依然会在那里,只是以一种更隐蔽、更迂回的方式呈现出来——要么根本就彻底否认自己的需要,对他人各种讨好;或者把属于自己的个人需要包装成一种更正确的、更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准则去要求对方,同时抨击对方如果不满足自己的需要就是道德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