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姑娘在我的某篇专栏文章下,专门留言告诉我已经对我“取关”(取消关注),同时表达了对我文章某些观点的愤怒。我回复她说:“谢谢你的取关。大家都很忙,把时间花在值得的地方是明智的。”我不知她看到这个回复会不会认为我是在与她怄气,但我想,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果她能放弃她并不喜欢的东西,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那也意味着她遵照自己的内心,做出了选择。而对于我来说,写文字的目的并不是要吸引粉丝,而是希望能普及一些心理学知识,因而,对于关注或不关注这件事,我并不在意,我只是想做一些想做的事情,反倒没有那么多精力打理诸多的情感投射。或者说,每个人其实并不是在为别人活着,做事情的出发点不应该是别人的好恶。所以,当她说“我不想再关注你”时,其实是从情感纠缠里释放了我们两个人,会让我们都比较轻松些。
她文字中的怒气让我知道,她在表达着对我的强烈不满,而专门留言给我,也有着一些威胁的味道:你不好,我就不要你了!
“你不好,我就不要你了”,多么熟悉的句子,多少人在成长过程中曾听到过这句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父为子纲”的传统,在现代社会中,又有多少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信奉着“我为你纲”的原则?所以,很多父母把孩子“听话”与否当作养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却不知道,孩子听话的背后,损失了多少自主性、创造性,而这个损失,会直接影响到他将来在社会中的发展,限制他社会能力的发挥。
在“我为你纲”下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内部空间会变得狭窄,缺少必要的多元视角、接纳不同的能力和理解事物的灵活度,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往往非黑即白,这就会让他们陷在要么对,要么错的单选题里。一旦面对世界的多样性,他们就会变得要么愤怒,要么退缩,因为他们无力在内心中处理如此复杂的存在,而这会让他们失去对于感受幸福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心态平和。这些孩子长大后,他们可能同样会成为以自己为纲的状态,他们既会要求自己的子女服从自己,也渴望世界如自己所期望的样子,否则就会极度焦虑乃至愤怒。但没有人能真正得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权力,所以受挫就会成为常态。有些人受挫后反思自己,慢慢放弃“你跟我一样才是好的”这样的信条,慢慢接受世界的多元性,他的生活就会获得改善;如果他一直沉浸在“你怎么竟然有这样(跟我不一样)的想法”中,就会时时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挫败,自然也就无法与外界建立起安全和信任的关系。
生活在“你不好我就不要你了”威胁下的孩子,内心是充满恐惧的,他们既害怕因为自己不能让父母满意而遭到抛弃,又害怕因为想发展自己的独立性而被惩罚。长大后,他在工作中也可能成为一个既渴望被看到、被满足,但是又不敢表达自己真实需要的人。周围的人不知道他内心渴望着什么,自然也就无从去满足他,这会让他感觉周围的人都对他不好,愤怒之下,他的敌意又带领他进入了与他人关系的紧张之中,于是他会更加感觉到关系中的危险。为了缓解内心这些冲突的体验,他们会发展出各种内在处理方式来帮助自己轻松一些:在要求别人顺从自己的同时,他们也会期待别人是完美的,因为如果别人如自己期待的一般完美,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冲突和痛苦体验。
这种对他人完美的期待,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当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某些公众人物发表观点时,就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强烈攻击,这个攻击甚至会波及讲话者的私生活。攻击的背后,其实是强烈的期待:你是专家,你是公众人物,你一定要完美,这样我才觉得安全,如果你都不完美,我害怕自己会更加糟糕。但是,再完美的讲话也禁不起亿万人的期待与推敲,因为推敲的人在听那些话时,已经加入了自己的主观经验——每个人听到的话,其实都是经过自己的经验、期待、幻想等处理过的话,是我们“以为那个专家在说这个”。人格相对健康的人,因为加入自己的投射相对少,所以听到的话相对客观,而自身因为有足够的安全感,所以想去影响讲话者的冲动也少,在听到一些与自己观点相左的话时,也可以相对平和地面对;人格健康度相对低的人,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