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担心,我跟这么小的孩子谈性,会不会反而刺激到他。这些担心,恰是来自对于性发展的不了解。实际上,三四岁的小孩子在潜意识中对性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当父母能坦然地与孩子讨论性保护话题时,对孩子来讲,他的体验是安全的;如果父母不能坦然,孩子则会感受到其中的隐晦,并在幻想中将它感受为被禁止的、不安全的,这反而会为他的成年生活埋下阴影。
家长还需要了解的是,性对于一个人来说,除了性行为本身,还有着更加复杂和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性,并不只是性行为那么简单,它与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学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在实验中,刚出生的猴子被带离母亲,由人工抚养。在抚养过程中,实验人员会为它同时提供两个替代母亲:一个是由金属制成的,但是有奶瓶的“母亲”;另一个是由柔软毛巾包裹起来的,可以晃动的“母亲”,但是它没有奶瓶。观察中发现,当小猴子饿了的时候,它会到有奶瓶的母亲那里吃饱,然后迅速回到柔软的母亲那里,依偎在它的身上,晃动它的身体。这就提示我们,在母婴关系中,喂养并不是最重要的元素,而这种皮肤可以亲密接触、身体可以互相依偎的感觉,即情感层面相互联结的需要,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两性关系其实很类似母婴关系,在两性关系中,这种相互联结的亲密感也同样重要。
这个实验的后期结果显示,在替代母亲喂养下长大的猴子,在成年后,大约有一半无法完成交配的行为,在可以完成交配的猴子中,有一半的母猴在生育后无法担当母亲的角色,它们有拒绝为小猴喂奶,甚至伤害小猴的行为。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它们的成长中缺少母亲喂养的体验,所以它们也没有办法自然发展出喂养的天性。在实验人员的帮助下,有一部分母猴学会了喂养,但另一部分始终拒绝喂养行为。这个实验的结果提示:早期养育中情感交流的匮乏,会直接影响孩子成年之后的性行为和性能力。
此外,孩子每个年龄段的性发展是不同的,如果家长对孩子性发展的路线有着充分的了解,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行为,从而确定孩子的发展是不是健康的。我在阳山的一次课程中,需要面对四、五、六年级的孩子,虽然是连续的三个年级,但学生的年龄段却跨越了孩子发展的两个阶段,所以孩子们的表现会非常不同。四年级的孩子很活跃,他们处于青春期前期或是萌芽阶段,在性发展上还处于潜伏期的后期,他们这时候的心理能量更多放在了发展友谊上,是青春期亲密关系的过渡阶段。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性能量潜伏了起来,他们可以和异性伙伴玩得不亦乐乎。但六年级的孩子明显不同,他们已经进入了生殖欲阶段,潜伏的性冲动已经复苏,为了抑制自己冲动的部分,他们在与异性同学的关系中,变得很节制,有些抗拒与异性伙伴的接触。所以我在课程中需要向他们讲解更多,而很难如对待四年级的孩子那样,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这是他们人生发展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他们的个体发展能够顺利进入青春期,将性目标和对象集中在异性身上,将有助于形成正常的人格;相反,如果个体的性能量受到外部干扰或其他原因的阻隔而停滞,就可能导致各种性变态和性倒错,甚至产生病态人格。
所以,对孩子的性保护,不只是帮助他们离开来自外界的性伤害那么简单,家长老师还需要做的,是保护他们的成长,保护他们的未来。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家长老师对性有着充分的理解,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家长才有可能知道,从哪个方向去保护,如何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