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以后,一定肯定确定会过的节就两个:春节和清明节。
原因很简单,这两个节是家里老人会负责提醒的,其他节,得过且过;不得过,就在朋友圈里看别人过。
对女人来说,情人节、妇女节、母亲节、圣诞节、七夕,这些“以爱为名”以及强调“生活要有仪式感”的节日,都可有可无,到了一定年纪也就看明白了。现在我已经养成了看热闹的好习惯,从村头小卖部买一斤瓜子,找大华赵雅芝借个小板凳,开始看戏。
隔壁村大黄两口子看个电影吃个牛排都成了高级仪式感,老婆还要求大黄在朋友圈晒自己的美颜照(P得亲妈都不认识),大黄刚一发,就获得一大堆点赞。大黄前天还在群里约女群友打麻将呢,真会给自己加戏。
当然,如果双方都愿意配合,那也不是什么坏事。一到节日就秀恩爱,我认为这是用区块链的思维模式在维持感情——
隔三差五通报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你们都看好哦,我们两人很恩爱的哟。
隔三差五通报对象:你看好哦,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知道我们恩爱哦,你给我老实点哟。
就这样,既获得了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赞美羡慕,又能降低对象劈腿的风险系数,多好。
造作啊,人类上演一幕幕爱恨情仇的苦情大戏,折腾了自己,成全了别人,最后养活了一大批商人。
以前年轻气盛,我还经常觉得挺不爽的,连“七夕”这种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的情人节,玩浪漫秀恩爱的人都铺天盖地。而我们这些已婚妇女,一年比一年过的节少,有些是忘了,有些是提不起情绪,还有些,干脆是赌气:哼,老娘还缺个节过吗,老娘天天都过节!
如果嫁给了一个直男,请记住,他有“选择性遗忘症”,你会发现,不该记的他都经常叨叨,该记的全忘了。
结婚后,别说七夕了,就连生日我都得提前一周暗示,一日三次,一次一示,再不行就加大剂量,到最后撕破脸明示,显得又做作又作……
后来,慢慢地不知怎么回事,“不过任何节”成了一种风尚,仿佛不过节不秀恩爱的女人迎来了出头之日,搞得像妇女界楷模,透露着一股强大的“哼哼哼”的腔调。
最重要的是,过节这种事基本是女人主导,只要你主动,就会有故事,而且是18禁的那种,男人基本都能(硬着头皮)满足你。然而,现在的已婚妇女总是越来越懒的,工作、带娃、家务,少许的空闲填补自己胶原蛋白和精神食粮,对恩爱的需求度降低了很多。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结婚纪念日,提前一周我还在畅想,要不我们来一次远足。心里想着跋山涉水的路上,二人敞开心扉彼此倾(tu)诉(cao)的浪漫景象多么有影视剧色彩啊。
过了两天,我仔细一想,要走那么多路真的好累啊,而且耗费时间又太多,最好来个快一点又刺激的。他说:“好,我们去坐磁悬浮吧,坐到浦东机场,再坐回来。”
就这么谈崩了,最后我放弃和这个男人讨论,决定还是从简,就吃一顿大餐以资鼓励算了。结果到了那天,倾盆大雨,我压根儿懒得出门,俩人在家吃了一顿海鲜泡面,庆祝了这个神圣的纪念日。
后来想想也挺好啊,人家都说:“爱对了人每天都是情人节。”我说:“嫁对了人每次过节都省钱。”
而现在,“每逢佳节都省钱”,成了已婚妇女过节的大趋势。
现如今,不秀恩爱的一伙人自娱自乐,秀恩爱的一伙人自我满足,真恩爱但不秀的一伙人看着秀恩爱的一伙人暗暗发笑,不恩爱的一伙人看着秀恩爱的一伙人嗤之以鼻。不屑于秀恩爱的人和总喜欢秀恩爱的人不会成为好朋友。
当然,已婚妇女也不是所有节都不过。
有了娃之后,还得过六一儿童节。娃上幼儿园后,或许能过几个母亲节,因为幼儿园会让娃给你做贺卡。上了小学就没有老师叫他们做贺卡送妈妈了,但别急,你还能参与另一个节:教师节。
任何与娃相关的节日,妈妈们都牢记不忘,既不偷懒,也充满激情,且往往都舍得花重金出血本。
不过,有娃以后,和自己有关的节日就更加寡淡了。
我有个朋友,六一结婚的,有一次她告诉我,她的结婚纪念日现在都是蹭儿子热度,六一带娃吃喝玩乐,在吃披萨的时候顺便举起柠檬水,对娃说:“宝宝,今天还是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哦。”爸爸听完立马举杯:“对对,来,庆祝我们的纪念日,干杯!”
听完她的故事,我就送了这首歌给她,你看这歌词写得多好:
没,没有蜡烛就不用勉强庆祝。没,没想到答案就不用寻找题目。没,没有退路那我也不要散步。没,没人去仰慕那我就继续忙碌。来,来,思前想后,差一点忘记了怎么投诉。来,来,从此以后,不要犯同一个错误。将这样的感触写一封情书送给我自己,感动得要哭,很久没哭,不失为天大的幸福。将这一份礼物这一封情书给自己祝福,可以不在乎,才能对别人在乎……
唱着唱着,自我修养又提高了。
我们心里要有一点信念,爱不爱这种事不要和别人比,幸福不幸福这种事要自己去度量。既然女人总是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连自己都忽略了自己,为什么要求男人始终把重心放在你身上呢?
要知道,织女还能每年过一次七夕,如果她真和牛郎住一块儿了,估计会怀念银河对岸的。
怎么办呢,谁曾经不是小公主?然而生活这把杀猪刀,见不得小公主老霸占着主位,该让贤给年轻姑娘去造作了。
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给人添堵,更不给自己添堵,就是已婚妇女过节的自我修养。
有次情人节,我拖家带口在国外漂着,忙得忘了这事儿。直到收到经常光顾的花店发来的短信:“明天情人节,我们为您准备了一枝玫瑰,别忘了来拿哦!”
我跟老公说:“可惜了,免费的玫瑰,来不及回去领。”
这个钢铁侠顺着杆爬:“咱们不是贪小便宜的人。”
钢铁侠确实不贪小便宜,他从不白拿免费的玫瑰。
于是我从没收到过他送的玫瑰。
历数十年来我从他手里接过的各种礼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务实的男人。
当年找对象时我妈说要找一个踏实会过日子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只想恭喜我妈,你反正是找对了女婿。你的这个女婿把日子过成了沉积岩,绝对够踏实。
当然,在彼此的磨合中他也在实用原则下逐渐开始考虑兼具美学与艺术并存,比如最近给我买的镊子和硅胶刷头,都是粉色系的。
作为他的好兄弟,我觉得他的这个举动说明他可能还是觉得我有点娘。
我从他那里收到过的最隆重的一次礼物是一套智力玩具,里面有莫比乌斯圈、鲁班锁、九连环……他抱着这一坨玩具告诉我:“听说一孕傻三年,来,这个可以帮助你恢复智力。”
从拿进家门第二个小时开始,这套玩具陪伴了他整整半年,他的智力倒是飞速提高了。
其他礼物就更不用提了,比如送我一本他爱看的书,送我一包他爱吃的薯片,送我一场他爱听的海底电缆科普讲座……
我一朋友曾告诉我,她老公给她送过的最直男的礼物是一窝鸽子,说鸽子代表了诗和远方。
还没等他俩定的鸽粮到货,鸽子就越狱了,飞向天际,自己找远方去了。
于是这个礼物是名副其实的“放鸽子”。
呵呵,男人。
说男人不懂女人,不会营造气氛,不知道怎么送礼物,那也是不够客观的。
他们大多数时候只是不想让中间商赚差价。
有了孩子后,我和孩子他爸很少有二人世界,一开始觉得好命苦啊,怎么不能像人家那样过着王子和公主的生活,一年到头总有各种惊喜浪漫。后来慢慢发现,这样挺好,实惠。
各种靠劈情操来坐实感情的节日其实都是甲方的陷阱,对我们来说很鸡肋——浪漫的人根本不缺这一环,不浪漫的人视之如粪土。
据统计,在情人节、七夕节、圣诞节、结婚纪念日等以爱的名义来过的日子里,最高频的行为是:吵架。
每一段你肉眼看得到的缠绵悱恻背后,都有只属于两个人的挣扎揣测;大多数你看得到的平静中都可能包含了大风大浪。
战争与和平在感情里从不被剥离。
我就亲眼见过因为办公室里的小姐妹都收到情人节礼物而自己却没有,当场就把老公拉黑删除的故事。
情人节,与其说是什么福利,倒不如说是爱情的杀手。它的最大贡献是让人产生攀比,心生妒忌。唯一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人恐怕只有中间商。
对于感情里的中间商们,年纪越大越不需要他们。
男人与女人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你如果想和一个直男好好过日子,就必须彻底明白一个道理——
我们不出去吃烛光晚餐主要是因为我们家有蜡烛。
只要你把蜡烛点亮,眼前的桌上可能只有煎饼卷大葱和水电气账单以及娃的B-考卷,那也是很给生活加码的浪漫。顶多等猪队友怒吼一声“什么玩意儿”时,狠狠吹灭那浪漫的火焰,那也不亏。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浪漫才是真的浪漫、饱和的浪漫、不怕丢人现眼的浪漫。
别人情人节最后的温馨大结局可能是酒店里铺满花瓣的大床,但是,还不是得把花瓣收拾干净了才能睡?我们不去,倒也不是嫌花瓣麻烦,主要是因为我们家有大床。
中间商以为搞这样那样的花样可以促进感情增添生活美感,我们笑而不语,只看穿不揭穿。
不是因为我们不需要促进感情,而是因为我们已经把感情掰断了揉碎了撒进了每天的日子里,如果一套奥数题还不够重燃激情,那么就两套,不行再加一套阅读理解。还用得着什么比共同辅导作业更有美感的仪式?这一关能过,这无坚不摧的感情还需要什么玫瑰花的检验?
带刺的玫瑰只会暴露强颜欢笑的假象,只有带刺的娃才能证实缺一不可的真爱。
一把年纪了,说自己没过过情人节有点不大好意思,说没情人也太掉价了。
好多成年人强调自己不过这个矫情的节,其实是给自己找回点面子。大多是疲于生活,无暇浪漫。
还有些人的浪漫情怀不够支撑激情,就只能依靠“给生活加点仪式感”来强加浪漫,如今的仪式都是走肾。
我们磅礴的肾上腺素走这点情怀还不是小菜一碟?但我们高尚的理想和追求不拘于此,我们的肾上腺素不献给中间商,而是用到更伟大的事情上去,比如择校……
不过情人节不代表我们没有情人。
我们有情人吗?都有。
往大里说,爱情是一种贯穿生命的指引,你想要让自己感受爱情,爱情就在那儿。你要不想感受,那就不一样了。只要是夫妻或情侣,但凡是自由选择,多多少少都曾有爱情的影子。
是影子就不错了,有影子是因为有光。
往小里说,我们可以制造情人,比如孩子就是小情人。
我们对爱的定义是很庞大又微妙的,大到难以捕捉,小到时时刻刻。之所以把孩子当成小情人,是因为TA容易被你俘虏,无条件爱你。
你的配偶可能是个钢铁侠,不懂节日的仪式感,也不懂制造温馨,在情人节这种节日指望不上对方给你营造生活的小确幸,这种时候孩子就是生活的台阶,和小情人一起过节,和这个爱情的结晶一起快乐地度过一个仪式,既没有向生活妥协,又确实感动了自己。
说到底,过这种节日是为了“表达”,人需要有一个表达和被表达的情感寄托。我们不在这一刻表达,就应该在另一刻表达,或者时时刻刻表达。
我们没有“母子节”是因为母子间的表达与日月同辉,无时无刻,充斥在生活里,每天都会听到“宝贝我爱你”“妈妈我爱你”。而情人节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大人间“表达”的需求太强烈了。
话说回来,老夫老妻之间,又需要什么样刻意的表达才能维系激情呢,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平淡吧。
有空过情人节,不如做一些更务实和增进感情的事,比如在开学前分配一下赶作业任务,小报我负责,你去买一罐500毫升的饮料赶紧一饮而尽好给娃把灯笼赶制出来。
在这生龙活虎又匆忙的日子里,浪漫就是撇开一切中间商,自己high起来。配偶能在今天搞定娃,补完所有欠下的作业,比送我什么礼物都令人感动。
︱十三说
有的时候会看到朋友圈里某某秀礼物,也会由衷地羡慕对方能享受浪漫。转念一想,浪漫的人其实有很多,而有很多真浪漫,却根本是很私密的,我们无法察觉的,更不会大肆宣扬的。
现在琳琅满目的各种节日,徒增了很多消费渠道,却不见得能让我们的日子变得比以往更浪漫。懂浪漫的人和有爱的人,平淡如水中也能常见真挚,中间商能赚到的,也只是应付于生活表层的那一波浪漫红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