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抱怨,走自己的路

好吧,给大家说个小秘密:别再抱怨。

请相信我的话,也请相信维尔纳·赫佐格导演的话。

若要拥有更富创意的生活,你就必须停止抱怨,理由如下:

第一,抱怨招人厌烦。每个艺术家都会抱怨,因此这是一个枯燥而陈旧的话题。(听到专业创作课上那此起彼伏的抱怨声,你可能会以为这些人是受邪恶的独裁者逼迫才选择了自己的职业,而不是遵从内心自主选择的。)

第二,创作有难度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创作压根没有困难、人人都能做的话,也就谈不上什么独特和趣味了。

第三,没有谁会真心听取他人的抱怨,因为每个人都陷在自己的烦恼之中。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的抱怨会把灵感吓跑。当你抱怨创意的艰难和劳苦时,灵感便会因受到冒犯而远离你一步。灵感仿佛举起了双手对你说:“对不起,伙计,我不知道我的存在会这么妨碍你,我要另找人家了!”

在生活中,只要我一张嘴抱怨,我就能体会到这种感觉。我觉得,正是我的自怨自艾将灵感拒之门外,让整个屋子霎时变得寒冷逼仄且空空如也。面对这种情况,我从小便知道如何应对:我会告诉自己,我是热爱工作的。我享受着创作中的点点滴滴,包括其中的痛苦和喜悦、成功与失败、欢愉与尴尬,以及其中的灵感枯竭期、枯燥、辛劳、困惑,还有为创作而犯的所有愚蠢的错误。

我甚至练就了把这番话大声说出口的胆量。

我告诉全宇宙(以及所有愿意倾听的人),我奋力打造创意生活,不是为了拯救世界,不是为了反对抗争,不是为了抛头露面,不是为了符合教规,不是为了颠覆体制,不是为了吐气扬眉,不是为了向家人证明我的价值,也不是一种深层的情感治愈与宣泄……只是因为,我乐在其中。

所以,你可以试着说出这句话:“我享受自己的创造力。”

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务必要心口如一。

当然,此举有可能让人目瞪口呆。我认为,全心全意地享受工作,这大概是当今的创意人士能够采取的唯一具有颠覆性的立场了。这种行为简直太酷了!很多艺术创意人士由于害怕自己在别人眼中不够严肃、专业,因此不敢把自己对创作的热爱大声表达出来。你可以勇敢一点儿,做个敢于享受的艺术家吧。

而且,如果你能把对工作的享受说出来,就会让灵感更愿意靠近你。听到这些话语,会让灵感满心感恩,因为灵感会因为受到他人的欣赏而心怀感激。灵感会在无意中听到你表达的愉悦,并会将创意送到你的门前,回报你的热忱和忠实。

更重要的是,创造力将多到让你用之不竭的程度。

足够你用十生十世。

几天前,有人对我说:“你声称人人都有创造力,但是人的天赋与能力之间不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吗?没错,我们都能创作出这样那样的作品,但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算得上伟大,不是吗?”

我给不出答案。

告诉你们吧,我根本不在乎这些。

我根本没有闲工夫去考虑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人从学术角度向我解释真正的大师级别与区区雕虫小技之间的差异,我绝对会一头栽在餐盘里睡着的。毋庸赘言,我也绝不想信誓旦旦地宣布某人生来就注定是一名著名的艺术家,而另一个人则应该选择放弃艺术创作。

我凭什么知道答案?又有谁知道答案呢?这一切都主观得让人难以捉摸。再说,我已经历了太多的意外了:一方面,我认识的一些天资过人的人将自己的禀赋靡费一空;另一方面,一些我曾经嗤之以鼻的人却在日后凭借其作品的魔力与美感让我目瞪口呆。这一切都让我折服,使我不再妄自评判他人的能力或是将任何人排除在艺术的殿堂外。

因此,我恳请大家不要再在这些定义和差别上煞费苦心了,好吗?这样做只会给你造成负担,扰乱你的思路。你想持续创作,就必须尽可能地让自己远离这类压力。不管你认为自己是天才还是蠢材,你只要把创意制造出来再抛出去就行了,让其他人随便强加条条框框吧。这无法避免,因为大多数人就喜欢设置条条框框。实际上,为了得到一种为混乱的生命制定的安全感,人们必须设置一些条条框框。

因此,人们会将形色各异的“牢笼”套在你的身上,他们会给你安上“天才”、“骗子”、“外行”、“冒牌货”、“攀高枝”、“过气之人”、“玩票者”、“落选者”、“冉冉新星”或是“山寨之王”等名号。他们或许会对你阿谀逢迎,或许会对你嗤之以鼻。他们或许会说你只能给儿童书画插画,只会做商业摄影,只能在社区剧院里演戏,只敢在家里下厨,只能在周末玩音乐,只会做些手工,只会画风景画……

这些说法并不重要,让大家各持己见吧。就像我们对自己的见地也深信不疑一样,你也要允许别人坚信自己的观点吧。但是,绝不要认为你只有得到别人的祝福(甚至是理解),才能进行自己的创作。你要牢牢记住,别人对你的评判与你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最后,想一想W.C.菲尔兹对这个问题发表的观点:“别人对你的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回应了哪个称谓。”

事实上,你甚至不需要回应。

坚持做自己就好。

我写的小说《美食,祈祷,恋爱》曾经误打误撞地成为一本超级畅销书,在那几年的时间里,我仿佛一直置身于一间摆满哈哈镜的屋子。

请相信我,我从没有打算要写一本超级畅销书。有时就算再怎么努力,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我出版的6本作品都是以同样的热情和努力写就的,但其他5本都算不上畅销,这就是证明。)

在写《美食,祈祷,恋爱》的时候,我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正在创作一生中最伟大或最重要的一本作品。我只知道,如此私密的作品对我来说是一种突破。当然,我也考虑过因为此书的内容太过直白而惹人非议的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把这本书写了出来,一是出于非常私人的原因,二是因为我想看看自己能否把自己的情感经历充分抒发出来。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能够与这么多读者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为写这本书,我四处旅行,其间,我与一个名叫费利佩的巴西男子坠入爱河。现在,他成了我的丈夫。在我们确定恋爱关系后不久,我曾问他能不能接受我把他写进书中。他回答说:“这要看情况,这么做有什么坏处吗?”

我回答说:“什么坏处都没有。相信我,没有几个人会读我的书。”

谁知道,至今已有超过1200万名读者读了这本书。

因为这本书的读者如此之多,也因为有不少人对书中内容提出了不同见解,因此,《美食,祈祷,恋爱》不再是一本书,它变成了一个供数以千万计的读者投射其强烈情感的巨大屏幕。在这些情感之中,从入骨的仇恨到盲目的吹捧,可谓应有尽有。有人给我写信说,“你的一切我都恨之入骨”;也有人写信告诉我,“你的作品就是我的圣经”。

想象一下,如果我尝试着依据这些读者的反响给自己下定义,那会是怎样的情形?我并没有这样做,而这也是《美食,祈祷,恋爱》没有让我在作家这条路上迷失方向的唯一原因:因为我一直以来都相信,作品与我本人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只负责作品的创作——这项工作已经够难的了,紧盯读者对作品的看法,这种额外的工作我是拒绝接受的。

除此之外,我也意识到,只许自己表达看法而别人却无权表达,这不但不符合常理,也是不成熟的表现。如果我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心声,那么评论家也有权表达他们的看法,这样才公平。如果你敢于把创作的作品展示给众人,那么这部作品就会激起人们的回应。然而,就算别人做出完全不着边际的反应,我们也是无法控制的。

一天,一位女士在签售会上对我说:“《美食,祈祷,恋爱》改变了我的一生。是你鼓励我从家暴的婚姻中走了出来,解放了自己,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书中描述的一个瞬间而起的。你写道,在那一瞬间,你对你的前夫下了限制令,因为你受够了他的拳脚相加,再也不愿忍下去了。”

限制令?拳脚相加?

这种事从没发生过!我没在书里写过,在实际生活中也没有发生过!就算你在我的书里搜寻言外之意,也读不到这些内容,因为它与事实相去甚远。然而,那位女士已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将这段故事(也就是她自己的故事)安插在了我的书中。我猜,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离开前夫是她的需求。(或许,她将这股决心和力量的来源归于我而非她自己,会让她更容易接受一些吧。)无论她出于何种动机,她已经将自己的故事插在了我的故事之中,并且将我本人叙述的内容掩盖了。虽然这种做法很奇怪,但我认为这是她的权利。我认为,这位女士有权随心所欲地误解我书中的内容,毕竟,从她双手捧起书的那一秒钟起,她便拥有了对这本书的解读权。

别人的反应不属于你——这是进行理智创作的唯一途径。如果人们喜爱你的作品,那自然皆大欢喜;如果你的作品无人问津,那着实可叹。如果人们误解了你的作品,你也不要放在心上。如果人们对你的作品满腹厌恶呢?如果人们用野蛮的挖苦攻击你、侮辱你的智力、污蔑你的动机、把你的好名声往泥潭里拖,又该如何应对呢?

你只需微微一笑,尽量温文尔雅地劝他们去搞自己的创作吧。

然后,你可以继续专注于创作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