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爱上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男子,我觉得他的写作天赋比我的写作天赋高很多。但他却在20多岁的时候放弃了作家这条路,因为写在纸上的作品永远没有脑中浮现的作品那样优美细腻。他感到心灰意冷,不愿将拙劣的版本写在纸上,生怕玷污了脑中精彩的创意。
在我为了那些拙劣且不出彩的短篇故事奋笔疾书时,这位天资聪颖的年轻人却不愿动笔写一个字。他甚至想让我对自己在写作上所倾注的努力感到耻辱:“这么糟糕的作品难道不会让你感到伤心或受到打击吗?”言下之意是,他的艺术洞察力要比我敏感、纯粹许多,而且,包括他自己的缺点在内的所有形式的不完美,都会让他的灵魂受到伤害。他觉得,如果写不出佳作,他就永不弃笔,这样的做法包含着某种高尚的情操。
他说:“我宁愿做一个完美的失败者,也不愿当一个有缺陷的成功者。”
老天啊,我才不愿这样呢。
宁肯把自己的一技之长彻底荒废也不愿接受达不到理想境界的事实,这样的悲情艺术家形象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吸引力。我并不觉得这是一条英雄之路,在我看来,即使遭遇了客观上的失败,坚持置身于洪流之中也比为不堪一击的敏感之心找借口,从而置身事外要可敬得多。然而,想要置身洪流之中,你就必须放弃对完美的幻想。
现在,让我们浅谈一下完美主义吧。
伟大的美国小说家罗伯特·斯通曾经开玩笑说,他身上具备了一个作家所能具备的最糟糕的两个特质:一是懒惰,二是完美主义。没错,这两个特质必然会让人萎靡不振、痛苦挣扎。相信我,如果你想拥有满意的创意生活,就不要去培养这两个特质中的任何一个。你应当培养与此截然相反的特质,也就是说,你必须成为一个严以律己的非完美主义者。
第一步,就是忘掉完美这件事。我们没有时间去追求完美,在任何情况下,完美都是不可企及的。完美是一个谬论,一个陷阱,一个会让你一直跑到累死的仓鼠轮。作家瑞贝卡·索尔尼说得好:“许多人都信仰完美,但完美会让所有的一切都毁于一旦,因为‘完美’不仅仅是‘优秀’的敌人,它还是‘现实’、‘可能性’以及‘乐趣’的敌人。”
没错,完美主义会阻碍我们完成任务,更糟糕的是,完美主义还会阻碍人们开始一项任务。完美主义者往往会事先判定他的作品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因此,他就压根不会为创作做任何尝试。
然而,完美主义最邪恶的招数便是把自己伪装成一种美德。举例来说,在面试时,有些应聘者会把“完美主义”当成自己最大的卖点去大肆宣传,这个阻碍他们最大限度地享受创意人生的罪魁祸首,现在却成了让他们引以为傲的资本。他们把完美主义像勋章一样戴在身上,仿佛这就是高品位和严格要求的标志一般。
对此,我却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完美主义是“恐惧”的高端定制版本,完美主义就是用高档鞋子和貂皮大衣包装起来的恐惧,它装出优雅的样子,内心却忐忑不安。在这闪亮的外表之下,潜藏着完美主义的恐怖,它不断重复着:“我不够好,永远都不够好。”
我认为,女性对自己的表现的要求要比男性更高,因此对女性而言,完美主义是个尤为危险的陷阱。在创意领域,女性的声音和观点之所以没能得到广泛宣传,原因有很多,比如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但在很多情况下,女性其实是阻碍自己参与创意领域的“罪魁祸首”。她们遏制着自己的想法、能力、领导力与业绩。很多女性仍然相信,在她们的自我和业绩达到完美和无可挑剔的境界之前,是绝对不该展现自我的。
相比之下,因羞于将远不完美的作品展现出来,所以不敢参与全球文化交流,这样的情况却很少发生在男性身上。顺便提一句,我说这话并没有抨击男性的意思。男性那种强大到荒谬的自信,让他们能说出:“好吧,我有41%的把握,那就把这任务交给我好了!”这是我所欣赏的特征。没错,虽然他们最终的成果有时只能用可笑和一团糟来形容,但奇怪的是,这一招有时还真管用。一个看似没有做好准备且能力不足的男性,却能因疯狂的放手一搏,瞬间就将其潜力超常发挥出来。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女性也可以像男性一样去放手一搏。
然而,我所见的许多女性的做法都与此截然相反。我听到太多出色且有才华的女性创作者表示:“我对这个项目有99.8%的把握,但是在我把差的那0.2%补上之前,我还是别抛头露面了。”
女性这种“想要得到爱或收获成功就一定要变得完美”的理念是从哪里来的,我简直匪夷所思。(哈哈哈!开玩笑的,我知道这个理念来自社会给我们传达的每一条信息!这要感谢整个人类历史了!)但我们女性必须跳出这个思维陷阱,因为我们是唯一能够帮自己跳出来的人。我们必须明白,对完美主义的追求只是一种对时间的靡费,因为完美是不存在的。无论你花了多少时间试着将事情做到完美,总有人能从中挑出毛病。总有一天,你要完成你的作品,然后不假思索地把作品推给大众,就算是为了让自己用愉悦且坚定的心态继续完成任务,也是值得的。
这才是“放手一搏”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或者说,这应该是人生全部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