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在乎你

多年以前,我还是一个20多岁的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当时我遇到了一个聪慧、独立、富有创意且强大的老奶奶,她给了我一条珍贵的人生箴言。

她说:“一个人在二三十岁的时候,他会努力让自己变得完美,因为他会在意别人对他有何看法。四五十岁之后,他便能抛开束缚,因为他不再为其他人的看法而耿耿于怀了。但是,彻底的洒脱则是在一个人六七十岁的时候才会到来,因为那时他才会意识到让人如释重负的真相:‘从来就没有人在乎过你的事情’。”

现在没有,以前没有,从来都没有人,在乎你的事情。

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事情做打算,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你在做什么或是你做得怎样,因为他们都忙着自己的事情呢。你或许会在短时间内吸引他人的注意(比如当你的人生大放异彩、一败涂地或是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时候)。但是,这种关注没过多久就会重新回到老地方,也就是人们仍会关注自己的事以及他们自身。“我并没有被任何人摆在首要位置”,这种想法乍看会让人感到怅惘或恐惧,但我们也能从中找到如释重负的感觉:“我是自由的,大家都在忙着为自己的事情操心,所以无暇对我关心过多”。

所以,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吧。

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吧。

追求所有让你着迷、能点燃你内在激情的事业吧。

创造任何你想要创造的东西吧,任由你的作品极度不完美吧,因为人们很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我之所以能坚持完成第一部小说,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允许自己的小说极度不完美。即便我对自己写出的作品满心反感,我仍然会鞭策着自己继续写作。这部小说与完美之间的差距大到让我简直要发疯。在创作这本书的那几年中,我会在屋里踱来踱去,每天都试着为自己打气,提醒自己曾许下的诺言:“拜托!我从未向宇宙承诺我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我只是承诺我会成为一名作家罢了!”从而让自己不顾那部索然无味的作品的可憎,继续进行创作。

写到第75页的时候,我差点儿半途而废——我觉得自己写的内容实在太糟糕、太让人赧颜了,我几乎无法继续写下去。然而,我最终克服了自己的羞愧,因为我决不允许自己在进入坟墓的时候,书桌抽屉里还存着那75页尚未完成的手稿。我不想做这样的人。这世界上已经有太多尚未完成的手稿,我不想在这无底洞中添砖加瓦了。因此,无论我认为自己的作品有多糟糕,我都决定坚持下去。

我还时常想起母亲常常提起的话:“完成要好过完美。”

在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的这句话在我的耳边回响过无数遍。这并不是因为我母亲卡萝尔·吉尔伯特很懒,相反,她勤奋并且高效得令人难以置信,同时,她也很务实。毕竟,人生是有限的,我们都应在有生之年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无愧于心就好。无论对于洗刷碗碟还是对于包装圣诞礼物,母亲都追随巴顿将军的思想:“一个现在就能彻底执行的好计划,要好过下周才能执行的完美计划。”

这句话也可以换种方式来说:一本现在就能彻底完成的比较好的小说,要好过一本永远也打磨不出来的完美小说。

我觉得母亲很理解这种超前的思维模式:仅仅把工作完成这一点,就是一项非常值得称颂的成就了,不仅如此,这也是一项难能可贵的成就。说实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有始有终!看看你周围的人吧,证据比比皆是:很多人无法完成。他们会怀着美好的憧憬开始一项雄心勃勃的项目,之后却会陷入猜忌、疑惑以及吹毛求疵交织而成的“泥潭”……然后便干脆放手不干了。

因此,如果你能把事情做完(仅仅是做完),就这一点而言,你就已经在人群中出类拔萃了。

换一种方式来说,或许你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十全十美,而我只想把作品完成而已。

我现在就可以跟你坐下来,一页一页地把我的每一本书过一遍,把其中的缺点一个个挑出来告诉你。这虽然会把这个下午搅和得百无聊赖,但我可以做到。我可以给你展示每一处我选择不去修改、曾让我冥思苦想的小细节;我可以给你展示所有我不知如何巧妙地解决叙事难题时所抄的近路;我可以给你展示那些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而剔除出去的角色;我可以给你展示逻辑的断层和研究中的漏洞,也可以给你展示我为了把这些作品拼贴为整体而用到的各种各样的胶条和绑带。

为了节省时间,我只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我最新的小说《万物的签名》里,有这样一个不幸没有得到充分塑造的角色,这个角色非常经不起推敲(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除了方便剧情的发展外,她的存在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之前在写这个人物的时候我就察觉到了这一点,但我并没有把这个角色写圆满。按理说,我应该把她的故事写得更丰富一些,但我不知道如何能达到这个效果。因此,我希望自己能钻个空子(有时,人们的确可以侥幸蒙蔽过去),我希望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细节。后来,我把这本书的初稿交到了几位试读者的手中,他们都指出了这个角色存在的问题。

我曾考虑过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重新回头去修补这个角色需要花费太多精力,而且效果也很有限。比如说,为了解决这个角色的问题,我就必须在这份已经超过700页长的手稿中额外增加50~70页的内容。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必须对读者仁慈一些,给他们一个结尾。另外,我觉得这样做有点儿冒险——为了这个角色,我必须把整本小说重新拆成最初的章节,然后再重新组合。而且,在彻底重构故事的过程中,我担心自己会把一本已经完成且不错的作品毁了。这就好比,一位木匠在建房工程即将收尾的时候,发现地基差了几厘米的高度,于是动手将一幢已经配好家具的房子拆掉,彻底重建。诚然,第二次的建筑工作完工时,地基或许会更加稳固,但是,几个月的时间就这样流逝过去,而且之前房屋结构的特点也有可能被毁于一旦。

于是我决定,不去管这个角色的问题。

一言以蔽之,我为了这部小说不知疲倦地耕耘了4年的时间,为之倾注了大量精力、情感与信赖。总体来说,我很喜欢这部小说。不可否认,这房子是建得有点儿歪,但是四壁都坚实,屋顶没有坍塌,窗户也能打开。不管怎么说,我并不介意住在一幢歪房子里(我的确在一幢歪房子里长大,这种房子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我觉得,我的小说就是一份已经完成的有趣的“产品”,或许有些歪斜的角度反倒为其平添了几分趣味呢。因此,我便听之任之了。

在我把这本瑕疵明显的作品公之于世之后,你知道结果如何吗?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动静。

地球依旧转动着,河水依旧川流不息,鸟儿依旧在天空飞翔。我收到了一些读者好评、一些差评以及一些无关痛痒的评论。有些人很喜欢《万物的签名》这本书,有些人却不感兴趣。一天,一位来我家修理厨房水槽的管道工看到桌上放着的那本书后,对我说:“女士,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这样的书名是不会大卖的。”此外,有些人希望这部小说能够短些,有些人则希望小说长一些;有些读者希望书中能多出现几只狗的情节,少一点儿自慰的情节。几个评论家还专门对那个没有塑造充分的角色做了分析,但是看起来,没有人为她太过烦心。

总而言之,在很短的时间里,许多人都对我的小说各持己见,但在这之后,每个人都陆续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因为大家都很忙,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考虑。但是,创作《万物的签名》对我来说却是一段激动人心、动脑动情的体验,因这段创作历险而获得的勋章也将被我永远珍藏。我人生中的这4年时间过得很值,这部小说在创作完成时并不完美,但我仍然觉得这是我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也坚信自己在写作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次写作过程中的每一分钟,对我来说都是千金不换的。

而今,作品已经完成,我也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作品上了。总有一天,新作品会以更好的姿态面世。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创作方式,也是我今后尽力坚持的创作方式。

这就是我们这种人的赞歌。

这就是《严于律己的半吊子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