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环境,效果更好

按部就班的生活一般不会发生意外,但也会让人倍感压抑。因为人都会疲劳。这种疲劳是适应旧有刺激,缺乏变化造成的。也就是说,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事物,长时间单一不变,也会让人产生压力,进而产生疲劳感。

使人产生压力的事件本质上是刺激,正是刺激让人产生各种反应,表现出生命活力。而一成不变、熟悉已久的环境则缺乏刺激。对旧刺激已经麻木,努力的必要性不再强烈,无聊的情绪便开始滋生。此时,人们几乎都会反思自己的处境,如果再没有新刺激,便有可能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如果不能刷新自己或改变环境,人就会开始苦恼,严重的还可能抑郁。

患有抑郁症的人看不到生命中的强大活力与激情,于是丧失了积极性和行动力。老年人抑郁症发病率较高,因为他们经历得多,对人生的思考也多,看事情容易看到背后不变的规律,却难再做出改变,进而否定生活的希望。

此外,某些地缘因素可能也是致病或令人失去活力的原因。诸如接近高压线、手机天线,家用电器没有接地线,等等。

刷新自己即反思自己,其效果是以焕然一新的心态看待旧环境。但这需要较强的思考力,执行起来比较困难。相比之下,改变真实的外界环境则容易得多。外界环境一变,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也会随之改变,于是重新发现努力的必要。也就是说,环境的改变是一个全新的刺激,能让人重新找回行动的活力;脱离原来的单一的生活状态,可以使一个人打破僵化思维模式的限制。

改变环境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居住地不变,对原有的生活环境进行调整。比如,改变房间布局和家具的摆放位置,添置或丢弃一些东西。外界事物会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控制我们的情绪,积极向上的事物会让情绪变得积极,消极悲观的事物会让情绪变得消极。我们不妨在布置自己的房间时,清理掉容易引发消极情绪的物品。将那些一看到就会引发不好回忆的东西收藏起来或是直接扔掉。同时,在看得见的地方多摆放能调动你的积极情绪的东西。例如,在墙上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或是在桌子上摆放自己很喜欢的照片。让自己一看到这些东西就会心情愉悦,甚至充满力量。

第二种,离开原来的居住环境,到一个全新的地方去生活。这就需要认真择选一个新的住处。根据地理生物学理论,我们应该让生活地点或工作地点和谐,让人处在最有利的生活条件下,这样才有利于健康。之前这门学科一直在研究大地的自然条件(地下水,地裂……)对人类的影响,以便(在建造房子之前)预测某个地点的生活质量,今天它的任务似乎更广泛了,比如评估技术层面(例如电磁场)对于居住的影响。另外地理生物学对居住地(工作地)和它们所处的位置的情况都很感兴趣。从这个层面来说,建房子之前你有必要请教地理生物学家,他们要研究建材,要研究潮湿度或是释放化学品的风险。当然,也有一些这方面的著作,你可以通过它们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在请教专业人士之前,看看自己能不能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亚洲的风水学说走得更远:旨在整理自然环境,让人以最和谐的状态生活,做出的改变号称可以改善房子居住者或办公室使用者的生活品质。风水的目的是在人生活的环境中引入生命力流,并方便它流通,因为生命力的流通可以让人产生正面的态度、想法和感觉,从而对健康,家庭和职业生活产生良性影响。这方面有很多写得很好的书,而且有专门的风水先生可以上门为你改风水。

第三种,到大自然中吸氧,放松身心。奥罗拉说:“我需要每年至少一次完全置身于野外,我要睡帐篷,远离一切,在这些地方没有手机信号!我忘记了日常的世界和它的狂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伴随着朝霞起床,走一整天,用木头生火做饭,日落时睡觉……我感到这种野外的生活对我非常有好处,让我可以从一年充满压力的生活中恢复过来。”

当今世界,人类已经意识到自然界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东西,包括可以喝的纯净的水,可以呼吸的健康的空气,让我们果腹的肥沃的土地和治病的药草,也意识到需要保护自然。同时,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正如奥罗拉一样,我们需要自然,让自己在身体上、在精神上重获生机。

自然疗法治疗师丹尼尔·基佛这样解释说:“我们很大程度上要从环境中吸收能量,不论是听觉、嗅觉、视觉或是感情的世界都是这样。显然,城市环境的生活质量和自然中的完全不同。”当逃避到大自然中去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绿色的主色调上享受万物丰富的色彩——花朵、蝴蝶、大地、石头,享受和谐的声音——风声、鸟鸣、波浪声、钟声,享受丰富的气味——潮湿的大地、湿润的浪花、腐败的土壤、植物的香气,享受交流——动物间的、人类间的。有如此多的机会可以使自己平静,重新找到自我。女导演帕斯卡·德尔姆(乌尔莫出版社的书《在自然中自我革新》的作者)确认这一点,她说:“在现在的城市化之前,三十五万代人都紧密依赖自然而生活。我们的细胞组织,我们的生理运行,我们的大脑都从根本上沉浸在这段历史中。”我们怎能不对此留下深深的眷恋,不对和自然接触有深切的共鸣?某些研究者,如爱德华·欧·威尔逊,提到了“自保本能”,在他们看来,人类天生就有和自然以及生物建立感情联系的倾向,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自然环境中会感到非常舒适。只要脱离日常习惯,摆脱恐惧,接近植物、动物和大地都会令我们有真正平静的感觉。尤其是困难时期,在我们感到自己筋疲力尽穷途末路时,我们更需要和大自然接近:沉浸在大自然中几天(生态心理学家认为是三天左右。生态心理学提出在自然运作的知识和人类精神之间建立理解和互相依存的通道),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中萎缩的感觉就会重新开始活动。这时,我们可以捕捉到最细微的声音,嗅到最微弱的气味,享受周围的美景。再待几天,自然会令我们越来越健康。我们都知道,待在山里或是森林里可以减少胆固醇,调节血压,促进制造红细胞(两周之后)。这是某些情况下必不可少的和日常生活的隔离,真正地投身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