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生结局依稀可见,我们也最终到达了“肘关节”的末端。经历过漫长而曲折的中年时期,很自然地会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走对了方向?人生故事是否处在正轨上?有增益也有加强吗?
当库尔特·冯内古特在教硕士生创作型写作时,用粉笔和黑板解释如何在简单的图表上绘制故事脉络。他相信每个故事都可以这样画图,无论是希腊神话,还是《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他的这个理念可以追溯到他攻读人类学硕士的时期。冯内古特说,那时,他提出的一个硕士论文选题很快被否决了,“因为这个话题很简单,看起来也不严肃”。
冯内古特站在黑板前,画了两条轴线,把横轴标注为“开始—结尾”,代表故事情节;把纵轴标注为“好—坏”,代表故事主人公经历的运气好坏程度,好运气指财富和健康等,坏运气指贫穷和疾病等。然后他挑选了一个故事——他偏爱的《灰姑娘》——并画出了女主人公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命运起伏。图表呈现了仙女教母降临后让她盛装出席舞会,灰姑娘的命运如何变得越来越好。当她在舞会上回头,与王子共舞,然后是其他类似的事情,图表上的曲线不断上升。然后,当钟敲响了12下,冯内古特的图表戏剧性地显示灰姑娘的好运突然降到了冰点,其剧烈程度不亚于股市动荡。然后他又画了一条直线,用他的话说,代表着灰姑娘要“消停”一会儿。但最后,王子敲开了灰姑娘的门,当然,这一天总会到来,鞋子刚刚合脚,于是代表灰姑娘的好运气的那条线又急剧上升,并最终破表。
颇有些怨念地承认,我也在开发一种将故事图表化的原始方法。事实上,我还以为自己开了先河。但我不考虑现有的故事,我的方法是考虑如何将我们自己的人生故事图表化。研究了几个星期后,我已经打算将它命名为“意表”(意,代表意义),但这时,我发现别人在我之前就想到了,不仅仅是冯内古特。我发现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在他30年前的论文里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想法:“想象一下,把一个人生命中的所有快乐图表化;纵轴代表快乐的量,横轴代表时间。”我的想法也差不多,Y轴标注“意义”,X轴标注“时间”。
为了测试我的想法,我开始在上面画点,这些点代表着我过去各种各样满意的回忆,这些记忆呈现在图表上以后,简直就是《不朽的自我:生命与时代》的图表版本。我粗略地标注了小学的那几年,这段期间只有几个有意义的点;然后是高中时期一些开心的事,我又增加了一堆小点;接着是上大学,点变得热烈而有分量(大学时有很多从未有过的满足,主要和校园剧团有关)。在那以后,是我刚到《时尚先生》杂志那几年,有很多满意的事情,那是个令人目眩神迷的阶段;然后是三十多岁时经历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人际关系,事业上的成功和失望;接着是和琳达的婚姻、孩子们的出世,一路走到现在。最后,图就变成了这样:
很漂亮,对吧?我不是第一个想出这个图表法的人,我遗憾吗?并没有很遗憾。是谁创造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出的结论。在我们的人生图表上,重要的不是代表意义或幸福的点的数量,或者这些点在纵轴上有多高。意义就在于,随着我们的人生故事由开始到中间,最后到达结尾,我们的点是否在朝正确的方向分布。诺齐克观察到,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愿意牺牲一些快乐来换取正向发展的故事。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故事,是向前和向上发展的。横轴和纵轴同时增加和加强。
芬兰哲学家安蒂·考皮宁继续研究了很多罗伯特·诺齐克论文中的主题,引用了很多人的话语,他们认为虽然走下坡路的人生有更多的绝对意义或快乐,但还是蒸蒸日上的人生要更好些。人生的“形态”很重要。如果我们满意的人生阶段,从“好”变成了“不那么好”,比从“不那么好”变成“好”,在我们心里要稍逊一筹——即使可能前一种情况下令人满意的事件更多。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正向发展”——组成部分的发展状况,比数量更重要。
你想要这样……
……而不是这样
一条上升的轨迹,通常不是依靠单一稳定的满意感来源,比如工作。一些人能长时间地投入到一个项目中,而大多数人不停地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我的老朋友泰勒·布兰奇就属于前者。他花了24年报道和记录马丁·路德·金时代的历史,总共写了三卷书。在这过程中,他全力以赴、坚持不懈。泰勒尽可能地延续他的作品,在项目早期,他还要靠做兼职来养家。接下来的每一年,他都要研究十几次金在演讲中留下的精神遗产,比方说“种族问题是一种民主实验的晴雨表,好坏参半”这种。泰勒说:“所以我是个五音不全的人,尽管对于我自己来说,这些都是动人的音符。”
从个人经验来讲,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会多次更换工作或转换事业,如果要让人生保持上升趋势,就要建立新的一系列目标。无论男人、女人,无论是为了照顾孩子还是追求个人兴趣而放弃事业,他们的任务都是在之后的人生篇章中找到满足感。当然,退休也会带来特殊的挑战——换挡减速是一回事,完全不工作又是另一回事了。
当结局慢慢来临,你X轴上的日子变得稀少而珍贵,那么点组成的轨迹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很多年前就有一项研究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这项研究是设计用来判断那种人生我们认为更好却突然结束的人生,还是拖沓但不尽如人意的人生。活得好是否比活得长更合我们的心意?研究人员向样本人群讲述了一个虚构的故事,关于一个未婚女性在车祸中突然去世的故事,过程中没有痛苦。在这场悲剧发生前,她有很多个版本的人生。有特别快乐的,她有很棒的工作,享受激动人心的假期,还拥有广泛的交际圈。另一个版本中,她同样很快乐,生活相当惬意。当然还有不快乐的版本,她在成长过程中压抑、愤怒,工作很糟糕,没有亲密的朋友,整天就是看电视(那会儿可不是现在的“黄金时代”,没什么值得看的)。每个参与调研的人被告知的车祸发生时间不同,有些25岁,有些60岁,还有几个是这中间的年龄。然后,他们要对她人生的“可取程度”进行评分。在研究中,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的参与者,都认为故事最后的结局十分关键。同样是极其快乐的人生,在接近巅峰时结束,要比碌碌无为、苟延残喘要好得多。但就算是悲惨的人生,最后还能多过几年不那么糟的岁月,这倒是更加理想。
再次强调,故事最后如何发展很重要——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在原本就极其快乐的人生上增添还算不错的几年,并不会让人生更出彩:作者称之为“詹姆斯·迪恩效应”。24岁时,迪恩开着一辆崭新的保时捷550Spyder在加州的高速公路上出了车祸,因此而丧命,那时他已经是炙手可热的明星。这些研究受访者认为,与其拍很多不温不火的电影,再活几年后去世,还不如像迪恩这样。
但这只是在理论上。如果有选择的话,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多活几年,即使是要把保时捷降级换成福特嘉年华。我们当然会这样做,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事情会不会有转机,我们的人生没准会变好。尽管时过境迁之后再回头看,可能会觉得我们的生命如果早点结束也许会更好。关于书和电影,我也总是这样说——如果太过超前,就该及时刹车。而说到人生,只有一种提前测试的好方法:找一个类似古老的乡村墓地这样的地方做调查。“如果知道事情的结局,我亲爱的先生/女士,你愿意选择更短暂的人生吗?在事情还如人意的时候提前谢幕?还是多活几年,忍受那些痛苦和麻烦?”看来,只有死者的答案才能完全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