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不说有损形象的口头禅

如果你不想让口头禅成为自己交际的绊脚石,就要随时多加注意。你可以问问身边的人,自己有哪些口头禅,然后把好的口头禅留下来,把那些不好的口头禅,从生活中驱逐出去。这样,才能减少不良口头禅对自己的消极影响,从而让自己成为真正的聊天高手。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身边的朋友说话时,有多少人带着口头禅?也许有些人说10句话,包括8个“然后”;有些人好像从来没有过顺心如意的时候,老是把“郁闷”挂在口头;美国总统奥巴马无论说什么都要说个“恕我直言”;肯尼迪的女儿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曾一连说了142个“你知道”。无论贫富贵贱、文化素养高低,口头禅就像黏在人嘴边的膏药,甩也甩不掉。可是,在现代社会交往中,如果不多加注意,口头禅就会成为你交际的绊脚石。

口头禅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人一旦有了这个习惯,就像上瘾一样,往往脱口而出,不能自制?其实,口头禅本来是个贬义词,它原指一些人常把一些玄而又玄的禅语挂在嘴边,装作好像得道了的样子。

演变到今天,口头禅已经完全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意思。不过千万不要小觑它,因为它有时会泄露你的内心。

若一个人的口头禅是“据说、听说”,说明这个是在给自己留余地。这种人虽然见多识广,可是缺乏决断力。许多处世圆滑的人,容易用此类口头禅。

若一个人的口头禅是“真的、不骗你、确实、老实说”,说明这个人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意思,性格有些急躁,内心总是不平。

若一个人的口头禅是“必需的、应该、必定会”,说明这个人有很强的自信心,为人冷静,比较理智,自认为能够把对方说服,让对方相信自己。

若一个人的口头禅是“可能是吧、大概是吧、或许是吧”,说明这个人自我防卫的本能很强,不会把心里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在为人处世上面比较冷静,因此,工作和人事关系方面都不错。

口头禅不但能泄露你的内心,而且也能影响你的交际。若非要说几句口头禅的话,那就说些积极的、讨人喜欢的。

有专家通过调查发现,在现代社会中,负面和中性的口头禅占绝大部分,积极向上的口头禅所占比例较少。负面的口头禅对于个人来说,也许能达到一种心理宣泄的作用,比如说一句“有病”“没意思”“郁闷”,心里会舒服很多。但这些负面口头禅带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会影响身边人的情绪。比如,对方本来正在兴致勃勃地和你聊天,结果刚说了两句就听到了你的“郁闷”“没劲”等口头禅,不管对方是谁,其聊天的兴头都会立即从高处坠到谷底;如果一个人总是满口污言秽语,则会让人觉得其人很没有教养;如果说话时喜欢插几句摆老资格的“想当初,老子……”“我以前……”;再比如张口闭口总说“真无聊、真讨厌”等这些讨人嫌的口头禅,都会让自己的形象在别人心中大打折扣。

而中性的口头禅,比如“随便”“不知道”等,反映的是放弃自我选择、消极拒绝等心态。喜欢说“随便”的人,往往是爱随大流、不能为自己做主的人。“随便”隐藏着“错了别怪我,和我没关系”这样推卸责任的潜台词。无论别人问什么,都先回答“不知道”,同样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还有些中性的口头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如“然后”“嗯”“这样”等,能不说也最好别说,真正好的语言是干净、准确、符合逻辑、客观的,如果加进了琐碎的东西,不但会让人听了不舒服,也是对语言的污染。

而积极的、讨人喜欢的口头禅更容易被人接受。比如较为积极的“太棒了、加油、真给力”等,这些都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较为礼貌的“对不起、不好意思、有请、我试试看”等,则体现出了一个人的说话素养和文化气质,没有人不愿意接受。

因此,如果你不想让口头禅成为自己交际的绊脚石,就要随时多加注意。你可以问问身边的人,自己有哪些口头禅,然后把它们记在纸上,有意识地分析哪些出现频率最高,哪些让人听了不舒服,哪些对自己有消极影响。然后把好的口头禅留下来,把那些不好的口头禅,一点点减少说的次数,今天10次,明天8次,最终把它们从生活中驱逐出去。这样,才能减少不良口头禅对自己的消极影响,从而让自己成为真正的聊天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