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所有表情中,眼神大概是最复杂的。眼神是心灵的语言,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憎、亲、疏,无不在眼神中有所反映。所以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所透出的信息,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一般都能读懂。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当你聚焦训练有素的主持人脸庞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眼神的一瞥、一闪,一眨、一亮或者一闭、一睁,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生动地传递着内心情感。
在一些互动节目中,优秀的主持人常常善于用自己的眼神来调动现场观众。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有《开心辞典》主持人王小丫和《幸运52》主持人李咏。
《开心辞典》是一个益智性节目,难能可贵的是,王小丫眼神里透露出的绝非是居高临下的裁判,而是一种常常比答题者还着急的善意。有一次,一个选手希望把自己得到的第一份奖金捐给希望工程,但他紧张得直出汗。王小丫和蔼地对他说:“你是在怕因为自己没答对题而使穷困山区的孩子们上不了学吗?别担心,我们一起来努力。”再辅之以一种温和、鼓励的眼神,对方马上如释重负。
还有一次,有个深圳女孩被邀请参加节目,她妈妈闻讯后特地从长春赶到北京,与在北京的二女儿一同为她助威。挑选奖品时,女选手毫不犹豫地选了一架钢琴。她说,打懂事起,她就知道母亲有个愿望——买一架钢琴。每答一题,王小丫的眼神似乎比女选手更紧张。当宣布最后一题的答案完全正确时,王小丫的眼泪也开始在眼眶里打转,现场观众的情绪由此达到了高潮。
《幸运52》的主持人李咏的眼神,又是另一种特点。如果把王小丫的眼神比做一泓秋水,那么,李咏则如同滔天波浪,始终充满了激情,热烈而跌宕。
李咏的眼神经常在答题者与观众之间飘来飘去,实际上是在向嘉宾传送着一个个的暗示,启发每个人开动脑筋。他的眼神起到了调动观众主体意识的效果。有一次,他问嘉宾:“塞万提斯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人物?”答题者懵了,回答是“钦差大臣”。此时,李咏的小眼睛眨了眨,显出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然后,又把目光扫向了观众,他的眼神瞬间发出了两个信息:一是参与者答错了;二是提请每位观众在心中思考一下正确的答案。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交谈时,要敢于和善于同别人进行目光接触,这既是一种礼貌,又能帮助维持一种联系,谈话在频频的目光交流中可以持续不断,更重要的是眼睛能帮你说话。
在电视播放的西班牙斗牛节目中,你一定看到过被激怒的公牛吧?它们在即将进行角斗之前,把眼睛瞪圆了相互打量着对方。在这一点上,人类也是一样。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都不会对那些自己并不熟悉的人进行直视,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表现,甚至被人看作是一种故意挑衅的行为。在生活中,你也可能遇到过两个人吵架的场面,两个人摩拳擦掌,怒目相对,目光透出挑衅的意味,随着两人距离的缩短,激烈的“战斗”就开始了。记住,挑衅性的目光大都是直视,甚至盯住不放。
美国某著名大学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们让参加实验的男女学生站在十字路口,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等待着信号灯变绿的行人。结果,当出现绿灯信号时,行人为了逃避那些死死盯住自己的目光,都加快了自己的步伐,迅速穿过马路。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的是,人们都不喜欢别人用眼睛紧紧盯住自己。因为被人死盯住之后,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威胁与不安全感。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的角色是多样的,有时可能是一个讲话人,有时也听别人讲话,但无论你是在说话或者是在听人说话,你都不应该向对方投以直视的目光。
如果你的目光长时间盯着别人不放,任何人都会感到不自在。因为,眼睛长时间地盯视对话者还有一种威胁的功能。警察在审讯犯罪者的时候通常对他怒目而视,这种目光对于拒不交代罪行的犯罪者来说是一种无声的压力和威胁。有经验的警察经常利用目光盯视手段迫使犯罪分子自白……
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目光能显示出它的特殊功能。倾听者在倾听时,眼睛不断看着讲话人,一方面表示他在注意听着,另一方面也从讲话人的面部和唇部动作中更好地理解其话语的意思。由于讲话人观察听话人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自己的话所引起的反应,但如果他对听话人的观察过于频繁,就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影响口头信息的传递,同时也会分散听话人的注意力。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奥克斯林认为,两个人在交谈时,目视对方的时间约为谈话时间的一半,只有相爱者、相恨者或畏惧者,目视对方的时间才会超过谈话时间的一半。不过,在这个限度内,西方人目视对方的时间要比中国人长。谦逊与内向的中国人在感到局促不安时,往往会将目光避开,减少目光交流。在感到坦然自得、心满意足或心神不定时,目光交流会发生相反的变化。如果两人身体比较接近时,目光交流就会减少。只有恋人或仇人才会在相距不足一尺距离内仍用目光交流来表示自己的倾慕或者不平。
在谈恋爱时,如果男女双方都因为初次谈恋爱而感到害羞,那么,两人起初很可能会长时间地避开对方的眼睛而看着不同的地方。谈话进行一段时间后,两人又很可能会偷偷地或短促地看看对方,而将大部分时间仍花在看地板或周围的任何一件物体上。随着谈话的继续,两人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也会逐渐增多。最后,两人的目光就会长时间地紧紧地相接在一起,越谈越亲密。可见,目光在人们关系的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请你一定要把握好你的目光。
在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是这样观察陌生人的:一般先看一眼,然后转视他方,这一眼算是跟对方打了招呼,但又不干扰对方独处,只是礼貌地故作不在意地一瞥。如果两人目光相遇,双方则需采取一些明显的举动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例如,微笑、点头、问候或更为热情的举动。如要维持不相识的状态,则应回避目光相遇,这样才算是一种礼貌。如果相识者相遇时,双方应先目光接触,再相互打招呼。否则,看人一眼就立即避开,则是对人的蔑视,即认出某人却又不理他,人为地单方面把对方视为陌生人,那就只能是对人的一种轻视或侮辱。
把握好你的目光,让你的目光永远那样恰到好处,永远那样具有征服力与亲和力,这样当你与陌生人相遇时,便能迅速吸引别人的目光,你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发现你的人生际遇发生了巨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