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可分为直接赞美与间接赞美。要赞美一个男人,最好用间接的方式;要赞美一个女人,最好用直接的方式。
毛阿敏在哈尔滨演出时,《当代大舞台》的节目主持人是如此将她介绍给观众的:“请问毛阿敏小姐,您是从哪里来的?”
毛阿敏回答:“哦,我从北京来。”
主持人又说:“您像一只美丽的蝴蝶给冰城哈尔滨带来了欢乐,请问这次能做几日停留呢?”
昕到这么美丽的赞美,毛阿敏不由笑道:“呵呵,5日。”
主持人最后说:“我们冰城的朋友热烈欢迎您的到来,愿您与《当代大舞台》永不分手!”
在这里,主持人巧借毛阿敏的成名歌曲《思念》来向她发问,亲切而诙谐,同时也激起了演唱者与观众的热情,创造了良好的舞台气氛。如果这位主持人只有公式化的套词俗语,那么,不但观众会觉得乏味,毛阿敏也可能会腻味。妙语连珠的赞美,既能显示赞美者的才能,也能使被赞美者更快乐地接受。
富兰克林年轻时,在费城开一家小小的印刷所。那时,他参加了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的选举。在选举前夕,困难出现了。有个新议员发表了一篇很长的反对他的演说,在演说中,竟把富兰克林贬得一文不值。遇到这么一个出其不意的敌人,是多么令人恼火呀!该怎么办呢?富兰克林自己讲述道:“对于这位新议员的反对,我当然很不高兴,可是,他是一位有学问又很幸运的绅士。他的声誉和才能在议会里颇有影响。但我绝不对他表现一种卑躬屈膝的阿谀奉承,以换取他的同情与好感。我只是在隔数日之后,采用了一个别的适当的方法。我听说他的藏书室有几部很名贵、又很少见的书。我就写了一封短信给他,说明我想看看这些书,希望他答应借我数天。结果他答应了。”
富兰克林正是用一种不露痕迹的赞美方式,赞美了这位新议员,恰如润物细无声。
在一次高中同学聚会上,同学们在一起开心地聊起上学时候的事情,有一个同学就对鲁豫说:“高二时,有一天你说,你将来一定会做一个很好的节目,拥有一个很大的舞台。”
鲁豫惊得瞪大了眼睛,用双手捂住嘴巴,很不相信地问道:“真的?”
然后她在博客中自嘲地说:“一个15岁的女孩子,说出那样稚气的、不知天高地厚的话,然后就大大咧咧地忘了。”末了,还不忘幽默地问自己一句:“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梦想成真吗?”很显然,鲁豫的这位同学是在夸鲁豫,而鲁豫莫名其妙地就接受了,而且一定不会忘记这位同学了。这才是赞美的最高境界。
有人说,赞美是所有声音中最甜蜜的一种,赞美应该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但很多人的赞美语言乏味,净是些陈词滥调。陈词滥调有三种表现:
(1)鹦鹉学舌,说别人说过的话
一些人在公共场合赞美别人时,自己想不出怎样赞美,只能跟着别人学话,附和别人的赞美。常言道:别人嚼过的肉不香。古时候,朱温手下就有一批鹦鹉学舌拍马的人。一次,朱温与众宾客在大柳树下小憩,独自说了句:“好大柳树!”宾客为了讨好他,纷纷起来互相赞叹:“好大柳树”。朱温看了觉得好笑,又道:“好大柳树,可作车头”,实际上柳木是不能做车头的,但还是有五六个人互相赞叹:“好作车头”。朱温对这些鹦鹉学舌的人烦透了,厉声说:“柳树岂可作车头!我见人说秦时指鹿为马,有甚难事!”于是把说“可作车头”的人抓起来杀了。
每个人可能都有这种经历。中国人有个传统就是别人赞美自己时,自己往往都要谦虚一下。如果是在人多的场合,大家众口一词地赞美某个人的同一件事,就会使他陷入很不自在的境地,越是最后几个赞美的,如果是同样的话,越让他感到厌烦。
(2)公式化的套词俗语
一些初涉社会交际圈的青少年很容易犯这种忌讳,自己没有社交经验,见面就是久仰大名、如雷贯耳、百闻不如一见、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等俗不可耐、味同嚼蜡的恭维。这种公式化的套词给人不冷不热的印象,使人感觉对方缺乏诚意、玩世不恭,造成不值得深交的印象。
公式化的套词俗语,有时还会冲撞别人的忌讳。一位年轻小伙子到同学家去玩,见到同学的哥哥后上去就来了一套公式:“大哥你好,见到你真高兴!久闻你的大名,如雷贯耳,百闻不如一见!”没想到对方的脸从头红到脖子。原来,他同学的哥哥刚因打架斗殴蹲了15天的拘留出来,这个年轻小伙子根本不明情况就“久闻大名”地恭维了一番,却揭了对方的伤疤,教训甚大。
(3)仅仅说些限于别人专长的话
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大家往往都很容易发现这一点,赞美其专长的人也最多。时间长了,被赞美的人听腻味了,对这方面的赞美也就不起作用了。比如一个画家,人们肯定都关注他的画技,对书法家人们可能仅赞美其书法水平。常言道:好话听三遍,听多了鬼也烦。
可见,陈词滥调不仅是社交的忌讳,也是赞美别人的忌讳。那么,怎样才能避免陈词滥调呢?
①赞美对方时要投入,抓住对方的心理去赞美
陈词滥调往往是在不深入了解对方心理的情况下说出的疲于应付的话,无的放矢,没有目标。只有把握住对方的脉搏,才能知道他此时的心情和需要,给予别出心裁的赞美。
②赞美别人专长以外的东西,比如业余爱好等
聪明的人善于实施“迂回赞术”,围绕对方关注的但又不是专长的方面进行赞美。举个例子说,大家都知道空姐们既漂亮又热情周到,所以听到乘客对自己容貌和服务方面的赞美太多了,可以说耳朵也起了茧子。一位黑人先生一次在下飞机时,很激动地对中国空姐赞美道:“我在国外坐了这么多次飞机,第一次遇到对我们黑人这么友好的服务小姐。”这位黑人先生没有赞中国空姐漂亮,也没有赞其服务水平有多高,而换了个角度称赞中国空姐没有民族歧视的品格,可谓别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