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赞美式批评,让对方真正学会自省

传统观点认为,批评就是要对问题和过失进行指责或批判性的揭露,并教授方法,然后督促其改正。赞美则是发自内心地对自身所支持的事物表示肯定,所以一般情况下,很难有人会把这两个意思相反的词语组成一个词汇来描述一个事物。

赞美式批评之所以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非简单地因为它把“矛”和“盾”糅合成了一种“兵器”,更重要的是这把“兵器”在实战中展现出了极强的威力。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据说在他任小学校长时,曾在校园里看到一个男孩用泥块砸班里的另外一个男孩,便上前制止,还命令他放学后去校长室。

放学后,当陶行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时,发现下午扔泥块的那个男孩已经在门口等候了。让男孩颇感意外的是,陶行知非但没有批评他,还从口袋里拿出一块糖送给他,说:“这块糖是对于你准时到我办公室的奖励。”那个男孩惊诧地接过糖。

随后,陶行知把那个男孩请进了办公室,又从口袋里拿出一块糖递给他,并说道:“这块糖也是奖励给你的,因为我让你停止再用泥块砸人时,你立马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应该奖励。”男孩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表情显得似乎更加疑惑。紧接着,陶行知又拿出第三块糖递给他,说:“对于你下午用泥块砸同学的事情,我已经调查过了,原因主要是对方没有遵守游戏规则,还欺负女同学;你用泥块砸他,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所以应该奖励。”

男孩攥着陶校长给的三块糖,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哭着说:“陶校长,我知道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您还是惩罚我吧。”

听完男孩的话,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手从口袋里又拿出了一块糖,说道:“鉴于你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就再奖励你一块糖。可惜这也是我的最后一块糖了,所以,把它送给你,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陶行知这种反常规的批评方式,不禁让人感叹。

批评他人,并不是简单地把错误往那一摆,然后把犯错的人数落一通就行了。这样的批评只能发泄私愤,并不能让犯错的人有任何获益。要想让批评见效,我们应该清楚,对任何人来说,被批评都是一件难为情的事情,如果当着众人的面把话说重了,谁都下不来台。因此,批评他人,不能想怎么数落就怎么数落,而应该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用事实说话,用道理启发。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当事人对自己的错误已经知晓,那么还对他的错误进行重复式批评,非但没有任何教育意义,反而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对错误漠然,进而我行我素;要么当事人会感觉自卑,对未来失去信心等。其实,人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况且犯错者未必有心,而且错误也只是一时的。因此,绝不能因一时之错而对人长期进行打压,尤其在犯错误者对自己的错误已经认知的情况下,鼓励与肯定才是最佳的处理办法。

赞美式批评更有利于犯错者自省、自励。用肯定的态度来激发犯错者坦然面对未来的勇气,可以帮助他们顺利走出因错误造成的心理创伤,甩开错误造成的不良心理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