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主要是在“争”什么?有时候,不是能力、技巧,而是主动权。人们也常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所以,有时候谁掌握了主动权,谁就可以做到先发制人。
与对手短兵相接,面对面辩论时,如果论据充分,就要直接驳斥对方的核心论点,指出其明显违背事实或常理的地方。这就好比在战争中,一旦发现对方的老巢,就调集重火力对其老巢猛烈进攻一样。
1988年,在“亚洲地区大学生辩论赛”的一场预赛中,新加坡国立大学队对香港中文大学队,辩题为“个人功利主义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因素”。辩论一开始,站在反方的香港中文大学队就以反问的方式进行猛攻,其中一名队员指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中国的封建制度,难道是因为个人功利主义吗?爱迪生发明电灯造福人类,难道是因为个人功利主义吗?”
在这轮辩论中,香港中文大学通过列举两个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既表明了姿态,又让对手陷入了被动。将历史事实作为反驳对方的论据,自然有很强的说服力;另外,在一开始就采取主动攻势的另外一个好处,就在于它可以让自己在心理上占据比对方更优越的位置。
辩论虽是舌战,但绝非像泼妇骂街,而是要综合考虑攻守,进而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虎头蛇尾的强攻或者忍气吞声的防守都可能置自己于死地。孙子曰:“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正如《战争论》的作者、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所言:“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辩论最有效的战略就是主动进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有了主动权,整个辩论赛场就是你的主场。当然,主动不代表盲目,进攻亦要讲究技巧,唯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除了正面强攻之外,也可以采取侧面、包围、迂回等手段达到占据主动权的目的。所谓侧面进攻,就是当对方论点看似无懈可击,一时找不出其中的破绽时,先不与其进行正面交锋。等对方在辩论过程中出现漏洞时,再对其穷追猛打。所谓包围进攻,就是当对方的分论点很复杂或者难以理解的时候,将对方的核心论点分割开来,并逐一进行反驳。等这些分论点瓦解了,其核心论点的构架自然也会解体。而迂回进攻就是在对手论据充分、辩词无可挑剔时,从对手的辩论态度、讲话风度等方面展开诘难。
下面讲一个侧面进攻的故事。
1966年,作为演员出身的里根和布朗共同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一职。为了诽谤里根作为演员的出身,布朗的助手们苦心编了一个电视节目,其中,布朗向一群小学生问道:“林肯总统是被谁暗杀了的,他的职业是什么?”这里说的正是暗杀林肯的演员约翰·威尔克斯·布斯。然而,这期节目出现了漏洞,被里根的竞选班子抓了个现行,结果自然适得其反,还让里根赢得了无数张同情票,结果,里根以绝对优势顶替布朗成为加利福尼亚州新一任州长。
里根是演员,这和刺杀林肯的布斯有什么关系呢?布朗的失误就在于“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在辩论中,如果因为准备不足而出现漏洞,就等于把原有的主动权拱手让给了对方。得此良机,对方自然会毫不留情地反击,所以,漏洞往往是辩论胜败与否的关键转机。
在一起盗窃案的审判中,法官问一名窃贼:“你在本市的两次盗窃中都偷走了哪些东西?”谁知窃贼却矢口否认,还说自己只是到市里来走亲戚,并非偷东西。面对窃贼的狡辩,法官问道:“既然是走亲戚,那为什么说不上亲戚的名字?既然是走亲戚,为什么还随身携带匕首?既然是走亲戚,那为什么大半夜到处乱跑?既然说亲戚在市里面,那你在郊区乱转悠什么?”
“这……”听完法官的连续盘问,窃贼顿时瞠目结舌。
法官一看窃贼对自己的案情有狡辩的先兆,不等对方多做解释,通过四个铿锵有力且连珠炮式的提问,让对方的疑点一一暴露出来。这种先发制人的辩论技巧,不给对方任何辩驳的余地,可谓大快人心,也为案件的审理省了不少时间和人力方面的成本。
在辩论中,谁掌握了主动权,谁就会在辩词和心理上同时占据优势,而这是辩论胜利的关键。所以,在进攻过程中,一定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对其穷追猛打的机会。一旦发现,就主动出击,方可一举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