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这样难忘的记忆: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大考我们通宵复习,猛灌咖啡,靠类似记忆卡的这种死记硬背的工具让自己短时间内强记那些知识点。我们以前可能认为,临阵磨枪是很好的策略,但有研究表明:靠重复来记忆名字和数字效果不佳。如果你想让记忆持久,间隔重复记忆法才是正确的方法。
间隔重复记忆法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做了一点巧妙的变化,在每次重复记忆之间留出适当的时间间隔。我认识一些在企业担任要职的管理人员,他们对这种方法非常推崇。还有医学院学生,甚至是轻度痴呆患者都认可这种方法。有一个叫作“超级记忆”的流行软件,你在上面可以用间隔重复记忆法记单词、诗歌,以及几乎任何其他你输入的信息。
我是这么使用它的:我总是记不住别人的名字,所以当我第一次知道某人的名字时,会马上重复一遍;然后过一段时间,大约1分钟,再重复一遍;如果我在交谈中需要提到这个名字四五次,然后每次中间增加一点时间间隔,那么真正记住别人名字的概率会高得多。(但概率也不会太高,因为我在记忆人名时脑子似乎有点迟钝。只是打个预防针,万一我们见过面,而我叫不出你的名字,请不要怪我。)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工作场景。假设你需要向你的同事们传达三个重点。在会议一开始,你就开门见山地说了这三个要点(“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如下”);然后,你解释了每一个要点的内容;最后,你又复述了一次(“再重申一下,这些就是我要说的重要信息”)。如果你能给需要重复的信息搭建结构,并在两次重复中留出时间间隔,你的同事可能比较容易记住你说的话。
重复通常让人感觉枯燥乏味、毫无必要,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重复,作为一种辅助记忆的方法,似乎只对说话的人有效,对听者没有太大帮助。所以在交谈中,一直重复只会让人烦不胜烦。如果你不想让别人烦你、对你关上耳朵,唯一的方法是注意你说出口的话。自己先听听自己说了什么。你可能会惊讶,天哪,为什么我一直在说一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