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型人格的成长经历

助人型的人所看到的世界是“要想得到,必先付出。”他们最渴望得到的就是爱,非常非常多的爱。可是他们发现,这种爱是很难得到的,只有当他们做了一些能够讨人欢喜的事后,那些爱才会出现。因此,他们相信要得到爱,必须先凭着自己的付出去满足其他人的需要,从而希望其他人也会对自己报以感激,能够把自己放在心中的一个很重要位置,他们享受着“被需要”的感觉。通过这份“被需要”的感觉,他们才能找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才能感受到来自外界的一份爱,同时,才能找到对自我的肯定。

有一位助人型的人在述说自己的童年时说,正如一般助人型的小孩一样,为了得到父母的无限的爱,他会做一切事情来迎合父母的要求,希望能够以此讨好他们。但好景不常,当弟妹出生以后,父母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较年幼的弟妹身上。为了要重新找到被重视的感觉,他便向外界寻求,希望在能够在同学、老师或朋友间得到此份关注。因此,他就会主动去帮助一些目标人物。企图让自己在他们心目中占一个重要位置,以弥补从父母那儿失去的爱。此时,他们在父母眼中不再是乖孩子,反而会被视为反叛,不听话,时时外出,不理会家事的孩子。然而,他们在目标人物眼中,却是乖巧而热心的小朋友。

另一位助人型的人的童年也有相类似的经历。他小时候很乖巧,很懂得讨人喜欢,并十分听从父母的指示。当他大约五六岁时,开始意识到父母的偏心——较宠爱他的哥哥,注意力往往投放在哥哥身上。当时他知道自己在父母心目中并没占有一个重要位置,便心有不甘,就更加努力,为父母付出更多,希望获取父母更多的爱。但事与愿违,他始终改变不了情况。当他升上小学后,便全副精神为同学服务,常常协助他们做功课,陪伴他们到处游玩,把满足同学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由于很少留在家中,母亲要求的事也没有放在心上,这时的他,在父母眼中,已经不再是以往的乖孩子。

以上两个只属个别例子,并不代表助人型的人是生性向外,很容易离弃家庭的人;只是他们在孩提时代已非常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想尽方法也要占据人家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下面是一个有关此类型人的心理案例分析,通过当事人妻子与心理咨询师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助人型人格的一些特点。心理医生:

你好!

我结婚已有两年多,老公是一位公务员,平时乐于帮助别人。我们相恋时,父母觉得他人很热心,可以依靠。但是跟他结婚这些年来,我实在受不了他那种变态的热心:朋友有事必帮,没事也会经常串串别人的门,看看朋友家里有什么事需要他帮忙的。

每天除了上班,休息时间他几乎都在为别人忙前忙后,比如,帮外出的朋友照顾宠物,送朋友接小孩放学等等。但是家里的大事小事却由我一个操劳,其实他帮别人并不是为了要什么报酬,甚至有时自己还要倒贴路费,但是别人夸他或是谢他的时候,他会有一副十分享受的表情。我有时对他的行为感到十分鄙视,是我太小气还是他的热心太过分呢?

蓝欣蓝欣:

你好!

我们知道,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帮助别人也可以从中得到特殊的快乐,我想你的老公一定是体验到了助人的乐趣与成就感,所以一直乐此不疲。但如果一个人整天陷于对别人的帮助,忽略了家庭,就有点不应该。如果你老公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已经热心到有点变态的地步,可能是男士“英雄情结”比较严重,但尽管这样,你也不能一味地对他否定。其实,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在内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与肯定的评价。或许你有时对他表现出的不赞同态度可能会让他觉得深受打击,所以他不断地帮别人,从中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建议你可以试试像别人那样礼貌地要他做点家务,并适时地给他几句肯定的评价,让他觉得在自己家也能得到肯定。别人在场时,你也可以适当对自己的老公有所夸奖与赞同。尽管在家庭角色当中,男士要扮演比较主动的角色,但是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是需要别人呵护的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