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愿改变

大多数女人都无法改变她们的爱情关系:

纵然大多数女人都不断要求或是尽力改善爱情关系,但结果却难臻理想。虽有71%的女人为了自己的权利而把问题提出来,但却是徒劳无功。

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的女人,无论她们如何对所爱的男人呼喊、乞求或是讲道理,仍无法转变爱情关系。而那些改变成功的夫妻,则多借助心理咨询。许多女人都说,虽然她们爱着对方,对方也爱着她们,但要改变男人轻视女人的态度,竟然如此困难,实在令人感到震惊。

女人的事永远做不完!除非男人愿意采纳一部分的女性价值观来面对爱情,设法让女人讲出心里的话,关心她当天的情绪,这个情况才有可能改变。而且,也有男人这样做了。

有些男人显然在设法了解女人所要求的改变:

“我这一生最重视的几个男人,都曾诚恳地试图理解女性运动,然而他们一直不甚理解其中的某些课题。不过,他们都尝试去采纳女人的新观念。但是,竟有更多男人认为,情况已经改进了,现在一切都很好。这真让人丧气。当我对他们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觉得很惊讶。”

“他认为我不应该对整个社会不满,也不应该因为自己被轻视了就感到愤怒。但是他一直试着去理解我到底是怎么想的。后来我请他读一读女性主义的著作,他才有所改变。”

这位女性还因为对方的态度有所转变,并一直设法了解她,使她非常快乐。然而,许多男人似乎并不了解,当性生活无法获得满足时,就是某些地方出了问题。

但是,83%的女人相信大多数的男人还是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维持两人的亲密关系:

“大多数男人想要的不是去爱女人,而是去控制女人。问题在于他们往往谎报自己的感受,或者忽略自己的感受。”

“很多男人一谈起恋爱问题就大了,男人还没有学会做个好配偶、好伴侣、好情人或好朋友所需的技巧和敏感的态度。”

“他不懂得要在两人的感情上花时间、花脑筋、花精力。他知道一点点,但是还不够。这种事总是留给女人去做。”

绝大多数的女人都说她们希望男人能多学学女人表达爱意和亲近的技巧——如何听出对方话中特别的含义,如何才能付出更多、投入更多。简而言之,女人要男人学着去爱,不只是在性方面,而是要两人平等相爱。

女人希望男人在爱情关系中采取的价值观和态度如下:

“更开放一点、更坦诚、多说点话、多尽点力。珍惜相处的每一刻,百分之百支持对方。”

“能够找出你会产生某种感受的原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听你说话,尽量把你摆在第一位。”

“永远不会拒你于千里之外,也不会当你的面拥抱别人。对你很感兴趣,而且有话就说出来。可以尽可能地争论,但要迅速以言语化解,然后和好如初。”

“我理想中的爱情应该具有下列特质:在对方做了一件有积极意义的事情时,能够予以称赞,能够照顾对方的情绪,喜欢主动去体会对方的需要,无须对方一直诉说自己需要什么。这些特质都很好,可惜在我的爱情关系中,这些都不存在,否则我就不必烦恼了。”

在另一方面,有些女人指出,如果女人能使自己更具侵略性,更像男人一点,也有助于解决问题。至少,女人不会被人占到便宜:

“女人虽试图改善爱情关系,但是做法仍不够强烈。她们被人逼得团团转,不知起而维护自己的权利。”

“女人不知道她们要的是什么,而且不知道如何达到目的,害怕失去爱情,觉得自己不够格要求别人,也不知道大多数男人都有心理障碍。”

拜读这位男性回复的信函,我们不难从他尖酸而流利的责难中看出,许多男人以轻蔑的态度对待女性,他们希望女人在爱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是:

“我觉得女性文化似乎规定着人要敏感、要有自觉,这当然是值得敬佩的。但是这些规定不应该是极端的,男人似乎不需要遵守这些规则。

“也许男人太尊重别人的隐私,而且觉得到处都是障碍。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把过程当做是一切,把爱情关系当做是一切,这表示要讲一大堆话,流几滴眼泪,还要深入探讨女人的不安全感和其他感受,还有我称之为‘女性的苦闷’的那些事情,这未免太过分了些。

“我想女性文化的游戏规则大概是要你随时随地支持对方,尤其是对方有需要的时候。如果你能处处主动,听对方讲话,就得表现出愧疚的样子。你必须随时都准备好要陪她,还得打很多电话。凡是良好的价值观,一定是以表达内心感受为主。然而,女性文化却认为这是女性的精华,生为女人便一定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当然,我绝对相信,比起男性文化来,这种情感的开放性和亲密感的确很好,很值得学习,但是……

“我觉得这种做法太孩子气了。男人也许比较注重隐私,比较难表达亲切,但事情不是这么单纯。人到底应该以内在世界为重,还是应该以外在世界为重?男人极端注重外在的世界,但有时候女人过分注重内心世界。我遇见的女人讲起话来不断强调两人要彼此相爱,话中几乎都隐含着一个意思,那就是她们需要支持和肯定,谈话内容完全着重在个人生活的细节和想法,使我觉得厌烦。

“我还发现女人会强迫男人以全面讨论的方式当场解决每一件事,解决一切令她们烦心、或是可能引发冲突的事情。男人发起火来的确很可怕,但女人要想把引起冲突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当场解决,那也太强人所难了。我知道女人会说她们的方式比较积极、乐观,而男人在苗头不对的时候就想‘把头埋到沙地之中’,是因为自小的教养环境有了偏差,听来似乎头头是道,但是我不喜欢这种方式。”

时至今日,真正肯检讨男女关系定义的男人仍屈指可数,大多数男人都顽强地抗拒改变。不知要到何时,男人才能明白,男性疏远他人的倾向和想要控制大权的欲望可能是相关联的。

男人有必要重新思考,改变对于爱情的态度。这是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但迄今少有男人注意到这件事。还有,大多数的男人是否明白,女人之所以倡导改变,为的是要建立新型的爱情关系,但大多数男人一点也不明白女人心里的想法。我们已经知道,大多数女人都说,她们所认识的男人通常并不像她们那样努力地维持两人的感情。也就是说,男人从未设法维持情感上的平等,而且不够尊重人性的尊严。女人不愿再蒙受诽谤了,女人想要的是和男人携手共创新的情感约定,但是大多数男人却想用另一套游戏规则来玩。也许大多数的男人都对他们应做什么或能做什么一无所知,而就我们记忆所及,女人常提到,她们的丈夫似乎未曾察觉到他们有什么事情该做而未做,有什么事情是早该试着去做,却忘了去做的。

76%的女人说,她们虽曾试着和对方平等相处,但却遭遇许多冲突:

“我们会吵架,是因为我要求享有跟男人一样的权利。我绝对相信我有权选择我的事业,但是他却说:‘做我太太的人绝不能在全是男人的环境里工作——绝对不行。’”

“结婚不到几个月,我们就开始吵架,常常吵,吵到最后终于分手了。吵架的原因,不外乎是我要求要有自己的权利,或者要跟他一样在外面工作。在那7年之中,我们会发生那么大的冲突,主要在于我丈夫希望握紧权力,从他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来:‘妈的,女人什么都别想要。’”

从研究结果看来,男性对本身及爱情关系的看法若有较大的改变,多因重大或不幸的个人经验所导致,也许是段非常强烈、起伏很大的恋爱经验,使他重新评估自己;也许是因为变更工作,使他有了不同的想法。

当女性团体与男性文化的政策直接冲突的时候,也会导致上述的改变。这个行动已产生一些成效,由于女人集结女性运动,使得现在的女人能够享有与男性同样的地位,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有关婚姻的法律做了部分的修改,同时使女人在理论上有权利拥有自己的身体,并定义她们的性行为等等。也许,在情感这方面,女人也可利用公众的力量,公开抱怨男人在私下对她不尊重或少有情感的支持,以促进个人关系的改变。

在此,最根本的问题是,大多数男人仍未将女人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人,而且在他们真正改变之前,女人仍会受到蔑视和疏远。这真是太不幸了!让女人独自为维护爱情关系中的权利而奋斗,是不公平的。更糟的是,由于女人不得不长期为维护自尊而对抗男人,常使爱情化为乌有。

男人能不能自发地改变?或者非得在社会剧烈转变的压力下,男人才会改变?是不是大多数男人都相信非阶级性的、平等的爱情关系是可行的?男人想不想跟女人建立这样的关系?我们曾在第一部分中讨论过,男性意识形态系统最基本的信念之一便是,生命“本来就是”阶级性的,男人“本来就应该”为主权及地位而争。如果男性意识形态把一切生命都视为阶级性,并把角逐主权当做是自然规律,便难以建立真正的平等,只不过是以平等当做停战的幌子而已。事实上,许多男人不敢平等对待爱情对象,是因为他们害怕因此被人控制住了。所以,男人继续疏远女人、轻视女人;女人则把问题闹出来,导致男人沉默地退缩回去,宣称女人老是爱找麻烦,却忽略了他们内心先入为主的概念——女人想要控制男人,才是最大的问题。

如果女人受到对方不平等的待遇却不想离开,她要如何才能使这份爱情关系变得平等?答案不是让她自己变得平等,因为女人已经是平等的了。是不是女人想要得到权力和尊重,就得和男人斗争?或是男人终会发现,修正男性意识对他们最有利?

男人若不能平等对待爱情对象,会使她们心生憎恨。男性的优越感的确很高,这些男人可曾体会到?此外,男人相不相信,不平等是他们的爱情关系成功与快乐的最大隐患!从本研究中大多数女性的回函中看来,答案是这样的。

男人需要和女人一同创造爱情关系的新模式。就目前而言,由于男人坚持奉行男性文化为生活准则,影响所及,女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男人也难以在个人关系的感情方面得到回报。他们无意与女性平等分享、负担一切,并常引起他人和自身的痛苦。男人既常表现出控制女人、蔑视女人的行为,又如何能调和因男性的孔武有力和英雄气概所生的骄傲感呢?

男人不肯改,女人该怎么办

男人为了要维持男性俱乐部的会员地位,必须遵行僵化的行为规则,只能穿着某些服装,而且得表现出对于男性阶级支配制的模式和仪式都深感兴趣。为了对男性俱乐部表示忠诚,他们还得耻笑其他团体——也就是女人。当然,这种意识形态也会伤害到男人,使男人变得没有人性,要男人以缺乏人性为傲,因为你越坚强、越粗暴,越强硬,就越像是“真正的男人”。

面对这样的情况,女人做何反应?有个女人提到她为何决心反击:“主张多、要求多的女人也许会被别人讲得很难听,甚至被讥讽为下贱。但是你有没有注意过,坚持到底的女人到最后通常会反败为胜。而那些只问付出,却受到男人漠视的女人,最后却身心俱疲而且痛苦不堪?”

一般看法总是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都要继续去爱、继续付出。这样做真的对大家都好吗?如果女人没有受到剥削,去爱、去付出是很好的。不幸的是,大多数的男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不过,“好女人是不会生气的”,这个女人的话提醒了我们:“要是我们姊妹俩在个性上比较敢‘给男人好看’的话,下场就不同了。”女人之所以一直原地打转,与这种刻意避免因愤怒而行动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女人越来越不敢作为,就像瘫痪了一样。一个人把怒气转到自己身上,无异增加自己的压力,使自己越来越无助,越来越不敢有所作为。

在个人层面上,我们如果发现男性不太尊重我们,我们也可以不太尊重他们。我们甚至可能会开始请求他们做额外的事情,以表示他们对女性的支持。我们是不是真的尊重男人?我们有可能尊重他们做的某些事情,但我们果真尊重全体男人对待我们的态度吗?

要对男人让步,还是要和男人对抗

女人,无论在个人或是团体的层面上,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地位,改变推动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和文化,每天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应付男性的侵略。

在二次大战中,法国也面临着被侵略的问题:到底要对德国让步,还是反击德国。当时这是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对女人而言,问题也一样严重,虽然很少有人体会到这一点。女人应该谈论应付男性侵略的可行选择和方针,亦即要对侵略者让步,或是公开反击,这是女性的大事,但连提及似乎都成了禁忌。

如果女人感到愤怒,应该把愤恨和不满导向何处?化为行动?做法有千百种,但并不是要你离开所爱的男人。也可能得反抗整个系统,支持志同道合的男女,强调新的价值观,重新评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许多女人认为,若要让人们正视她们的要求,她们非得离开或作别的打算不可。

在许多实例中,除非女人认真准备离去,否则男人不会考虑改变。有个女人,虽非真想离婚,却仍觉得表明离婚之意,会使夫妻关系有所改进,自己总算有了呼吸的空间:“我开始去办手续,但是他不肯离婚,央求我留下来。我是留下来了,但是我有我的条件。我常后悔当初没跟他分手。不过,他比以前好多了。”

如果能留下来改变爱情关系是不是比较好?也许是,也许不是,这全要看个人想以多少精力注入爱情关系之中。社会往往要求女人去爱别人,把别人摆在第一位,即使我们做出了远超出本分应做的事情亦然。也许是因为许多女人缺乏经济力量,使我们置身在不该停留的地方,而没有去追求精神的自由。

改变爱情关系是我们的责任吗?如果爱情关系令我们痛苦,我们是不是应该分开,或者设法挽回这一切?要是我们决定留下来,恐怕就没有多少交涉力量了!

大多数的女人,在面对爱情对象时,常得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斗,即使对方深爱着她。虽然奋斗的过程令人疲惫,甚至对立,她还是得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斗。这种情况不见得公平,但是大多数女人都得这样做。

如果你要留下来,使这段关系延续下去,你必须把对对方的意见说出来。专业顾问或第三者也可能帮得上忙,他们可以转变问题的焦点,用新的角度来阐释问题。不要平白成为男性情感暴力或肢体暴力之下“无言的牺牲品”,这类的暴力问题已使得许多女人在精神上感到沮丧,然而,她们的声音却值得大家注意。

有一个女人相信,要使男人认清这些不平等、不亲近的问题,真正发现他自己,最好的办法是使他深深爱上女人:“我认为大多数男人都没有真正了解女人面临的问题,也不知道爱情关系可以达到什么程度,除非他们和自己所爱的女人共度生活的每一阶段,否则很难真正成熟和发展。”

在今天,越来越多的男人参加咨询或心理治疗,希望借此学会多关心他们所爱的人。如果男人想要维持男女之间的深度关系,就得先开拓本身情感的层次。这对男人本身也有好处,因为这代表着那个男人已经超越一般所谓适当的男性角色了。

但是女人应该对爱情关系投入这么多心血吗?女人就应该帮助男人改变吗?或者,社会要求女人在情感上多支持男人,正是这种心态的又一例证?

帮助男人改变是女人的责任吗

女人为了婚姻或感情所付的代价是否太高了?在她们失去自尊,慢慢产生自觉之前,还能再做多少妥协呢?

大多数女人都说,她们比对方更努力、更用心,为什么大多数男人不能像女人那么努力地去改进双方的关系呢?男人常抱怨,爱情关系的本质总是不如人愿,因为女人老是在找麻烦。

如果男人在爱情生活之中,丝毫不流露感情,而且压抑自己的感情,他们的自我也会慢慢磨蚀殆尽。这种生活会使人麻木,这不就是男人抱怨的真相吗?在不恰当的爱情关系中,男人的心理属性也会慢慢扭曲。但是,许多男人都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他们不习惯面对自己的内在,也无法内省,而且不把心中的感受当做一回事。也许年纪大一点之后会改变,也许事过之后,才后悔自己没改。

改进两性关系的重担不该落在女人的肩上。如果这段关系迫使女人只能做半个自己,让她觉得自己很“贫乏”,她就有权离去。如果对方不了解她所要求的改变,许多男人便无法理解女人所作的努力是为了要改变两人的关系,只把女人的话当成“抱怨”而已。那么女人还应该倾注多少心血才能改善这段关系,把她感受到的伤害和轻蔑都吞入腹中?倾注太多心血来改变婚姻或感情,可能会使我们减少一本伟大的小说,或一篇感人的乐章,而且即使我们改善了爱情关系或婚姻,历史仍然不会为了这个成就而奖励我们!(3)所以,我们绝对有权利丢开这一切,并大声说出这些“不是我们的事情”。如今有许多女人已开始思考,要获得爱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忘却爱情,超越现在的选择,创造新的现实。

换句话说,改变爱情关系需要大量精力,但是这样的付出并不公平,因为不只是我们,连男人都需要改变,男人应该改变他们自己,做好“情感的家庭作业”,不要静待女性催促他们有所改变。

有多少男人能战胜自己对“失去男子气概”的恐惧,排除自己从小所仿效的典型,努力延续自己的爱情关系?男人面临着两难的困境:要改变男性特质,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反省过去企图控制一切的心态!但是,一旦失去主控权,又会被视为“没有男子气概”。

这就是女人虽能成功地与一个男子缔造可行的私人关系,却难以带动更大的改变的原因。女人改变了单一男性的系统,通常意味着,这个男人在和女人私下相处的时候,另有不同的心态,但是他处于男性群体之中时,不会去反抗男性的心态和价值观。所以,社会不会有真正的改变,因为其他男人或下一辈的男人未必能继承这种新的心态和行为模式。因此,为了改变爱情观,我们可能改变整个文化。

谁愿意长久等待社会的改变?况且大家都想抓住手边的幸福和爱情,干吗那么苛求男人?为什么不干脆“从那些好人之中挑一个出来”,一起过日子算了?当然,如果这么容易办到,我们就不会看到这本书了。如果你是个例外,那么祝福你。就算你不是例外,你也可以借着本书中某些做法,创造出比较独特的环境,改善你的爱情关系,或者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

这个女人在极度愤怒之中,写下了这些话:

“女人应该联合抵制男人,发起全国性的‘罢爱’运动!这些游戏真是太侮辱女人了!男人嘛,很野蛮,女人嘛,很悲哀。

“即使是非常和善的男人,脑中也满是旧式观念和危险的偏见。想想看你要怎么骂人最下流——这些骂人的方式都和女人有关:娘娘腔、惧内、婊子儿、‘干’等等。男人的态度差劲透了,甚至不晓得自己对待女人的态度很恶劣,自以为是在爱女人!”

女性的认同感日渐消退——你在背叛自己吗

“女人还没有能力为权利而奋斗。”

“如果你付出了一切,却一无所获……退出吧!”

的确,有些女人会说除非我们能改变这个令人情感衰竭的系统,否则就不该坠入情网。原因是:如果女人从小所受到的社会教育是要她“把爱情当做是最后的归宿”,而且认定爱一个人就要付出,而男人却不这么想。那么,由于文化体制本身对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各有一套标准,等于是在支持男人在人际关系和外界的领导地位,而女人则得在情感上支持男人并操持家务。

这个体制是不是令女人感到愤怒?是的。但她们不能正当地发怒,因为女人无权愤怒:好的女人要亲切、要付出,不能唠叨也不能要求。女人怎能亲切待人,同时改变环境?难道她得放弃关心他人、善解人意的形象,对男人抱怨或坚持要改善爱情关系?或者对他说他必须改变,然后责怪自己下贱或是讨人厌?

这个女人想要做又不敢做:

“我的同性朋友之中,有很多人越来越感到悲观,觉得男人不可信任。她们能维持这个信念,是因为同伴的支持。我们没有权力,也不能改变男人。但是,有多少人真能放弃机会,拒绝男人的爱——不让男人呵护你、渴求你、需要你,拒绝成为男人珍视的性对象,这太困难了。还有人说女人应该自己赚钱养小孩,这点更难令人苟同。男人会喜欢我们,是因为我们能够让他们觉得自己仍是个受宠的小孩,因为我们从小就被训练成温柔、和善且负责的人。我们对男人太好了,付出这么多,男人却不知感激。我真担心我儿子,我该怎么教他抛弃性别歧视的观念?这样他会跟别人格格不入啊!我有没有权利教他别学别人?唉,我大概有点悲观吧!”

挥别男性意识形态

“我想去爱他、亲近他,但我就是不能像往日那样看待他。大部分时间,他好像无法理解我,而且当我设法坚持自己的观点,或多做解释的时候,他就恼怒了。所以,我非得把这一切割舍不可——割舍他,割舍我的梦想,割舍当初对他的爱。”

我们是否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状况?这个环境适合产生爱情吗?如果我们的社会截然地将男女分开,以至于妨碍了爱情,就像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两性各自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互相猜忌,那么人与人应如何相处?

女人从未把男人当做敌人,但是有许多女人认为,奉行男性意识形态的男人就是敌人,在某一方面而言,本书除了记录女人对自身及现实环境的重新定义之外,它也是女人的大型请愿,呼吁男人放弃目前的生活规则,重新思考他们对自己、对女人、对社会的作为。

要是男人能看出,他们的信念系统不但伤害了自己,也难以改变生活的话,他们说不定会放弃这套体系。在《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中,大多数男人都说,他们高中之后最要好的朋友就是太太或女性朋友,因为要跟男人讲真心话太难了。这个现象明显指出无人能独自生活在男性中,这是男人给他们自己的体系所下的评断。

以男性意识形态为主的体系是否孤立女人呢?女人果真相信理应如此吗?离婚率之所以这么高,是不是因为女人心中不满,致使离开丈夫的女人有增无减;是不是表示女人已拒绝继续和轻视、鄙视女人的男人或体系生活下去呢?

女人往往独自奋斗,在试图搞清为什么爱一个人竟是如此困难之际,发现自己正缓缓而痛苦地抛弃她们原先对爱情怀抱的梦想。还有许多女人发现自己突然对整个男性体系失去信心。

女人希望男性及男性体系的过程通常有好几个阶段。一开始,女人只对自己杀价:

“好,那么,我以后不叫他去洗衣服或是接送小孩了,干吗为了这个大声嚷?我爱他,男人嘛,你不能期望他一觉醒来就变成个全新的人,再说我上哪儿找个更好的情人,或是肯爱我的男人?”一旦连这个想法都不能使她心情平息,她会继续杀价,要自己相信对方是爱自己的,她还是要留下来,“想想看,我们彼此认识得那么深,一起度过了那么多时光,我是很珍惜这一切的,希望他也和我一样……”在这场内心对话之中,每次女人一压低价码,就等于多剪断一根她和对方之间的联系,直到有一天,她终于醒悟,自己其实是孤独的,对方不会给她任何情感上的支持。

女人在这场内心的困境中挣扎,每天质问相同问题时,常有一种感觉:“在情感上,我付出的比他多,我比他更努力地营造两人的关系。他为什么不努力一点呢?会不会是他连这点都不了解啊?我们之间可能会变得更好吗?我留下来是不是太傻了?我是应该继续奋斗,还是少付出一点?我该离开他吗?”

许多女人不管是留下来,还是决定离开,都常如此质问自己,有着类似的隔阂和沮丧的感觉,这表示她们不但彻底告别了丈夫或情人,也告别了男性文化以及男性文化对我们的钳制。在离开男人(无论是真正的分手,或是情感出走)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有这么多女人不断地探究、质问自己:爱情、爱情关系、生活、家庭的本质、工作、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因为在面临重大决定时,我们必须去思考这些基本的哲学问题。而当女人发现这些内在的问题不断引发更多的问题时,她们开始一点一滴地看到男性文化的面貌。通过这段独立思考的过程,女人便不愿再对长久以来控制一切的参考框架继续忠诚下去了。

今天的女人似乎已经转移到了另一个参考框架之中。大多数女人一方面锲而不舍地促使她们所爱的男人产生改变。另一方面,她们更加依赖女性朋友,女性朋友才是女人的主要支持者。许多女人放弃了梦想,不再对男人和爱情期望太多!虽然她们仍深爱着对方,而且也希望这段爱情能成为这辈子最珍贵的东西。

这个女人在爱情中经历许多情感起伏,开始有了转变:

“我认为,解决之道是我们得在理智上超越这一切,问题不在于我们要不要和男人在一起。真正的关键在于,不管你怎么做,就是不要和男人在一起。不必去顾虑太多事情,你得用全新观点来看世界。你活在另一片天空之下,只要有兴趣,想做什么都可以,男人可能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也可能不是,但这不是重点。女性之间的情谊绝对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拥有爱情,但是不能用男人来肯定自己。”

在本研究中,有许多女人说她们想要“放弃”爱情,也就是说,她们不会再把男人看得那么重要,但这绝不是说她们要放弃对生命的原则和价值观。亦即女人不会放弃以和善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并且和他人维持亲密的关系,不会以竞争或价值判断的方式来对待一切。

这个女人形容她自己生活的改变:“事实上,自从我发现有很多事情能让我感到快乐,包括朋友和陌生人对我的尊重,个人对快乐和大自然的体验等,我就不那么迫切需要感情了,倒不是说我不需要改变,而是认为浪漫的爱情,并没有那么重要。”

是男子气概?抑或英雄传说

在历史上,随处可见昂扬而光荣的男性形象——探索未来、解救国家、创造伟大的艺术和科学的神话人物。这些英雄事迹似乎并未否定女人,但是女人不得参加这些历程。英雄式的远征已成为男性的专利。

男性似乎有两种传统:男子气概可能是英雄且尊贵的,但也可能是对女人颐指气使,摆出大男人的架势,侵略他人或彼此竞争,并将这些说成是自然的行为、人性的本质。到底真正的男子气概何在呢?

我们不可忘记,历史上的古希腊虽因其永恒的政治理念和哲学受到推崇,但它其实并不平衡:民主仅为男人而设,女人和奴隶都没有自由发言的权利,且被摒除于政府权力机制之外,当时的人有女人即为长舌妇的刻板观念,少数懂得哲学或文学的女人则被归为情妇之流。

低层的男性是否真如通常所说,由于他们无法以其他方式(例如拥有金钱或权力)来强调自己是男人,因此在私下时比较大男人。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客观,贫穷的男人也不乏理想主义者,绝不比饱学之士或是环境富裕的男人中的理想主义者来得少。换个角度看,像卢梭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始终不能了解自己对女人的偏见。根据《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指出,由单身母亲抚养长大的男人,通常比较会对女人存有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