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赞美代替谴责

在婚姻生活中,如果赞美的话是感情的燃烧剂,那么谴责的话就是封闭感情的闸门;如果赞美的话是一种精神享受,那么,谴责的话就是一种灵魂煎熬。

生活中,有的女人很少对老公说赞美的话,和老公说话时总是语气生硬,还经常指责他。有时,她们的本意也许是好的,可说出来却全变了味,一场争执往往在所难免。谴责是杀伤力很强的言辞,是侵蚀婚姻的杀手。一句谴责的话说出口,再用10句好话都很难弥补。其实,谴责和赞美只在一线之间,语气和字眼的小小改变就会令女人所表达的意思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改变也会决定老公是乖乖地听话,还是强烈地反抗。

邹亮的两次婚姻,说起来就像一部电影,充满了意外和转折。他的第一任妻子小雅是个小家碧玉型的美女,平时喜欢穿着漂亮衣服,到处游玩。邹亮很爱她,一直都特别娇惯她,但她却不知足。

一次,朋友来家里玩,邹亮围着围裙在厨房忙,小雅抱着小狗坐在沙发上陪客人嗑瓜子聊天。大家都说小雅的丈夫好,体贴能干,可是小雅却总是不屑一顾地说:“他呀,什么都不行,又不会挣钱,又不会跟领导拉关系,也就做做饭还可以。等会儿你们随便吃,不用跟我们客气。”

等到客人都上桌,开饭了以后,大家都夸邹亮的手艺好。邹亮有点不好意思,小雅却挑三拣四地说:“这菜是怎么做的呀,鱿鱼炒得那么老。鸡汤咸了点,你把盐罐子打翻了吗?谁让你买鲤鱼啊?鲤鱼刺那么多,你叫客人怎么吃?”大家看着邹亮的表情一点点变得窘迫,都有些不大好意思,就纷纷对小雅说:“菜做得很好了,你太挑剔了,你老公的做饭水平都可以与饭店的厨师媲美了。”小雅生气地站起来,一摔筷子说:“什么都不行,就连做菜都不行,你呀,没药救了!”朋友们怕尴尬,都纷纷告辞。

后来,邹亮参加了一个烹饪学习班,认识了杨怡。通过聊天,邹亮告诉杨怡,他很爱自己的妻子,每天都做饭给她吃,但是妻子却总是挑三拣四,对他的手艺很不满意。为了让妻子更高兴,他特意来学做菜。杨怡听后很感动,觉得邹亮是一个好男人,而且杨怡觉得他的厨艺其实很不错,每次做的菜都很美味。听了杨怡的夸奖邹亮很有信心,也十分开心。

邹亮在烹饪班学习后,厨艺飞速进步,他决定自己开餐馆。小雅听了他的想法后,非但没有赞同,反而挖苦他。邹亮很苦闷,就向杨怡诉说自己的烦恼。杨怡鼓励他先把餐馆开起来,把自己的能力证明给妻子看,她还拿出一笔钱,打算和邹亮合伙。在杨怡的支持下,邹亮把餐馆开起来了。在创业的日子里,邹亮再也无法忍受小雅的谴责和冷嘲热讽,两个人离婚了。不久后,杨怡和邹亮因为共同的理想、相互的认同和体谅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感情和饭店的生意一样,变得越来越红火。

听到消息的小雅在家里暗自后悔。小雅的母亲责怪她:“你那时候为什么老要骂他?他对你已经够好的了,你为什么还不满足?”小雅抹着眼泪说:“我以为骂骂他,他会有动力进步,等他有出息了再夸他不是很好吗?谁知道他的面子这么挂不住呢?”妈妈听后,无奈地摇摇头。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不打不成器”,所以要求严格,少表扬、多批评就成了大多数人所习惯的改造模式。但是在现代社会,“爱的教育”成为更加流行、更加被肯定的新方式。所谓爱的教育,就是以鼓励代替督促,以掌声代替批评,以表扬代替沉默。通过这样三个代替,能够激发出人的斗志和信心,以和谐轻松的方式达到更好的效果。女人希望夫妻沟通更顺畅,自己的老公更听话,这也是一种教育,同样可以使用这三个代替法。

在婚姻生活中,用赞美帮助老公进步,远比用谴责“激”他有效得多。女人不必等到老公无懈可击的时候再夸他,因为任何人都不能做到完美,而应该在他取得进步的时候就开始夸奖他,帮助他一步步接近完美。